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定格。国内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广域保护测控系统在昆明铁路局王家营西变电所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在铁路供电控制系统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这套由许继电气、交大许继与科学研究院联合攻关的尖端系统,实现了硬件设备到软件算法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屏障。
此次智能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的成功投运,不仅是中国铁路智能化升级的标志性成果,更是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重大突破。该系统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铁路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精准识别故障隐患,并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故障隔离与恢复,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据测算,系统投运后可将供电故障率降低60%以上,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
作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自主可控的重要技术支撑,这套系统具有三大核心优势:首先,它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其次,通过智能化预警机制,能够提前发现潜在风险,避免重大事故发生;最后,其模块化设计便于后续升级扩容,可适应未来铁路发展需求。专家表示,该系统的成功应用将带动国内铁路电气化装备产业实现整体技术升级,为我国从铁路大国迈向铁路强国注入强劲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这套系统有望在全国铁路系统得到全面应用,为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