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被迫卷入中国茶饮市场的价格战漩涡。6月10日起,这家咖啡巨头正式做出历史性决策——全面下调多款非咖啡饮品价格。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等数十款热门产品集体降价,降幅区间在2至6元,大杯饮品平均降幅达5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首次将部分产品拉入20元价格带,最低售价降至23元。这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直接下调产品定价,而非依赖优惠券等变相促销手段。

这一举措在市场意料之中。过去一年,星巴克已通过第三方平台和自有APP大规模发放优惠券,实际售价早已被大幅压缩。去年7月,一杯大杯冰摇红莓黑加仑优惠券后仅需15.5元,较原价31元打了五折。此次降价本质上是将隐性优惠公开化,但市场反应平淡。

与此同时,星巴克推出”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的新消费策略,试图通过甜味饮品拓展全天候消费场景。然而降价背后是星巴克中国市场的增长困境。2025财年首财季(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区同店销售额下降6%;第二季度(截至2025年3月)虽然营收同比增长5%至7.397亿美元,但同店交易量仍面临压力。更严峻的是,客单价持续下滑:2024财年第一季度中国区客单价同比下降9%,第二季度再降8%。

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今年3月访华时仍坚称”不做折扣公司”。但现实是,中国茶饮市场的竞争已将这家咖啡巨头逼入墙角。瑞幸2023年突破万店规模时,9.9元优惠券策略带来9500万新增客户;库迪宣布”全场9.9元促销三年”;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以6.6元美式在下沉市场攻城略地,门店突破1800家;霸王茶姬推出”轻因系列”争夺下午茶市场。外卖平台的补贴更是将战局推向白热化,满11减10、0元购咖啡等促销层出不穷,25元以上饮品市场份额仅剩4%。当9.9元成为咖啡的”合理价格”,星巴克30元以上的标价已沦为需要解释的奢侈品。

面对困局,星巴克将希望寄托于”县城战略”。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门店总数达7758家,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2024财年新增166个县级市场,较2023财年几乎翻倍。”县级市场新店盈利能力优于一线城市。”时任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曾如此表示。下沉市场消费者更偏爱甜味饮品,对星冰乐、冰摇茶的接受度远超纯咖啡,这也解释了此次降价主攻非咖啡系列的原因。

星巴克也在学习中国品牌的营销打法,联名动作明显加速,从”数年一次”提速到”一月一次”。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大闹天宫》联名款因”杯身无定制、套餐近80元”被指诚意不足,市场反响平平。这些小打小闹终究难以像一杯9.9元咖啡那样直击消费者心灵。

最终降价已成必然。一方面,降价后的23元星冰乐依然不具价格优势——在蜜雪冰城能买三杯柠檬水,在瑞幸能换两杯美式。另一方面,此次降价仅针对非咖啡产品,咖啡核心业务并未调整。看来,星巴克仍需坚持咖啡文化定位,只能算是价格游戏中的”半场玩家”。

更尴尬的是,这几乎是星巴克别无选择。价格战打不过也打不起,品牌调性又不能丢。数据显示,星巴克外卖占比已达47%,其”社交空间”属性已被消解。这几乎是个无解的死局。近期有媒体曝出KKR、方源资本、太盟PAG等私募机构及华润、美团等正洽购星巴克中国,尽管未被证实,但这可能正是星巴克中国破局的不二选择。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30日

21:03
2025年10月30日,石大胜华正式发布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整体净亏损达到6220.18万元。尽管营收表现亮眼,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6.35亿元,同比增长11.41%,但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6.24亿元仅同比增长5.50%,净亏损586.41万元。这一财务表现背后,主要原因是公司为抢占市场主动权,显著加大了市场推广投入和研发创新力度...
21:03
2025年10月30日,有研硅在一场重要的机构调研中透露了其在半导体存储领域的重大进展。公司负责人明确表示,其自主研发的刻蚀设备关键零部件已成功融入主流存储类客户的供应链体系,标志着其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目前,公司产品已通过部分客户的严格认证流程,而长江存储作为业内领先企业,正处在认证阶段,这预示着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在供应链布局方面,有研硅...
21:03
2025年10月30日,大金重工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盘锦大金成功与挪威船东达成一项价值约2.85亿元人民币的43000DWT无动力半潜驳船建造合同。这艘大型特种船舶总长150米,型宽60米,最大下潜吃水深度可达32.5米,展现出卓越的作业能力。根据合同约定,该船预计将于2027年正式交付使用。 此次合作标志着盘锦大金在船舶建造领域迈出国际化的重要一...
21:03
2025年10月30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正式宣布一项重大投资计划,拟斥资约121.67亿元人民币建设云南省泸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这一战略性举措不仅彰显了中国电建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深耕布局,更将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注入强劲动力。据悉,该项目将由集团旗下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全过程设计与实施,项目选址于风光资源富集的云南省泸西县,其中项目资本金预计投入约24.33亿...
21:03
2025年前三季度,海南橡胶交出了一份营收与亏损并存的经营答卷。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达到339.64亿元,虽同比增长3.23%,但净利润却录得2.75亿元净亏损。这一业绩表现背后,天然橡胶市场的剧烈波动和原料成本的持续上涨成为主要推手。具体来看,第三季度营收出现明显下滑,仅111.08亿元,同比骤降18.88%,净亏损更是高达9913.14万元,显示出公司经营面...
21:03
2025年前三季度,晶澳科技财务表现面临严峻挑战,录得净亏损高达35.53亿元。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为368.09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2.27%,显示出行业压力的显著影响。具体来看,第三季度营收进一步萎缩至129.04亿元,同比下降24.05%,同时净亏损扩大至9.73亿元。这一系列亏损主要源于光伏行业产能的快速扩张,导致市场竞争急剧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滑...
21:03
2025年10月30日,恩捷股份在一场备受瞩目的业绩说明会上,正式宣布其在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旗下核心子公司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公司传来捷报,其建设的10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已全面投产,并已具备稳定出货能力,为市场提供了急需的高性能电池材料解决方案。 该公司长期专注于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前沿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致...
21:03
顺丰控股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揭示了公司稳健的发展态势与多元化业务布局的成效。报告显示,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78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8.2%,展现出持续的增长动力。在业务量方面,顺丰表现尤为亮眼,累计处理快递包裹43.1亿票,同比增长高达33.4%,这一显著增长充分体现了市场需求与公司服务能力的双重提升。 从业务板块来看,顺丰速运物流业务...
21:03
2025年10月30日,中科电气与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正式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在负极材料领域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此次合作旨在全面提升中科电气在负极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其加速迈向全球领先企业行列。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重点围绕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应用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负极材料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共建负极材料研发...
21:03
2025年10月30日,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绿色能源成就揭晓——国家电投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项目(一期)成功斩获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系统(ISCC EU)颁发的全球首张"非生物来源的可再生燃料氨"认证证书。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标志着全球绿氨产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该项目坐落于吉林省大安市,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
21:02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石油股份交出了一份颇具亮点的经营成绩单。尽管净利润录得422.9亿元,较去年同期微跌3.9%,但公司整体营收表现稳健,达到7191.6亿元,同比增长2.3%。这一成绩背后,既有市场环境变化的挑战,也彰显了企业战略布局的成效。 利润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市场环境的波动。国际原油价格在报告期内呈现较大起伏,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原油销售收入...
20:30
2025年10月30日,崧盛股份宣布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完成对重庆精刚传动新增注册资本的认购,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根据交易方案,其中47.62万元直接计入重庆精刚传动的注册资本,剩余1952.38万元则计入资本公积,此举将使崧盛股份成为重庆精刚传动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达到6.25%。 重庆精刚传动作为航天航空领域关键部件的领先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