在刚刚过去的8月,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团三大外卖巨头纷纷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结果显示盈利能力均出现显著下滑。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外卖市场竞争白热化下巨额投入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六家深耕茶饮赛道的公司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无论是GMV、应收账款还是净利润,都实现了高速增长,与平台外卖业务的低迷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早在平台外卖竞争加剧之前,奶茶、咖啡等现制饮品就已凭借高频消费、强社交属性等优势,成为外卖订单量最大的行业之一。这一事实催生了”茶饮行业是外卖大战最大受益者”的普遍认知。随着财报数据的公布,这一猜测似乎得到了印证。然而,行业并未因此欢欣鼓舞,反而陷入了迷茫与深思,甚至开始担忧未来。核心问题在于:当外卖平台的补贴热潮退去,茶饮外卖的高订单量是否还能持续?这一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GMV、收入等表面指标,更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饮行业从外卖大战中究竟获得了多少红利?8月份发布的茶饮公司半年报或第二季度财报,为这一命题提供了数据参考。瑞幸咖啡CEO郭谨一明确指出,平台补贴”迅速激发了旺盛的用户需求”,并在”一定程度给我们聚焦规模增长的竞争策略创造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他还强调,补贴对用户拉新、唤醒沉睡用户以及提升购买频次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第二季度,瑞幸咖啡月均交易客户数创新高,达到9170万人次,同比增长31.6%。配送费用从去年的6亿元激增至16.7亿元,同比增长175.1%,反映出线上订单量的大幅提升。这一增长直接推动了瑞幸GMV达到142亿元,同比增长46.2%,环比增长36.5%;净收入攀升至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环比增长39.4%;净利润12.51亿元,同比增长43.6%,环比暴涨133.5%。几乎所有关键指标都录得双位数增长。

外卖补贴退潮 茶饮增长还能持续吗插图

古茗的业绩同样亮眼。2025半年报显示,古茗单店日均售出杯数439杯,同比增长17.4%,其中”部分增量来自补贴带来的需求释放”。这一增长直接转化为140.94亿元的GMV总额,单店日均GMV约7600元,同比增长22.6%。除此之外,古茗上半年的总收入、毛利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尤其净利润达到16.25亿元,同比暴涨121.5%,环比增长114.04%。瑞幸和古茗的业绩表现堪称全面开花。

对于奈雪的茶这类已经陷入负增长的茶饮品牌而言,外卖业务更是成为了短暂拉出泥潭的重要动力。2025年上半年,奈雪的茶营收为21.78亿元,同比下降14.4%,环比下降8.4%;经调整净亏损为1.1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减少73.1%,环比减少75.5%。值得注意的是,外送订单为奈雪自营门店收入贡献占比高达48.1%。7月5-6日,奈雪的茶48小时内全国外卖订单量突破100万单,环比增长50%,单店最高环比增幅达230%。

然而,并非所有茶饮公司都能从外卖大战中获益。例如,上市不到半年的霸王茶姬就陷入了增长困境。第二季度公司GMV总额为81亿元,环比下降1.5%,单月GMV更是下滑23%,是6家上市茶饮公司中唯一出现GMV负增长的企业。要知道,去年同期,霸王茶姬营收30.2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312.8%,归母净利润为6.07亿元,同比增长401.65%,净利润率也有20.06%。霸王茶姬全球CFO黄鸿飞在财报发布会上解释称,品牌增长失速的主要原因是”外卖平台价格战加剧”,虽然公司选择不参与短期导向的折扣活动,但这导致部分客源暂时分流,影响了销售表现。

外卖补贴退潮 茶饮增长还能持续吗插图1

对于沪上阿姨和茶百道这类体量有限的茶饮公司而言,外卖业务或许助推了他们的增长,但从数据指标层面,很难得出强相关性。此外,外卖大战只是茶饮增长的显性人为因素,Q2处于夏季,本身就是茶饮行业的销售旺季。根据《饮品消费季节性变化研究》报告,饮品消费的季节性波动具有明显周期性,受气候、节假日等多重因素影响,夏季饮品消费量比冬季高出30%。为更好地发挥季节优势,推动业绩增长,各家茶饮品牌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推出夏季新品、优化供应链、举办营销活动等。例如,瑞幸咖啡5月底推出新品羽衣轻体果蔬茶,上线两周销量突破1120万杯;7月初上新绿沙沙拿铁,首周售出900万杯。茶百道6月以来推出”桃桃乌龙””海盐荔枝冰茶”等多款主打真实果肉的鲜果饮品,后者上线5天销量超过200万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茶饮品牌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全面开花。

茶饮行业为外卖大战贡献了多少?今年第二季度,京东、美团和阿里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一场激烈的外卖大战。4月11日,京东携百亿补贴强势进军外卖市场,打响外卖大战第一枪。很快,美团外卖总经理薛冰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向餐饮行业投入1000亿元。阿里则将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联合饿了么补贴消费者。外卖三国杀正式拉开帷幕。茶饮凭借高频消费、高复购率、制作标准化、低客单价和强社交属性等优势,成为补贴的重心。毕竟,对于动辄至少20元以上的正餐客单价而言,给主流价格带集中于20元以下的咖啡和奶茶提供补贴,用户能以券后0.1-4.9元的超低价格买到,冲击力度无疑更为剧烈且强大。

京东采用”全民补贴+爆品直降”双重模式,用户可享最高20元补贴。其中,包括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库迪、古茗等品牌,经过免运费叠加优惠券,每杯价格低至5-7元,甚至1.68元即可购买一杯。此外,平台还通过”0佣金”政策吸引茶饮商家入驻,提高商家在平台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淘宝闪购7月发起”超级星期六”计划,每周六发放总价值高达188元的餐饮优惠券包,吸引大量消费者下单,同时通过高额补贴吸引茶饮品牌参加活动。美团推出”0元购”奶茶活动,用户只需点击0元兑换券,就能以最低成本购得一杯奶茶,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下单欲望,并由此推动众多茶饮品牌订单量呈爆发式增长。

外卖补贴退潮 茶饮增长还能持续吗插图2

补贴带来的单量是直接的。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发布的数据显示,库迪咖啡订单增长近10倍,茉莉奶白在饿了么的外卖订单量日均增长近3倍。根据国证国际的调研,京东4月15日的订单中,茶饮和正餐的比例各占50%。饿了么整体单量比此前增加近一倍的同时,其茶饮订单占比也提高到25%。而晚点LatePost5月的报道,补贴之前,奶茶咖啡订单在主要外卖平台的占比通常为10%-15%。外卖大战对茶饮行业的冲击是深远的,虽然从数据结果看,茶饮品牌从中获益,但他们似乎并不因此而欢喜,反而陷入对未来的增长忧虑。

古茗业绩发布之后,创始人兼CEO王云安就对外警示,长期来看,外卖补贴大战对于加盟门店经营并非好事,也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补贴退潮后,品牌仍需要回归正常的经营节奏当中。订单和收入增长只是平台外卖大战对茶饮行业的显性影响,更深层次的是,因为外卖大战,行业集体进入新一轮门店扩张。营收领跑茶饮行业的蜜雪冰城,上半年门店数量增至53014家,较去年同期净增6534家门店,同比增速22.7%。与2024年第二季度相比,瑞幸咖啡展现出更快的门店拓展速度,门店数量新增2109家,增速约53.3%,全球总门店数量达到26206家。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古茗,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由去年同期的9516家增加至11179家,拓店速度超过去年同期的2倍。开店数量增多,补贴却停止,门店经营效率的提升就成为一大难题。要知道,此次增长失速的霸王茶姬,曾是6家上市新茶饮中开店数量仅次于蜜雪冰城的品牌。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一年新增门店达到2042家。但是门店快速扩张,新店没有带来新增量,反而加剧了门店之间的内耗,摊薄了老店的业绩。快速扩张还带来营销市场费用、管理费用的增长,如果收入不能同步增长,就会拖累门店整体业绩。所以,当补贴的潮水退去,才是真正考验品牌长期经营能力的时候。

同时,品牌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拓品类是过去几年茶饮品牌的惯常经营路径,比如蜜雪冰城拓展咖啡品类,2019年全资收购幸运咖,主打高质平价现磨咖啡饮品,以低线城市对价格敏感的人群为目标客户,被公司视作第二增长曲线。除此之外,则是品牌向海外扩张,寻求增量。霸王茶姬业绩虽然落后行业增速,但是海外业务发展强劲。截止2025年第二季度,海外门店达208家。此外,同期海外GMV为2.352亿元,同比增长77.4%,环比增长31.8%。以新加坡市场为例,2025年第一季度足月门店单店GMV达180万元人民币,高于中国市场门店平均水平。瑞幸和蜜雪冰城更是海外拓店的茶饮头部势力。截至2025年5月,蜜雪冰城的海外门店总数已突破5000家,这意味着该品牌在全球市场渗透和影响力在加深。瑞幸则在部分国家已经占据很强的用户心智。2024年下半年,瑞幸在新加坡开出了47家门店,跻身新加坡咖啡品牌前三,排在前面的是星巴克和美国老牌咖啡The Coffee Bean & Tea Leaf,门店数量分别是140和70。瑞幸的狂飙,甚至挤垮了新加坡一些当地品牌。这些好消息,是否能成为决定品牌命运的核心变量,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7日

10:03
德风科技今日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招股书,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向资本市场,开启发展新篇章。作为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技企业,德风科技凭借其强大的全链条技术能力,从数据采集、治理、存储到模型算法与深度挖掘,全面赋能新安全、新工业、新能源及新零售等场景的智能化升级。 凭借在工业、能源、电力、烟草、零售及军工等行业的深厚积...
10:03
2025年11月1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对外公布最新一批无条件批准的经营者集中案件名单,彰显了监管机构对市场整合健康发展的积极态度。在这批获批的案件中,特变电工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案成为焦点之一。据悉,该审批决定早在2025年11月3日至11月9日期间便已作出,属于典型的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事项,标志着此次交易已获得充分监...
10:03
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新榜,作者云飞扬1993,经站长之家授权转载发布。近年来,短剧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不仅观看成本极低,更有机会实现盈利。今年9月底,面对单条视频点赞量不足十几个的困境,快手音乐翻唱达人罗峰(化名)果断转型,投身快手分账短剧领域。分账短剧是一种新型内容变现模式,即版权方和达人在平台发布短剧相关视频,平台根据播放量等数据从收益中按比例分配给...
10:03
AI浪潮正从繁华的一线城市悄然向县城蔓延,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创业热潮。在县城的夜幕下,街头巷尾的“AI照相馆”成为一道独特风景,摊主们利用免费的文生图工具,为过往路人免费拍摄个性化写真,将科技艺术化地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中。与此同时,微信群里的“AI倒爷”们精准捕捉商机,通过拼单低价转售ChatGPT账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而在电子市场华强北,各...
10:03
在近日举办的Cerebral Valley AI Summit峰会上,Databricks联合创始人Andy Konwinski发出惊人警告:美国正逐渐将AI研究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中国,这一趋势已对民主制度构成前所未有的生存级威胁。Konwinski通过调研伯克利与斯坦福大学博士生的最新反馈发现,过去一年全球范围内涌现的值得关注的AI新思路中,约有半数源自中国...
10:03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近日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正式宣告微软将启动一场彻底的转型,致力于打造一家全新的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格局,纳德拉强调公司必须摒弃传统的“零和思维”与“赢家通吃”模式,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这一宣言迅速引发全球关注,尤其引发人们对于微软过往技术霸权的反思。 回顾历史,微软曾凭借Windows、Office、Azu...
10:03
小米今日正式宣布在Hugging Face与GitHub平台同步发布其全新7B参数多模态大模型——"Xiaomi-MiMo-VL-Miloco-7B-GGUF",并同步推出基于该模型的智能管家产品"Xiaomi Miloco"。这一创新系统通过米家摄像头实现实时用户活动识别(涵盖游戏、健身、阅读等多种场景)及手势识别(支持胜利手势、大拇指点赞等交互),能够自...
10:03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近日正式官宣,旗下旗舰大模型Gemini3.0将于2025年底前全球同步上线,并将在代码生成、多模态创作与推理能力上实现革命性突破。这一重磅消息迅速引爆全球AI领域,X平台与Discord社群掀起热烈讨论,更有用户爆料称该模型已在内部小范围灰度测试——科技巨头谷歌的AI反攻战正式拉开帷幕。 技术突破双管齐下,代码与图像能力全面升级 据...
10:03
中国科研团队近日发布了一款创新性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DeepEyesV2,该模型具备分析图像、执行代码及进行网络搜索的强大能力。与依赖训练数据积累的传统模型不同,DeepEyesV2通过智能调用外部工具实现卓越表现,在多项任务中甚至超越了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 在早期实验中,研究团队发现单纯依靠强化学习难以稳定运用工具完成多模态任务。模型初期尝试为图像分析编...
10:03
谷歌近期对 Gemini 应用进行了重大升级,推出了一项突破性的 AI 视频生成控制功能,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创作体验。现在用户只需在单个视频提示中上传多张参考图像,系统便能结合这些图像与文本信息,智能生成匹配的视频和音频内容。这一创新功能显著增强了用户对最终成品外观和声音的掌控力,让个性化创作变得触手可及。 此前谷歌已在其扩展视频 AI 平台 Flow 中...
10:03
近日,Techcrunch 与知名博主 Ed Zitron 联合曝光了一批内部文件,揭示了 OpenAI 与微软之间复杂的资金往来。这些文件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 AI 领域巨头合作的神秘面纱,也揭示了 OpenAI 模型运行成本之高令人咋舌的现实。据文件显示,OpenAI 的盈利之路似乎依旧漫长而崎岖。 根据 Ed Zitron 的分析,OpenAI 在 2...
09:17
为庆祝传奇车型宝马3系问世50周年,宝马品牌隆重推出M340i xDrive 50 Jahre Edition特别版车型,以此向经典致敬。作为特别献礼,该车型首次引入五种源自历代3系车型的经典车漆,每一款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特别版车型还配备了专属碳纤维饰板,彰显独特设计美学,并饰以醒目的纪念标识,让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周年纪念的荣耀气息。 内饰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