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8月1日重磅报道,深圳市民张先生的离奇遭遇震惊全网。这位普通市民近日在家中处理叉尾鮰鱼时,不慎被鱼刺扎伤,却因伤口感染致命性病菌而命悬一线。经过医疗团队的紧急抢救,张先生最终被转入ICU接受生命支持治疗。令人揪心的是,其伤口感染了高致死性的创伤弧菌,这种被称为”海洋死神”的病菌迅速引发脓毒血症,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生命一度濒临崩溃
创伤弧菌作为一种致命性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及各类海产品中。它不仅能在海水中自由游弋,更以惊人的密度附着在牡蛎、螃蟹、海鱼等海鲜表面,甚至可能存在于入海口区域的淡水鱼虾体内。触目惊心的研究数据显示:感染创伤弧菌后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以上,幸存者往往面临截肢等终身残疾或长期重症监护的残酷现实;若超过72小时的黄金救治期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死亡率将攀升至令人窒息的近100%
这种致命病菌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生食带菌海鲜导致内源性感染,二是伤口直接接触被污染的海水,三是被带菌的鱼虾蟹刺伤造成外源性感染。针对这一高危情况,专业医生发出紧急提醒:处理海鲜时必须佩戴防刺手套等防护用具;一旦被鱼虾蟹刺伤,应立即用力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最后用酒精进行消毒,切记不可使用生理盐水(因为创伤弧菌嗜盐,盐分反而会加速感染扩散);此外,食用海鲜前必须彻底煮熟(沸水加热时间超过5分钟),并严格避免生腌汁液接触任何皮肤伤口
专家进一步指出,创伤弧菌感染具有极强的季节性特征,通常在夏季高温季节高发,这与细菌在温暖水域中繁殖速度加快密切相关。沿海居民和海鲜从业者更应提高警惕,不仅要在处理海鲜时做好防护措施,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一旦出现发热、寒战、伤口红肿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有接触海鲜的经历,以便及时确诊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