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在微博上的影响力日益凸显,成为同行眼中的”微博之王”。6月17日,长城汽车在股东大会上对行业同行进行了全面评价,其中特别提到”在社交平台营销方面,我们看到了’微博之王’理想”。这一评价显然与李想近期在微博上对长城魏牌蓝山的言论有关。李想曾表示”蓝山什么的随便搞,我们根本不在意”,并嘲讽同行”那仨瓜俩枣的销量,有啥可干的?被迫害妄想症呀?”然而,diss同行只是理想在微博上的小试牛刀,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建立独特的人设。

无论是明星还是企业,社交媒体运营的核心在于塑造人设。李想前两天发布的一条微博精准击中了朋友圈里许多中年人的痛点。这篇长达两千多字的微博,与长城汽车的发言如出一辙,都在探讨如何向行业佼佼者学习。李想将华为树立为新的偶像,称去年问界M7的上市重创了理想ONE,迫使公司提前停产并推出理想L8。随后,公司上下全员学习华为,升级为矩阵型组织。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理想L8在内的三款车型今年销量表现优异。这种努力人设的感染力极强,一位朋友转发时感慨:”做企业就该如此,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任何困难都可以跨过”。

按照这位朋友的逻辑,理想若能向比亚迪学习混动技术,再借鉴特斯拉的纯电策略,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这让我想起气功热时期流传的一个民间故事:村口老王坚信,每天挖深一寸的坑就能练出轻功,最终一定能穿房越脊。虽然这种想法看似荒谬,但逻辑的力量确实强大。传统汽车厂商在社交媒体运营上与新造车的差距显而易见,而理想汽车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久前,长城汽车宣布集团17位高管集体入驻微博,魏建军早在2011年就注册了微博,拥有25.1万粉丝,却从未发布过一条微博。一位行业人士透露,前几年另一家自主品牌也曾组织高管学习社交媒体运营,对理想、蔚来等新势力老板亲自与用户互动的方式十分感兴趣。李想早已在微博上如鱼得水,成为新造车老板中最成功的代表。目前,蔚来CEO李斌的微博粉丝达50.6万,发布微博377条;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粉丝数114.2万,微博1474条;而李想的粉丝高达214.9万,发布微博超过一万条。更难得的是,李想热衷回复粉丝留言,许多精彩内容都出现在互动中。

在明星和大V越来越谨慎的社交媒体环境下,李想真实的内容愈发稀缺。除了为自家产品和增程技术站台,他还敢于diss同行和网友,这种真实的人设极具吸引力。然而,也有人担心李想对技术的看法、对网友和同行的态度及表达方式会影响企业品牌形象。例如,他曾对网友的转发评论回应”纯属放屁”;针对汽车博主称获得理想汽车商单收入30万元的说法,李想不仅diss对方”造谣!”,还@理想汽车法务部要求处理,并顺带曝光了行业内品牌营销吃回扣等内幕。

2020年4月,财政部发布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价格标准定为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这一门槛恰好将部分高端定位的国内品牌拒之门外。当时理想只有一款理想ONE,却是当年30万元以上国产车型销量冠军。李想认为,这一补贴门槛是精准地帮助特斯拉打击国内纯电动品牌,称其为”灭顶之灾”。在汽车行业,很少见到如此激烈的言论。

围观李想的微博,有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为何他的言论从未被公关部删除;有时又觉得,他这几年可能已经把几辈子的气都生完了。当然,这种真实的人设确实非常吸粉,同时增强了输出内容的可信度。今年开始,李想系统公开理想汽车的公司理念和愿景,进一步树立理想的人设。3月,他在春季媒体沟通会上提出,到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对标特斯拉与苹果。6月13日,他又在微博中梳理了公司的核心驱动力,强调理想团队的核心驱动力不是产品,而是成长,具体方式是”一边向对手学习,一边是实战训练”,即”Learning By Doing”。

至于学习的目标,李想有一个长长的名单。回到被长城”封王”的话题,李想在微博回应:”可惜了,无法收购微博……这么大一个金矿,只有36亿美元的市值,比汽车之家都便宜。”这不禁让人想起马斯克,这位从另一个”微博”暂时退隐的CEO。李想与马斯克的共振并非首次,例如今年3月,李想提出对标特斯拉与苹果的同一天,马斯克也宣布加快地球全面电动化的进度。

当然,特斯拉并非理想唯一的学习榜样。在特斯拉、华为之前,理想还向BBA学习了4A店选题和销售能力,向比亚迪学习了组织和操盘能力。不过,在外界看来,理想曾经共振的不仅是特斯拉,还有刚刚杯葛了比亚迪的长城汽车。如果说华为和BBA是理想在经营过程中学习了对方看不到的管理和运营能力,那么从长城那里借鉴的就是看得见的产品定位和规划方式。

理想从成立到去年三款新车上市,长期只靠理想ONE一款车打天下,并连续霸占中大型SUV销量冠军。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长城的养家神车哈弗H6。去年,理想一口气推出三款新车,被质疑为同款车的”复制粘贴”。三款车型都是大型增程SUV,外观相似,区别在于20万到40万的价位和不同配置。这种产品规划方式被称为”家族化设计”或”套娃”,曾被长城、奔驰、大众等品牌采用。在新车上市后,关于理想汽车的争议又多了一个:”增程是不是落后技术”的争论持续数年未果,如今又引发对”靠套娃能够走多远”的担忧。

理想汽车如何登顶微博之王的人设战插图

历史证明,套娃策略对于在细分领域占据先发优势的企业来说,能够最大化提升生产线利用效率,同时用系列产品完全占领市场,满足各种细分需求。然而,这些争论对于理想来说,根本问题是增程式全尺寸SUV尽管抓住了家庭用车增长红利,但从长期来看,这究竟是跟对了汽车消费的风向,还是仅仅是一个时间窗口有限的风口?特别是汽车产业正处于重大变局和机遇期,这个问题无法回避。

2009年,长城放弃轿车线,专注于当时市场份额仅5%的SUV领域,三年后成为自主品牌销冠。长城汽车当年抓住了SUV崛起的市场机遇,这一趋势至今仍在持续。而增程式汽车的前景如何?三年前,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曾直言:”增程式电动车从整个国家和地球的角度来说,简直是胡说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2020年,李想对反对增程式路线的人回应:”TM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XX,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请问,他们TMD搞出来屁技术了?让一群毫无用户思维,完全不关心用户的这帮人,天天的研究技术路线,TM什么技术路线啊?胡说八道!”

理想以及华为等增程式支持者最有力的反驳依据还是销量。今年5月,理想汽车交付28227辆,同比增长146%。上周单周销量达8400辆,虽然与比亚迪相比仍有差距,但远超其他新势力品牌。但这依然无法回答增程本身的问题,新产品线+学习能力才是关键。理想4月发布”双能战略”,规划今年Q4推出纯电车。全员跟进混动从逻辑上来说,擅长学习的理想发展纯电动并非没有可能,但市场瞬息万变。混动市场也不再是蓝海,理想大获成功后,增程式技术路线吸引了众多拥趸,包括问界、岚图、哪吒、零跑、长安深蓝等品牌相继入局。

自游家也曾宣布进入增程式赛道,但现已陷入困境。增程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倒退,是因为需要用汽油发电,将发动机变成发电机,且需要经历化学能到动能再到电能的多次转换,能量效率更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未减轻。但在电动车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当下,人们终究会向现实低头。除了长途焦虑外,相对于需要复杂变速箱的混合动力车,增程式汽车技术门槛更低,研发成本投入少,终端销售价格也更便宜。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能便宜几百都是优势。例如零跑2月上市的C11增程版车型,比纯电版便宜2.6万元。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兼董秘敬华解释:”成立之初我们是专注于做纯电的,但随电池上游材料上涨、成本上升,以及用户反馈纯电存在里程焦虑,所以我们在纯电基础上,立项开发了增程”。

而比亚迪所引领的混动技术路线,今年竞争更加白热化,呈现出比增程更强的增长势头。5月上市的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官方指导价13.58万元—15.98万元。目前,比亚迪混动车型销量已超过纯电车型,成为其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4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达20.95万辆,同比增长98.59%,环比增长1.6%。其中纯电动销量10.44万辆,同比增长81.81%;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10.51万辆,同比增长118.64%。4月上海车展上,长城哈弗推出枭龙MAX,吉利银河首款智能电混产品银河L7也完成亮相,与比亚迪宋PRO短兵相接。这些车型的价格都锁定在14-17万元,进一步下探。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车展上明确指出:”插混产品要走主品类,主价格,主级别,影响主流大众消费者”。

广汽丰田的雅阁、东风日产旗下的启辰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插混车型。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目前依然是插混市场无可争议的王者。2022年,仅比亚迪一家的插混车型就卖出94.6万辆,占据62.32%的市场份额。许多品牌都渴望抢下这块肥肉。但无论如何,业内对于插混车型的观点已经完全改变,它从曾经公认的”过渡性产品”,成为今天的”决定性产品”。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1.6%。2023年1-2月,纯电动汽车销量66.2万辆,同比增长8.4%;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27万辆,同比增长68.6%。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变化,电动车仍然保持整体增长,但纯电动车的增速大幅下降,同比增速从2021年的162%下降到2023年1-4月的18.1%,而插混车型正在高速增长,今年1-4月同比增长96.8%”。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甚至断言:”燃油决定生存,混动决定生死,电车决定未来”。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销量加持的努力人设考验即将到来。接下来稳住混动江山,做好纯电产品,才能有未来。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3日

00:09
2025年11月22日,宾利汽车以创新科技重新定义奢华体验,正式推出支持定制动画的迎宾灯光系统。这项前沿技术允许客户自由创作最长11秒的独特动画效果,为每一次出行注入个性化魅力。据悉,该技术首次亮相于在罗马尼亚雅典娜神庙举办的特别活动中,通过车门下方精密投影装置,为宾客呈现令人惊叹的光影艺术。 该系统采用尖端光学设计,集成了三色光源、五个高精度镜头、两个特殊...

2025年11月22日

23:32
微新创想11月22日讯 谷歌近日震撼发布全新Gemini3系列大模型,凭借卓越性能强势超越OpenAI,成为当前AI领域的顶尖力量,其影响力更推动谷歌股价实现历史性飞跃。Gemini 3系列的崛起,离不开谷歌自研TPU生态的强大支撑,这一技术壁垒为谷歌在AI领域的持续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若想保持Gemini 4的领先地位,谷歌必须进一步强化算力基础...
23:32
近日,航天技术领域传来重大进展,Axiom Space与KBR公司成功联手完成了一项关键性的新型舱外机动单元航天服测试。此次测试的核心目标是为NASA备受瞩目的“阿尔忒弥斯”重返月球计划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整个测试过程在模拟真空环境下严谨进行,重点聚焦于航天服在极端环境下的热性能表现以及先进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 据研究员Russell Ralston透露,本...
23:32
2025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战地6》将开启为期一周的盛大免费试玩活动,为广大玩家提供深度体验的机会。本次试玩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征服、突破、破坏、团队死斗以及一种神秘未公布模式,让玩家可以在“东方木林”“布莱克韦尔农场”“开罗围城”三张精心设计的地图中尽情探索。这三张地图各具特色,从紧张刺激的战场到充满策略的据点争夺,将为玩家带来全方位的游戏体验。 ...
22:58
微新创想11月22日讯 小米集团于当晚隆重举办小米17与澎湃OS3庆功盛典,以"软硬融合 共赴巅峰"为主题,向全球用户展示其创新成果。卢伟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菜单细节,堪称一场精心策划的感官盛宴,从"澎湃启航"到"卓越并肩",四个篇章精心呈现了18道精致菜品及各式主食水果,每道菜名均巧妙融入"初心"、"希望"、"开拓"等关键词,将产品理念巧妙地编织在宴席的每...
22:58
微新创想11月22日重磅消息,知名科技博主罗永浩在最新一期《罗永浩的十字路口》播客节目中,首次公开透露了锤子科技濒临倒闭时的关键决策。他坦言,若没有推出备受争议的TNT项目,锤子科技或许能多存活数年。罗永浩回忆道,当时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产品迭代,渴望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正是这种雄心壮志催生了TNT项目。 在节目中,罗永浩详细阐述了TNT项目的初衷和愿景。他认为...
22:58
微新创想11月22日重磅消息,知名分析师Jeff Pu在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透露,苹果将推出全新iPhone 17e机型,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中期正式发售。相较于前代iPhone 16e,iPhone 17e最引人注目的核心升级在于搭载了前置1800万像素摄像头,该配置与万元旗舰iPhone 17 Pro Max看齐,预示着苹果在移动影像领域的再次突破...
22:58
微新创想11月22日讯 近期,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在一场重要活动上发表了一场引人深思的主题演讲。在回顾自身职业发展历程的同时,他也清晰阐述了未来的宏伟愿景。他坦诚地表示,早在2021年将公司出售给腾讯时,告别信中便已明确写下自己的梦想——生命科学与大健康领域。面对外界的疑问,他强调自己并非在寻找方向,而是早已目标明确,只是在等待技术的成熟。"当时的技术尚未...
22:58
小米汽车安全技术再获突破 微新创想11月22日重磅消息 中国汽研权威发布的四大安全辅助功能测试中 小米YU7紧急转向辅助系统(AES)以全项通过的成绩惊艳亮相 董事长雷军亲自宣布这一里程碑式成果 就在前一天 小米创始人 首席执行官雷军公开表示 中国汽研组织的四大安全辅助功能测试中 小米AES紧急转向辅助功能已全部成功通过 这标志着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安全领...
22:58
11月22日最新消息,河南一位女子近日在网上分享了一则令人惊叹的经历:她的丈夫仅用8万元人民币,成功拍下了一套位于威海乳山的70平米海景房,迅速引发全网热议。据女子详细描述,其丈夫偶然在某知名网络拍卖平台上发现了一套位于威海乳山的海景房,令人意外的是起拍价仅为1111元。在看到如此低廉的价格后,丈夫一时冲动缴纳了保证金,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竞拍之旅。 起拍后...
22:58
2025年广州国际车展盛大启幕,212越野车携全新力作T01高地版震撼登场,官方指导价定格于20.58万元。这款硬核越野利器精准定位于"全地形战士",专为户外探险、长途穿越等极限场景量身打造,以强悍性能征服各种复杂路况。 外观设计上,T01高地版采用极具辨识度的"晨曦金"车身配色,搭配独特的高地纹理设计,彰显硬朗气质。细节处彰显专业越野基因:配备加厚防滑...
22:58
2025年11月22日,铭凡正式发布了备受瞩目的MS-02 Ultra迷你工作站,这款创新产品以惊人的4.8升紧凑体积,重新定义了高性能计算设备的界限。作为行业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微型工作站,MS-02 Ultra不仅集成了尖端硬件配置,更在空间利用和性能释放上实现了完美平衡,为专业用户和小型办公环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 这款迷你工作站的核心配置堪称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