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新规并非对全行业的全面监管,其规范范围和力度具有明确边界,市场无需过度担忧,从而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财经E法(IDCAIJINGELAW),作者王静、王轩,编辑鲁伟,经微想智云授权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AIGC新规”)于2023年4月11日发布,引发行业与市场高度关注,甚至有人将其视为中国的人工智能法案。然而,无论是从部门规章的颁布主体行政职权,还是从AIGC新规的具体内容来看,该规章并非对全行业的全面监管,其规范范围和力度均具有明确边界,市场无需过度担忧,以免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新技术发展催生的新业态与新经济层出不穷,中国成为全球创新高地,这与国家立法和政府监管的包容审慎密切相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通过立法、执法为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逐步探索出一条科学民主、行之有效的法治路径,这也是中国吸引国内外创新主体聚集的重要原因。结合中国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本文对AIGC新规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以助力中国AIGC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01 适用范围:聚焦公众服务

AIGC新规的二十一条草案内容广泛,从第二条规定的“研发、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众提供服务的,适用本办法”所确定的适用范围,到第五条规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所确定的技术形态,似乎涵盖所有AIGC技术开发与应用情况。然而,仔细探究部门规章的定位和条文本身,其实为技术研发和更广泛应用留下了巨大空间。

根据2011年国务院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网信办”)的相关通知,国家网信办的主要职能包括:落实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针政策,推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法制建设;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负责网络新闻业务及其他相关业务的审批和日常监管;指导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等网络文化领域业务布局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工作;负责重点新闻网站的规划建设,组织、协调网上宣传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指导有关部门督促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业、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等做好域名注册、互联网地址(IP地址)分配、网站登记备案、接入等互联网基础管理工作;在职责范围内指导各地互联网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从上述职能范围来看,国家网信办对网络有关活动和主体的管理,主要涉及网络信息传播、内容管理、网络新闻等方面。从机构职能划分的原理来讲,国家网信办承担的行政职能以中编办的“三定规定”为依据,而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等,则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国家网信办所制定的部门规章以及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的联合部门规章,均以各自的行政职能为边界。

在此基础上仔细研读AIGC新规,其适用范围非常清晰:由第五条、第六条等框定的、与互联网信息传播与内容管理有关的AIGC,且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依据,对涉及生成型人工智能向公众提供聊天和文本、图像、声音生成等服务予以规范,在此范围之外的并非该部门规章的规范对象。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条规定AIGC“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众提供服务的,适用本办法”,与《数据安全法》第二条异曲同工,即服务提供者无论在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只要是面向中国境内公众提供服务,就要受到该部门规章的管辖。

### 02 重点条款:完善与优化

基于上述基本分析,AIGC新规的若干重点条款存在模糊认识和争议,有待立法进一步完善,或通过起草说明给业界更清晰的指引。

**第一,规范对象:服务提供者而非技术提供者**
AIGC新规所规范的服务特指聊天和文本、图像、声音生成等服务。第五条前半句规定的“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提供聊天和文本、图像、声音生成等服务的组织和个人(下称‘提供者’),包括通过提供可编程接口等方式支持他人自行生成文本、图像、声音等,承担该产品生成内容生产者的责任’”,明确了规范对象为“服务提供者”,而非技术提供者或技术支持者;规范的服务为“提供聊天和文本、图像、声音生成等服务”,而非其他有形商品或打车、外卖、旅游等服务,此处的服务限定在网信部门行政职能范围内;服务提供者承担的是“内容生产者”责任,即规范重点为“内容生产”而非其他。但需注意,各种类型的商品、服务都可能涉及内容生产,是否意味着服务范围泛化?答案是否定的。应限定所规范的服务范围,即聊天、文本、图像和声音生成四种服务,而不应包括其他服务。从逻辑上来讲,在限定了服务类型后,利用AIGC承担内容生产者的责任,才落到了新规的适用范围之内。

**第二,服务对象:面向公众而非特定群体**
AIGC新规第六条规定,需履行安全评估和算法备案手续的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这也是规范重点。即新规所规范的服务特指“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因此,非面向公众的、非公开的、非To C(消费者)的、其他种类的服务,包括To B(企业)和To G(政府)等,均不适用新规。AIGC的革新性不仅在于聊天以及提供文字、图片和视频的生成型服务,更在于与具体领域、具体行业的深入结合。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AIGC可显著压缩创新药品研发周期,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在自动驾驶领域,合成数据可自动创建现实世界中难以或无法采集的数据场景,提高模型算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在制造业升级、金融风险防范等领域也将带来革新性变化。从这一角度而言,AIGC对信息传播带来的变化只是目前公众能一般性了解的领域,而它对整个现实世界的改造和提升所带来的益处,将远远大于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因此,AIGC新规的本意并非因信息传播中可能存在内容虚假、个人信息保护缺失等问题而限制甚至禁止AIGC,而是通过守住信息传播和内容管理的底线,为AIGC在各个行业的广泛纵深应用创造更宽松的环境,从而为全面提升中国一二三产业及各行业发展水平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此外,AIGC对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打造数字政府、提升数据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将AIGC应用于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政府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也非AIGC新规限制的方向,恰恰相反,在政府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政府和数字中国建设的规划中,将看到更多鼓励AIGC应用的表述。

**第三,安全评估:聚焦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
就立法技术而言,此规定的表述方法还可完善。根据《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以下简称《安全评估规定》),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服务需申报安全评估,而不具有此类属性的服务则无需申报;此外,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算法管理规定》),涉及算法的服务需履行算法备案相关手续。目前,新规第六条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向公众提供服务前,应当按照《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向国家网信部门申报安全评估,并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履行算法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按照这一表述,人们可能误以为所有运用AIGC技术向公众提供服务都要完成安全评估和算法备案。而《安全评估规定》规定,涉及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主要是指“论坛、博客、微博客、聊天室、通讯群组、公众账号、短视频、网络直播、信息分享、小程序等信息服务或者附设相应功能”,其他不具有此类属性的服务则无需进行安全评估。因此,该条款可分为两项分别表述,可能更为科学:“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向公众提供服务,且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应当事先按照《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向国家网信部门申报安全评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还应当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履行算法备案相关手续”。

**第四,与其他规章的关系:并列协调而非替代**
AIGC新规与之前网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规章之间,是并列且协调的关系。一是网信部门自己的部门规章之间,AIGC新规与之前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算法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并非替代、重叠的关系,而是并列且协调的关系。现代技术及其应用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算法推荐、深度合成与AIGC在很大程度上会合并使用,但也有很多单独发挥作用的场景,各自的立法和监管目的不同,监管侧重点与方法也有差异。因此,不存在AIGC新规替代之前规章或与其他规章冲突的问题。对之前规章已做出规定的内容,新规也明确要依据已生效规章的规定来执行。二是AIGC新规与其他部门的部门规章之间的关系,也是根据行政机关的组织法确定的,即各自监管各自的专业领域。如前文所述,此次AIGC新规主要规范向公众提供的聊天、文字、图片和声音等服务,不直接涉及自动驾驶、网约车、外卖甚至商品交易等服务。在这些领域里AIGC所造成的风险还有待进一步评估,并按照现代风险规制原理进行分类分级监管,以确保AIGC技术在几乎所有领域的科学合理应用。在这一点上,如何理解网信部门和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互联网技术应用相同,即各部门对互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承担主管责任,对具有跨部门跨领域的、带有综合性质的问题,由网信部门承担综合协调职能。也正因此,未来对AIGC在内的一些突破性技术研发和应用,可望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或至少通过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在更高层面上做出更为全面和纵深的规定。

**第五,执法效率:提升便捷性**
AIGC新规延续了网信部门实施监管的一贯思路,即在产业发展与安全兼顾的指导思路下进行监管。因此,新规第一条明确立法目的是“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也就是说,新规设定的多种监管方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技术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经过梳理,AIGC新规并未创设新的行政执法手段,仍依据之前的部门规章要求,如安全评估、算法备案等,但对服务提供者的义务有多条规定,并以第二十条的规定强调,要根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来予以行政处罚,处罚方法也并非新设。从实践来看,安全评估的时限通常在6个月以上,可能对市场主体造成明显影响。需要看到,当下AIGC的发展以“月”为单位在突飞猛进,既往的执法手段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技术发展的进程。那么,在AIGC领域,上述执法方式应当与网信其他领域的执法有所不同,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监管成本,应当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和合理的监管“绿色通道”。例如,以动态安全的理念理解安全评估,相信技术的问题也可通过技术的迭代和发展来解决;再如,可进一步加速安全评估流程,限定在一个月内甚至两周内完成主要评估指标等。这既可以在AIGC新规中有所规定,也可从优化营商环境、为科技研发提供法律支持的角度,通过相关执法指导意见等实现更高效的监管。

**第六,合规义务:避免抑制创新**
如果AIGC技术提供者的合规义务过重,可能抑制创新。如前文所述,即使AIGC新规的适用范围限定在一定服务领域内,目前要求服务提供者承担各项义务仍需斟酌。例如,提供API接口等AIGC接入服务的技术支持者也要为内容生成承担责任。事实上,提供AIGC功能而不实际参与制作、复制、发布相关生成内容的主体,并没有能力控制服务使用者生成的内容。规定合规义务的原则应是:一符合立法法中对规章不得减损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权利,亦不得增设其义务的规定;二是不应加大对技术研发主体,即技术支持者或提供者的责任,否则可能大大抑制产业创新的意愿。基于这一原则,是否应要求技术提供者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责任同样值得探讨。此外,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可能也会限缩用户的使用范围。在全球技术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AIGC新规的部分规定要避免影响中国市场主体投入的积极性,以及延缓技术研发进度。未来,在AIGC新规的完善过程中,建议应考虑为技术提供者设定更为科学可行的合规义务,提出符合技术发展现状的监管要求,将技术提供者与技术应用者的法律角色和法律责任予以区分。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微想智云转载,不代表微想智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gpt.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7日

11:44
宝马集团与Momenta今日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研发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将率先应用于国产新世代BMW iX3车型,并计划于2026年正式实现量产。据悉,该智能驾驶系统基于Momenta领先的端到端飞轮大模型技术,采用业界前沿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通过超大规模神经网络实现精准的环境感知与车辆控制。系统深度融合了Momenta的AI...
11:44
今晚至18日凌晨3时,我们将迎来一年中最壮观的流星雨盛宴——被誉为"流星雨之王"的狮子座流星雨将抵达极大期。作为夜空中最令人期待的 celestial event 之一,每年11月中旬都是观测该流星雨的最佳时机。今年特别幸运的是,峰值观测窗口恰逢新月前夕,这意味着月光干扰降至最低,整个夜空将呈现出近乎完美的暗夜环境,为观测者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理想条件。 狮子座...
11:44
人工智能技术在编程领域的应用正迎来革命性突破。近日,全球领先的软件开发工具提供商JetBrains隆重宣布推出业界首个开放式基准测试平台DPAI Arena,为AI编码工具的性能评估树立了全新标杆。该平台突破性地采用多语言、多框架的先进架构设计,能够对代码修补、错误修复、Pull Request审查等关键开发工作流进行标准化、系统化的性能评估。 当前AI...
11:43
2025年11月14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其科创板IPO状态更新为“提交注册”,标志着这家专注于探针卡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迈向资本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公司计划通过本次发行不超过3238.99万股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达15亿元人民币,为未来的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一半导体成立于2015年,总部坐落于中国制造业重镇苏州,凭借...
11:43
11月15日,备受瞩目的“星光·燕赵号”全景观光旅游列车正式从北京站启程,一路向北,驶向充满冰雪魅力的冬奥之城——张家口。这列精心打造的旅游列车采用7节编组设计,巧妙融合了客座车厢、特色主题餐车以及视野无遮挡的全景观光车厢,总载客量高达208人,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选择。 列车在观光体验上实现了全方位升级。超大尺寸的观景窗让乘客能够随时捕捉沿途壮丽风光,...
11:43
2025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期间,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与创业机构NUS Enterprise正式开启战略合作,联合举办了一场汇聚22家前沿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展。此次合作标志着中资金融机构与顶尖高校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深度协同迈出了重要一步。建行惟仁慈善基金会特别设立了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包括Ohceans、ConcreteAI在内的多家高潜力科...
11:43
灵宇宙AI智能对话软件开发商近日传来振奋消息,成功完成2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这一里程碑式的发展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本次投资吸引了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国方创新、国泰海通、广发信德等多家知名机构,以及滴滴出行、拉卡拉旗下考拉基金和润建股份等企业的大力支持,更值得一提的是,老股东也积极参与超额追投,彰显了对灵宇宙未来发展的坚...
11:43
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期间,淘宝平台迎来历史性突破,首次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启动跨境购物盛宴,为海外消费者提供五种语言的贴心服务。这一国际化战略的落地,不仅让全球消费者体验到中国电商的便捷与魅力,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等十余个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GMV(商品交易总额)实现强劲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渗透力。 依托“出海增长计划”的...
11:43
据“晚点 LatePost”最新报道,阿里巴巴千问团队近日详细阐述了其推出独立App的战略布局与深层考量。团队负责人明确指出,构建强大的消费者(to C)入口是阿里当前的核心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清晰且具有前瞻性:首先从云计算和基础模型技术入手,待模型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后再向用户端回归。经过持续的技术攻关与迭代,团队认为当前时机已完全成熟,主要基于两大...
11:43
夸克公司近日正式推出全新智能助手——千问助手,这一创新功能深度整合了阿里巴巴前沿的 Qwen 模型技术,旨在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服务体验。千问助手凭借其卓越的推理分析能力和高效的任务处理机制,不仅能够精准理解用户需求,更能智能执行多样化指令,显著提升用户交互的便捷性与流畅度。 就在同一天,阿里巴巴集团同步宣布千问 App 进入公测阶段。这款应用以打造全球...
11:43
沙特阿拉伯的人工智能创新先锋 Humain 公司,在利雅得举办的第九届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上,隆重推出了革命性的全新 AI 操作系统——Humain One。这款操作系统颠覆了传统图标式交互模式,以自然语言指令为核心,让用户能够通过对话式交互轻松完成各项任务,彻底改变人与计算机的互动方式。Humain 首席执行官塔里克・阿敏在发布会上强调:"我们正在重塑企业计算...
11:13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重点项目——2025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盛大启幕。本届展会展览面积再创新高,新增主力场馆西岸国际会展中心,这一重要升级不仅显著提升了展会的规模与品质,更使其成为西岸文化艺术群落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面的全新地标性建筑,为艺术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与此同时,恒基中国携手京沪穗三地共同启动第三届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