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学市场陷入内卷怪圈 科技概念包装难掩行业遇冷

每年暑期都是研学市场的黄金时期,但今年行业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内卷态势。传统自然人文类研学项目之外,大量融合科技、AI等前沿概念的方案涌现,不少机构通过AR、VR、全息影像、AI互动等高科技手段吸引眼球,更有甚者引入编程、机器人等元素,形式层出不穷。这些经过精心包装的研学产品,价格普遍高达上万,却依然难逃”形式大于内容”的质疑。表面光鲜亮丽的背后,是研学市场深藏的危机。

多位业内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今年研学机构普遍面临经营困境,定价下调、订单量锐减成为常态。为争夺生源,机构不得不推出更多噱头项目,但被广告轰炸的家长们却越来越清醒。安全隐患频发、行程缩水、研学变旅游等问题,让许多家长感到上当受骗。面对这样的市场现状,研学旅行还能继续获得家长认可吗?

订单与客单价双降 研学机构生存压力巨大

行业从业者哈哈向Tech星球坦言,疫情后家长研学预算大幅缩减,招生难度显著提升,不少公司被迫降本增效。在他看来,研学的本质是教育实践,将课堂搬到真实场景中,若要真正落实这一理念,课程研发成本将居高不下。一节半天的研学课程,可能需要10天研发时间,期间一位研发老师的薪资就达5000元,加上手册设计、材料费用,若涉及景点图片版权问题,手绘成本更高达每张500元。因此,高品质研学项目的定价必然较高。以北京为例,半日游费用约300元,12天国外长线研学需3-4万元,若包含名校插班则可达5-6万元,而能获得资质证书的项目费用更是上不封顶,8-10万元也属常态。但如此高的定价,使得接受度逐年降低,近两年生源数量持续下滑,市场项目和预算均呈现萎缩趋势。

研学基地经营困境重重 低价竞争加剧生存压力

研学基地负责人星星表示,当前基地业务远不如前两年,许多中小学生研学活动被取消,业务量大幅下滑。今年各机构纷纷卷低价,首当其冲的就是压缩研学基地费用,导致基地盈利难度剧增。基地业务主要集中在寒暑假,但如今订单量和客单价双双下滑,不少基地转而承接公司团建和商业巡演维持生计,经营不善者更不在少数。

哈哈指出,研发高质量研学项目对研发团队素质要求极高,至少需要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但当前营收状况下,按此标准研发难以盈利,反倒是旅行社背景的研学活动更易获利。业内普遍存在两类研学机构:教育背景者更注重课程开发,旅行社背景者则侧重旅游体验,两者差异明显。教育出身机构追求学习效果,旅行社背景机构则提供”旅游+知识讲解”模式,参观特殊地点并安排培训讲师。其实两种路径都是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关键在于平衡教育性与趣味性。

家长心态转变 研学变旅行团现象频发

家长对研学旅行的态度日趋冷淡。一位家长认为,这类活动不过是包装精美的旅游团,孩子难以学到实际知识,报名只是为了让孩子有事可做、让家长省心。另一位家长曾满怀期待地选择研学,但经历后发现全程走马观花,机构更注重拍照而非教学,孩子也因疲于奔波失去耐心。此后他宁愿选择旅行社旅游或在家补课,认为研学性价比极低。”打着研学旗号,价格却翻倍,能捞钱的环节太多,何必被坑”他感慨道。

前研学机构教师透露,部分家长极度关注拍照环节,希望随时获取孩子照片,教师为满足需求不得不妥协。哈哈指出,孩子和家长需求时常冲突,若只安排学习内容易致兴趣丧失,因此长线项目常安排迪士尼等游乐园让孩子放松。一位家长复盘7天杭州研学花费1.1万元后表示,除交通外,企业大学参观及大学老师讲解外,获得的证书毫无实际价值,如此高价不如自行规划更符合孩子需求。另有家长曝出机构因地址错误将孩子留在非指定地点,追责时机构不断推诿,此类事件令家长后怕并质疑机构专业性。

课程研发承担销售KPI 导师薪资远低于摄影师

市面研学项目五花八门,咨询时机构常先强调产品高端性,如名人授课、重量级证书等,再委婉询问费用,并制造紧迫感暗示报名截止。当前行情下,为吸引生源机构压低价格,但成本下降必然影响质量。前负责人透露,机构难以负担全职教师工资,多在旺季聘用兼职大学生。哈哈指出,机构更倾向于本校学生兼职,并发现江浙沪某研学公司招聘时,摄影师日薪500-600元,研学导师仅200-300元,且学历要求仅大专。”我理解的研学导师应具备课程研发、学生心理、知识体系等多方面能力,200多一天连导游都请不到吗?这分明是研学变拍照”她质疑道。更有机构要求应聘者运营自媒体,自带流量资源,课程研发人员甚至需承担销售任务,工资与销售挂钩,本质沦为销售人员。一位从业者坦言,想坚持教育理念的从业者太难,行业要向好发展仍需巨大努力。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8日

23:58
2025年11月18日,赛微电子正式发布投资公告,宣布计划以不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收购芯东来科技部分股权。此次交易的核心标的涉及海南依迈、智能传感产业基金等原股东所持有的芯东来约10.99%的股权。作为国内光刻机整机领域的先行者,芯东来凭借其成熟的工艺制程技术,已成功实现光刻机自主研发与量产,其主营业务聚焦于光刻机再造升级和全新光刻机的自主研发...
23:58
2025年11月18日,甘肃稀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发的无钴低镍NFC贮氢粉成功通过客户中试验证,并顺利签订2吨采购订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不仅彰显了甘肃稀土在无钴低镍贮氢材料产业化应用上的重大突破,更为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钴低镍NFC贮氢粉的研发,是甘肃稀土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具体实践。相较于传...
23:58
2025年11月18日,科技界迎来重磅消息谷歌正式宣布其最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Gemini 3即将在数小时内全面上线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又迈入新纪元Gemini 3不仅继承了前代模型的强大能力更在多项性能指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该模型目前已通过AI Studio平台向全球开发者开放预览版Gemini 3 Pro Preview为创新应用开发提供强大支...
23:58
2025年11月18日,英国顶尖学府帝国理工学院旗下衍生企业Bumblebee Power传来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革命性的高频感应无线电力传输系统(IWPT)。这项尖端技术实现了远距离、非对准式的电力传输,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源解决方案。相较于传统探测车依赖钚-238核电池供电的昂贵且难以制造的模式,新系统有望大幅降低探测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
23:58
2025年11月18日,丰田汽车公司正式宣布一项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将向美国五州注入高达9.12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扩大混合动力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生产线。这一重大举措不仅标志着丰田在清洁能源汽车领域的持续深耕,更彰显了其未来五年内在美国累计投资100亿美元的宏伟战略布局。通过此次投资,丰田将显著提升混合动力车型的产能规模,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
23:58
2025年5月以来,AI领域的创业者顾嘉唯凭借其卓越的创新能力,成功创办了“灵宇宙”公司,并连续斩获3轮融资,累计金额高达近2亿元人民币。这一系列资本运作的胜利,不仅彰显了顾嘉唯的商业智慧和行业洞察力,更凸显了“灵宇宙”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融资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方的目光,包括国方创新、国泰海通、广发信德、滴滴出行、考拉基金以及润...
23:58
2025年11月18日,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公司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发表重要演讲,明确指出AI技术将成为互联网视频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龚宇强调,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整个行业生态,未来几年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浪潮。爱奇艺已制定清晰战略,将全面聚焦AI技术,通过资源整合与深度研发,以AI为引擎全面推动产品创新与内容升级。 龚宇指出,AI技术的应用将带来三大...
23:57
2025年11月18日,汇源通信正式宣布一项重要的资本运作计划——拟定向增发不超过6.1亿元人民币,用于强化公司资本实力。随着这一决策的公布,公司股票于当日恢复交易,市场高度关注此次增发背后的战略布局。据悉,若该定增计划圆满完成,鼎耘产业将成功入主汇源通信,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而李红星先生也将由此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引领企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本次定...
23:57
2025年11月18日,欧菲光正式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将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南昌市产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欧菲微电子(南昌)有限公司28.2461%的股权,同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以支持此次交易。这一战略性举措将在南昌市本地实施,由欧菲光主导完成,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公司旗下子公司的股权结构,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此次交易被明确排除在重大资产重组、关联...
23:57
2025年11月18日,科技界迎来重磅消息:微软、英伟达与Anthropic正式宣布达成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篇章。此次合作的核心亮点是Anthropic将将其旗舰大模型Claude全面部署于英伟达算力强化的微软Azure云平台,这一举措不仅将显著提升Claude的性能表现,更标志着大模型技术向更高算力、更广应用的迈进。 Anthrop...
23:24
截至11月18日18时,阿里巴巴于17日推出的AI应用千问App在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总榜中表现亮眼,迅速攀升至第四位,成功超越DeepSeek等竞争对手。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千问App强大的市场吸引力,也反映了用户对AI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待。 由于用户访问量激增,千问App在上线后一度出现服务器拥堵的情况,甚至引发了“阿里巴巴千问崩了”...
23:24
2025年11月18日,天亿马正式公布一项重大战略投资计划,拟通过发行股份与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斥资11.89亿元收购星云开物98.5632%的股权,交易对象为陈耿豪等21名交易对手方。此次交易不仅将显著提升天亿马在智能物联领域的市场地位,还将通过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保障此次交易的顺利实施,公司同时计划向实际控制人之一马学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