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浙江绍兴新昌县一位80后农场主王勇龙以一句网络留言为灵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甜蜜实验”。他在自家甘蔗地里竖起一块醒目招牌,上书”自助’偷’甘蔗,19:00-5:00开放,18元/根”,并配套放置了工具刀和收款码,打造了全程零监管的体验式农场。这一颠覆传统的经营模式,意外点燃了信任经济的火花。
在开放短短20多天里,上百名游客在深夜纷纷涌入这片特殊的甘蔗地,体验”偷摘甘蔗”的乐趣。王勇龙不仅收到了超过6000元的款项,更令人惊喜的是,所有游客100%自觉付款,未出现一例白拿现象。许多体验过的网友纷纷晒出”偷来的甘蔗嘎嘎甜””付一根吃三根”的成果,这种新奇的体验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王勇龙的”可偷甘蔗地”模式很快成为现象级话题,多地纷纷效仿。其中,四川眉山的童鹏飞更是将创意升级,推出”NPC追捕 + 差异化收费”的沉浸式玩法。游客偷摘成功只需支付9.9元/根,若被”抓到”则需支付15.9元。为了增强游戏体验,夜间场区还设置了热成像仪、巡逻狗等设备,甚至允许游客角色互换——被抓的游客可以变成NPC去追捕其他游客。这一玩法被网友戏称为”甘蔗地爆改密室逃脱”,将农业体验升级为完整的娱乐项目。
然而,随着人潮的涌入,问题也随之而来。四川眉山甘蔗地的NPC巡逻小狗因不堪重负,出现了被踩踏的情况。童鹏飞不得不紧急增设入场费,这一举措引发了部分游客的不满。尽管面临挑战,”可偷甘蔗地”这一创新模式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商业潜力,迅速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热点,也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思路。这种将农业资源与互联网创意相结合的模式,正在重新定义乡村旅游的边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