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苹果发布革命性头显产品Vision Pro震撼科技界,这两大事件共同构成了2023年年中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浪潮,而它们的焦点都集中在”硬件”创新上。就在英伟达GPU产品供不应求之际,AMDCEO苏姿丰(”苏妈”)携一系列重磅新品震撼登场,其中旗舰MI300芯片直接对标英伟达的GH200架构。当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万亿产业”的软件代表引爆全球后,AI芯片与可穿戴智能硬件正成为各大科技巨头必争的战略高地。
一、智能硬件:开启万物智联新纪元
智能硬件作为智能手机时代后的全新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改造传统设备,赋予其智能化能力。智能化升级后的硬件不仅具备网络连接能力,更能构建”云+端”服务架构,实现大数据价值挖掘。这些设备通过与人类日常活动的深度交互,运用前沿软硬件技术革新设备形态,实现人机实时交互,拓展服务功能,让设备更加灵巧智能、安全可靠,帮助用户轻松掌握环境变化,满足实时控制与管理的需求。
在5G技术全面成熟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可直接通过移动终端操控外部环境,推动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XR等智能硬件实现跨越式升级。从智能音箱到智能照明系统,从健康监测手环到沉浸式VR设备,智能硬件正在重塑人与世界的连接方式。
二、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8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为3834.2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飙升至9300亿元,2018-2022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24.8%。从产品结构来看,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等场景的普及率持续提升,其市场份额正稳步扩大。对比2019年数据,2021年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728.6亿元,市场份额从19.2%提升至20.8%,2019-2025年预计保持12.4%的稳健增长。
三、产业结构:全链条布局竞争激烈
智能硬件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基础软硬件提供商、中游终端企业以及下游应用场景三大环节。1.上游:智能芯片成为算力制高点的AI芯片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AI大模型参数规模持续扩大,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OpenAI预测算力需求每3.5个月翻一番,年增长率近10倍。高壁垒AI芯片市场包括GPU、FPGA、ASIC等主流加速芯片,以及类脑芯片、可重构通用AI芯片等前沿技术方向。在”无芯片不AI”的时代,AI芯片算力已成为衡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全球AI芯片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IDC预测,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726亿美元。目前每台AI服务器普遍配置2个GPU,未来18个月内,GPU、ASIC和FPGA的搭载率将持续提升。2.中游:终端企业差异化竞争智能硬件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不同细分市场的成熟度差异明显。在此背景下,企业正通过差异化战略抢占市场:知名品牌商如Meta、苹果、谷歌、三星、华为、小米等通过品牌建设、生态构建和技术研发提升附加值;工程技术方案商如重庆蓝岸等技术服务企业专注关键技术环节,提供参考设计、产品研发和定制服务;电子制造服务商如Flex、富士康等凭借先进制造体系实现大规模生产。3.下游:智能穿戴设备成为C端争夺焦点通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智能硬件注入新动能。从钢铁侠的Jarvis到星际穿越的Tars,再到流浪地球的MOSS,虚拟助手已成为人类刚需。作为AGI最贴近C端消费的赛道,智能穿戴设备必将成为未来科技巨头的主战场。阿里巴巴天猫精灵的智能眼镜正在测试升级大模型交互系统,华米的Amazfit Falcon运动手表已上线ChatGPT表盘。
(1)智能手表:健康生活新伴侣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和生活方式变革,智能手表正从可选设备成为生活必需品。其应用场景涵盖运动跟踪、健康管理、旅游出行、社交娱乐等多元领域。运动跟踪功能可实时监测心率、步数、卡路里等数据,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导航、餐厅预订、机票预订等便捷服务极大提升生活效率。随着技术深入应用,智能手表正逐步突破与医疗设备的边界,实时数据监测为主动健康管理服务创造更多可能。
(2)XR/VR:下一代移动平台XR技术被业界视为可能取代智能手机的下一代移动平台。根据Counterpoint报告,2022年中国XR头显出货量超110万台,其中VR设备占比超过95%。市场领导者Pico以43%的份额位居第一,大朋VR、爱奇艺、HTC等紧随其后。但IDC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AR/VR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37.6%,其中VR出货量降幅达42.2%,主要受厂商降本增效、消费需求疲软和新品缺乏等因素影响。尽管如此,XR技术在工业制造、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应用正加速落地,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年前5月新增VR相关企业超20万家,广东、江苏、山东等地成为产业聚集区。
四、投融资:资本持续加码智能硬件
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中国智能硬件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在国家政策支持、5G和AI技术推动下,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吸引风险资本大量关注。1.总体规模:2020年以来智能硬件领域发生融资事件1283起,融资金额超2000亿元。近三年融资事件数量分别为320余、500余、370余起,2023年6月前已发生80余起融资事件,金额近29亿元。2.轮次分布:早期投资占主流,A轮、战略融资和天使轮分别有240余、220余、190余起,E轮及Pre-IPO融资事件较少。3.地域分布:广东以440余起融资事件居首,北京、上海分列二三位,浙江、江苏也位居前列。4.投资机构:红杉资本、顺为资本、小米集团、深创投等传统VC活跃,腾讯投资、字节跳动、百度风投等CVC也积极参与投资。
对于科技巨头而言,人工智能是未来必争的战略制高点。在中国这一广阔的应用市场,各大公司必将加大投入力度。天眼查研究院认为,智能硬件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将引领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为人类创造更便捷、高效、智能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