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锌刻度(ID:znkedu),作者陈邓新,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发布。生成式AI浪潮席卷而来,版权问题始终如影随形。近日,美国华盛顿一家法院作出惊人裁决:完全由人工智能独立创作的艺术作品,若无任何人类参与,将不受版权保护。这一判决为AI的未来发展投下浓重阴影。AI的版权之争,是否已迎来最终裁决?社会各界为何对AI创作仍存争议?在AI革命浪潮中,版权保护将如何演变?这场从成品延伸至数据的版权诉讼,其背后折射出更深层次的拷问。

版权之争的序幕拉开于2018年。当时,计算机科学家史蒂芬·泰勒研发出名为DABUS的人工智能系统,并创作出作品《天堂的新入口》。随后,他积极在全球多国申请专利,却屡遭美国版权局拒绝。该机构认为现行版权法仅适用于人类创作成果,而AI生成内容中的人类贡献难以量化评估。泰勒却坚持认为:”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创作者必须是人类,美国宪法推崇版权保护的初衷是促进科学与艺术进步,AI创作完全符合这一精神。”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普及,类似泰勒的遭遇屡见不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就在各界争论尚未平息时,泰勒已直接将诉讼推向法院。然而,法官最终支持了美国版权局的观点,强调”人类作者身份始终是版权保护的基本前提”。这一判决不仅在美国引发热议,更将AI版权争议推向了新的高度。

国内AI版权之争同样激烈。不久前,插画师”是雪鱼啊”公开质疑某AI绘画系统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进行训练,将版权纠纷从最终成品推向了原始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数据、算法、算力构成了AI的三大支柱,其中数据堪称AI发展的基石,是大模型持续进化的关键要素。因此,如何合法合规地获取数据,已成为AI领域无法回避的难题。

2023年8月24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AI文生图著作权案,但未当庭宣判。这些案例无不显示,版权已成为悬在AI产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在各方利益间寻求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AI版权争议的根源,实则是人类对新生事物的适应滞后。在创新与传统之间如何把握平衡,考验着全社会的智慧。美国华盛顿地区法官贝丽尔·豪威尔指出:”随着艺术家将AI纳入创作工具箱,我们正迈向版权法的新领域,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种观点主张严格依法办事。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因此AI生成内容不应被视为作品,自然无版权可言。2023年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生成式AI产品或服务必须尊重知识产权,特别强调预训练和优化训练数据不得侵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孙宝林提出,应在权属清晰的基础上,推动数据产权结构性治理和有序流通,其观点是”数字空间一切皆数据,一切数据皆有版权”。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需要更加包容。任何新技术的诞生都会打破固有认知,需要时间被社会接受,AI也不例外。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陈绍玲指出:”AI技术发展有利于全人类福祉,为推动技术进步,训练过程中对他人作品的合理利用不可避免。日本和欧美国家在著作权法中已设立文本和数据挖掘限制例外制度,允许为训练AI而使用他人作品不构成侵权。”

目前,AI训练中利用未授权数据是否违法,各国仍存在争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尚未正式实施,未来可能出现允许合理使用的转机。

总而言之,AI产业蓬勃发展,版权问题亟待解决。尽管国内外已有初步倾向,但最终裁决尚未到来。如何在各方利益间找到平衡点,仍需持续探索。这场关于AI版权的辩论,不仅关乎法律条文,更触及了科技伦理与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18日

19:32
9月18日,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开发商荣盛发展正式宣布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备忘录。此次合作标志着荣盛发展在行业资源整合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将通过双方的协同优势共同开拓更广阔的房地产市场空间,显著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作为一项战略性框架协议,此次合作备忘录围绕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展开,具体合作内容涵盖四大核心领域:一...
19:32
2025年9月18日,德科立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其硅基OCS产品已成功获得海外客户的样品订单,这主要得益于AI算力需求的强劲增长。尽管市场需求呈现显著升温态势,但公司尚未与海外大型企业达成批量订单合作。值得注意的是,OCS产品作为技术密集型设备,其研发和生产均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当前市场热度虽高,但考虑到技术成熟度和产业链配套等因素,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需时日,...
19:32
天源迪科近日发布重要公告,其全资子公司珠海市金华威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于9月18日成功获得政府专项补助,金额高达377.45万元。这一资金注入相当于公司近期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16.27%,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补助款项属于与收益相关且与日常经营密切相关的补贴,其特性决定了不具备可持续性。尽管如此,该笔资金对公司而言仍具有积极...
19:32
东软集团于9月18日发布公告,宣布近日成功获得国内某大型知名车企的定点通知,将为其提供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该产品基于高通骁龙8397平台打造,技术先进,性能卓越,预计将于2026年第四季度正式实现量产,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预计为4年。此次合作涉及的总金额高达56亿元人民币,彰显了东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市场竞争力。 此次合作不仅为东软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回报...
19:32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于9月17日正式发布安全警示,天津格泰车业有限公司主动发起召回行动,涉及2024年11月29日生产的格林豪泰牌TDT081Z型电动自行车,总计90辆。此次召回行动的起因是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车辆充电器与蓄电池未能完全符合GB17761-2018国家标准要求,同时标识警示及互认协同充电项目也违反了GB42295-2022相关...
19:32
2025年9月18日,越南电动汽车领军企业VinFast正式宣布与中东地区权威汽车协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标志着VinFast在中东市场布局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双方将携手致力于提升区域内电动汽车售后服务整体水平,为当地消费者打造更加优质的用车体验。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兴力量,VinFast此次与阿拉伯汽车协会的联手,不仅旨在完善其在中东地区的客...
19:32
2025年9月18日,宏昌科技正式发布一则备受市场关注的异动公告,针对近期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的持续热议作出回应。公告显示,公司在上半年度战略布局中,已斥资3000万元人民币战略入股杭州良质关节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获得其30%的股权。此举标志着宏昌科技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重点布局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以及关节模组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生产环节。 据悉...
19:32
2025年9月18日,太辰光通过官方互动平台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800G光模块已成功实现量产并开始向市场供货。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彰显了公司在高速光模块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标志着其产品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与此同时,公司透露正系统性地推进更高速度率光模块的研发进程,并有序规划从研发阶段向大规模生产的转产工作。为强化全球产能布局,太辰光在越南的现代化生产基地部...
19:32
2025年9月18日,华翔股份(股票代码:603112.SH)正式发布重要公告,宣布拟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总额上限设定为13.08亿元人民币。这一战略举措旨在为公司未来的高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企业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增长。 本次募资的核心目标聚焦于四大关键方向:首先,公司将着力提升核心零部件的产能规模,并积极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以...
19:32
2025年9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在沪市REITs专场投资者交流会上发布重要举措,宣布将全面优化优质REITs原始权益人的审核流程,并创新性丰富其多元化融资渠道。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强调,对于那些具备诚实守信经营理念、展现出高效运营能力并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的REITs参与主体,将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与支持,全力协助其打造行业标杆项目...
19:32
2025年9月18日,天普股份正式发布重要公告,就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收购事项作出权威澄清。公告明确指出,收购方中昊芯英在此次股权交易中,并无任何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计划安排。此次交易纯粹属于股权层面的收购行为,中昊芯英现有的各项资产将不会以任何形式注入天普股份体系。公司特别强调,中昊芯英自身的资本证券化发展路径与本次收购事项完全独立,不存在任何关联性。同时,中...
18:58
9月18日,峰飞航空自主研发的2吨级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V2000CG凯瑞鸥,在安庆怀宁蓝莓产业园成功起飞,满载约200公斤蓝莓汁及快递货物,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低空货运之旅。历经1小时精准飞行,总里程161公里,凯瑞鸥顺利抵达合肥百大周谷堆物流园,将新鲜农产品直接送达城市消费者手中。此次飞行不仅刷新了2吨级eVTOL的城际运输纪录,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