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7月7日电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投融资主题论坛高端对话环节发表重要观点,与原中金公司总裁朱云来先生就大模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挑战展开深度对话,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机遇。张亚勤院士指出,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需要人才、数据、算法、算力四大要素协同支撑,而算力正成为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张亚勤强调,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和数据资源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过去十年间我国科学家主导提出了多项开创性算法,但在算力领域仍面临严峻挑战。他指出,当前GPU市场由英伟达主导,尽管其他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但整体算力供给仍难以满足大模型训练需求。对此,他提出创新解决方案:若算力成为关键”卡脖子”环节,必须通过研发新型模型算法或构建全新计算平台,以降低计算成本并提升处理效率。
展望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张亚勤认为AI技术将深刻变革金融、制造业等各行各业,大幅提升生产力水平。他指出,随着智能化发展,大量可重复性工作将面临被取代的风险,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符合固定规则和程序的工作都可能被自动化系统替代。这一变革既带来行业冲击,也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创业生态方面,张亚勤特别指出中小型企业将在新时代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虽然大型平台型技术企业不可或缺,但他认为未来更多创新机会将孕育于基于大平台构建的各类”超级应用软件”之中。此外,他提出两大未来研究方向:一是将大型知识图谱与第一性原理相结合,二是探索多模态数据的融合统一,这两大方向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