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1 日,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正式官宣,苹果 Apple Store 官方在线商店已成功登陆微信小程序平台。这意味着用户现在可以便捷地在微信内直接选购苹果全系列产品,包括备受瞩目的 iPhone 14 系列、高性能 Mac 电脑以及各类 iPad 产品。根据官方介绍,通过小程序渠道完成的所有订单均可享受免费送货与无忧退货服务,部分用户还可选择付费升级为 3 小时快送服务,极大提升了购物效率。此外,小程序还支持线下取货功能,用户可轻松查询附近 Apple Store 零售店的位置,选择到店自提或使用 Apple Pickup 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切换。值得注意的是,Apple Store 小程序不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更将大部分核心在线功能悉数迁移至小程序平台,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服务与体验。
在购物功能之外,小程序还整合了多项增值服务,包括通过 Apple Trade In 换购计划享受设备折抵优惠、加入 iPhone 年年焕新计划、体验 Apple 免费镌刻服务等个性化定制服务,甚至支持在线定制 Mac 电脑和 Apple Watch 的外观与功能。此外,小程序还支持预约 Today at Apple 系列课程,让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参与苹果官方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与体验活动。从界面设计来看,Apple Store 小程序基本延续了 App 版本的风格,底部导航栏同样包含「选购」「课程」「搜索」和「购物袋」等核心功能模块,仅在「为你推荐」板块有所精简。实际使用体验显示,小程序版本在功能上与 App 版本高度一致,部分页面呈现方式略有差异,流畅度表现也略逊于原生 App,但整体而言仍可视为 App 版本的直接平移。
那么,Apple Store 为何要选择进军微信小程序领域?在消费电子行业面临寒冬之际,苹果此举显然也承载着缓解收入压力的考量。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指出,「小程序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电商工具,所有企业都应积极布局。」正是基于小程序轻量化的技术特性、低廉的运营成本以及微信庞大的社交生态优势,黄峥借助微信小程序的东风,在短短一年内将拼多多活跃用户规模突破三亿,仅次于淘宝与京东。时至今日,除了阿里集团旗下的淘宝和天猫,京东、唯品会、转转等电商巨头,以及小米、华为等科技品牌,早已纷纷布局微信小程序生态。作为以硬件销售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公司,苹果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一触达十亿微信用户的黄金入口。
除了线下 Apple Store 直营店和官方网站,苹果还在天猫商城运营着一家在线商店。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的 618 大促期间,苹果在天猫官方旗舰店成功举办了全球首场电商直播活动,尽管全程采用录播视频形式,且仅侧重产品卖点介绍,但直播间内的多款产品仍被迅速抢购一空。无论是电商直播还是小程序布局,苹果的核心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扩大产品与中国消费者的接触面积,提振全球销量。根据苹果 5 月发布的第二财季财报显示,「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当季营收同比下滑 3%至 948 亿美元,净利润也同比下滑 3%至 241.6 亿美元。在市场压力之下,苹果重启 Apple Store 直营店扩张、尝试电商直播,以及在微信推出小程序,这些举措的背后逻辑也就不言而喻。
回顾历史,苹果与微信在小程序领域的博弈颇具戏剧性。早在微信小程序推出之初,苹果就曾展现出强烈的抗拒态度。作为 iOS 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App Store 在苹果眼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微信小程序的出现无疑打破了苹果在 iOS 应用分发领域的垄断优势,甚至被外界视为在 iOS 系统之上构建的「第二操作系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2017 年 4 月,苹果突然叫停了微信公众号 iOS 端的赞赏服务,引发市场猜测苹果可能下架微信的传闻。The Information 也曾报道,苹果曾推迟微信更新版本在 App Store 的上架进程。考虑到 iPhone 用户可能无法使用微信,当时不少人预测,一旦两者彻底切割,用户更可能放弃 iPhone 而选择微信。毕竟,微信已深度融入中国互联网的方方面面,放弃 iPhone 的代价尚可接受,但放弃微信将面临社交、工作、政务服务等全方位的障碍。
然而,苹果与微信的对抗最终并未走向极端。2017 年 9 月,腾讯核心高管团队,包括马化腾、张小龙、刘炽平、任宇昕等悉数飞往苹果总部,与 CEO 库克进行深度沟通。会面后,微信小程序得以保留,赞赏功能也很快回归 iOS 端。据知情人士透露,后续苹果与腾讯在小程序和小游戏领域曾接近达成合作,但最终因故搁浅,不仅小游戏无法内购,连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也陆续取消了虚拟支付功能。> 所谓虚拟支付,主要指针对虚拟物品的消费行为,如购买付费 App、App 会员、游戏充值、虚拟道具等,而实体商品交易如淘宝购物、美团外卖、火车票购买等则不属于虚拟支付范畴。时至今日,小程序在 iOS 平台仍面临诸多限制,如无法直接添加至桌面、无法通过网页打包成 PWA 应用等。而小游戏则主要依赖广告变现,以去年爆火的《羊了个羊》为代表。微信在面向小程序开发者的文档中明确指出,iOS 端禁止各类虚拟支付,开发者不得展示任何购买、支付功能或引导用户跳转外部链接。
尽管苹果最终选择了与微信小程序合作,但这是否意味着苹果彻底改变了立场?从表面上看,Apple Store 小程序的上线似乎是一种妥协,但实质上,苹果此举更多是出于商业考量的战略布局。一方面,苹果希望通过小程序渠道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规模;另一方面,苹果对于小程序可能对 iOS 开发生态造成的冲击始终心存顾虑,不愿看到开发者将资源从 iOS 应用转向小程序。自 2017 年初至今,小程序已走过六个年头。微信推出小程序之初便怀揣着打造跨平台操作系统的野心,选择在 iPhone 发布十周年之际正式上线,正是这一战略意图的体现。然而,随着小程序经历了从爆火到遇冷,再到重新爆发后的趋于平静,小程序已逐渐成为线上线下商家必争的流量洼地,QuestMobile 也曾指出,小程序正在改变商业和流量格局,成为生活服务行业的主要流量场。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程序至少在目前尚未发展成另一个跨越多平台的「App Store」,这也是苹果可以接受的结果。另一方面,如果苹果发现开发者大规模从 App 开发转向小程序,苹果仍拥有限制小程序的手段。尽管许多人认为小程序可能代表微信在操作系统之上构建另一套操作系统的潜力,但现实是苹果和谷歌对操作系统功能的调整、对应用商店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对小程序产生深远影响。相比之下,小程序无论做出何种改变,都难以撼动操作系统的核心地位,甚至可以说:只要苹果不允许,微信的小程序之路注定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