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是否值得购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已经不言而喻。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洛图科技的报告,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全渠道销量高达1760万套,这一数字背后是越来越多家庭对智能门锁的青睐,他们的共同反馈是「用过就回不去」。这种转变并非偶然,智能门锁的核心价值在于「安全」与「便捷」,它在传统门锁的基础上,不仅增加了安全提醒和警报功能,更提供了数字解锁的便捷体验。尤其是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和3D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彻底解放了我们从钥匙(卡)或密码的束缚中。

智能门锁成家庭刚需安全便捷选指纹指静脉3D人脸识别插图

智能门锁的想象空间远不止于此。除了为亲友提供远程开门服务,融合智能猫眼后,它还能充当备忘录、独居老人安全提醒等多重角色。随着近年来智能门锁成本的下降、市场接受度的提升,以及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智能门锁正迎来爆发前夜。

智能门锁成家庭刚需安全便捷选指纹指静脉3D人脸识别插图1

从「值不值得买」到「怎么选」,小米智能门锁的崛起成为行业标杆。图/小米「中国大约有4.3亿家庭,目前安装智能锁的家庭占比仅16%-17%左右。」乐开科技CEO兼创始人李其伦指出。作为B端智能门锁的领军企业,乐开科技正积极转向C端市场,他预测:「未来三年内,智能门锁的C端市场将迎来爆发期。」与此同时,智能门锁品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今年618期间,小米、德施曼、凯迪仕、华为、TCL等头部品牌纷纷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智能门锁企业超3000家,线上公开品牌数达496个,其中新进品牌占比近50%,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可见一斑。

智能门锁成家庭刚需安全便捷选指纹指静脉3D人脸识别插图2

面对如此竞争格局,消费者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智能门锁?」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米、德施曼、凯迪仕、鹿客等头部品牌,以及华为、TCL、绿米(Aqara)等跨界品牌,都能提供可靠的产品质量、专业安装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但仅凭品牌选择还不够,每个品牌都有不同价位和定位的产品系列,技术路线的差异更会导致实际体验大相径庭。

智能门锁成家庭刚需安全便捷选指纹指静脉3D人脸识别插图3

以生物识别方式为例,很多人纠结于3D人脸、指纹和指静脉的选择。指纹识别虽是性价比之选,但指静脉和3D人脸识别更适合全家使用。目前市场上,智能门锁主要采用这三种生物识别方案,辅以蓝牙、密码、NFC卡和机械钥匙等备用解锁方式。综合来看,生物识别方案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上远超其他方式。

智能门锁成家庭刚需安全便捷选指纹指静脉3D人脸识别插图4

当初选择智能门锁时,我首要考虑的是指纹识别。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指纹识别深入人心,迁移成本低,供应链技术也极为成熟。然而,智能门锁需要考虑全家使用场景。指纹会随年龄变化而降低识别率,对老人和小孩不够友好。相比之下,指静脉和3D人脸识别虽价格更高,但能解决这一痛点。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人脸识别、指静脉智能门锁占比接近25%,足见消费者认可度。

指静脉识别通过红外光照射手指静脉,形成独特的血管图像,识别稳定且不受磨损影响。3D人脸识别技术则类似苹果iPhone X及华为Mate系列采用的Face ID,在智能门锁领域对识别区域要求更高,需兼顾老人和小孩的使用需求。相比指静脉,人脸识别在速度上略逊一筹,但学习门槛更低,对老人和小孩更友好,且能实现空手开门。高端智能门锁多采用3D人脸识别,同时支持指纹识别和智能家居生态联动。

在价格方面,1000元左右就能选购到不错的指纹智能锁,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但识别率问题需考虑。指静脉和3D人脸识别方案通常在2000元以上,其中人脸识别因低门槛和扩展性强更胜一筹,可直接融合电子猫眼。指静脉方案可选品牌较少,而3D人脸识别方案则覆盖小米、华为、德施曼、凯迪仕、TCL等众多品牌,选择范围更广。

当然,每个家庭需求各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智能门锁作为被低估的智能家居产品,其带来的幸福感远超许多其他设备。选择时建议综合考虑预算、家庭成员特点和功能需求,找到最匹配的解决方案。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3日

08:32
2025年11月21日,中国汽车制造业迎来重大突破,上汽集团正式宣布其与清陶动力合作的全固态电池产线在上海安亭成功贯通。这一里程碑意义的进展预示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将迎来革命性变革。据悉,该产线预计在年底前完成首批样件下线,为2026年的样车测试奠定坚实基础,并计划于2027年实现"光启电池"的量产交付,正式推向市场。 该固态电池技术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指标:能量密...
07:53
2025年11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震撼发布全球首款“海空一体低空经济解决方案”,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低空经济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方案巧妙融合零碳水上机场与eVTOL垂直起降航空器,实现了陆地与水域运输的无缝衔接,具备极强的快速部署能力,可灵活应用于江河湖海等多样化地理环境。 水上机场作为方案核心,采用纯电动驱动技术,全面集成起降平台、光伏供能系统、智能调度平...
07:53
2025年11月23日,中国汽车产业迎来重大突破,广汽集团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已成功建成并进入小批量测试生产阶段。这条产线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更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该产线具备60安时以上车规级电池的量产能力,其能量密度较现有电池技术提升近一倍,达到了惊人的水平。面容量最高可达7....
07:53
2025年11月22日,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其他两家公司,在其官方网站联合发布了一份正式声明,就摄影师戴建峰的著作权纠纷案公开致歉。声明中明确指出,其网站平台上展示并销售的《银河下的村庄》图片,系未经授权的第三方盗图行为上传,最终经法院审理认定,该侵权行为严重侵犯了戴建峰的署名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视觉中国方面强调,在问题曝光后已第一时间采取行...
00:09
2025年11月22日,宾利汽车以创新科技重新定义奢华体验,正式推出支持定制动画的迎宾灯光系统。这项前沿技术允许客户自由创作最长11秒的独特动画效果,为每一次出行注入个性化魅力。据悉,该技术首次亮相于在罗马尼亚雅典娜神庙举办的特别活动中,通过车门下方精密投影装置,为宾客呈现令人惊叹的光影艺术。 该系统采用尖端光学设计,集成了三色光源、五个高精度镜头、两个特殊...

2025年11月22日

23:32
微新创想11月22日讯 谷歌近日震撼发布全新Gemini3系列大模型,凭借卓越性能强势超越OpenAI,成为当前AI领域的顶尖力量,其影响力更推动谷歌股价实现历史性飞跃。Gemini 3系列的崛起,离不开谷歌自研TPU生态的强大支撑,这一技术壁垒为谷歌在AI领域的持续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若想保持Gemini 4的领先地位,谷歌必须进一步强化算力基础...
23:32
近日,航天技术领域传来重大进展,Axiom Space与KBR公司成功联手完成了一项关键性的新型舱外机动单元航天服测试。此次测试的核心目标是为NASA备受瞩目的“阿尔忒弥斯”重返月球计划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整个测试过程在模拟真空环境下严谨进行,重点聚焦于航天服在极端环境下的热性能表现以及先进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 据研究员Russell Ralston透露,本...
23:32
2025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战地6》将开启为期一周的盛大免费试玩活动,为广大玩家提供深度体验的机会。本次试玩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征服、突破、破坏、团队死斗以及一种神秘未公布模式,让玩家可以在“东方木林”“布莱克韦尔农场”“开罗围城”三张精心设计的地图中尽情探索。这三张地图各具特色,从紧张刺激的战场到充满策略的据点争夺,将为玩家带来全方位的游戏体验。 ...
22:58
微新创想11月22日讯 小米集团于当晚隆重举办小米17与澎湃OS3庆功盛典,以"软硬融合 共赴巅峰"为主题,向全球用户展示其创新成果。卢伟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菜单细节,堪称一场精心策划的感官盛宴,从"澎湃启航"到"卓越并肩",四个篇章精心呈现了18道精致菜品及各式主食水果,每道菜名均巧妙融入"初心"、"希望"、"开拓"等关键词,将产品理念巧妙地编织在宴席的每...
22:58
微新创想11月22日重磅消息,知名科技博主罗永浩在最新一期《罗永浩的十字路口》播客节目中,首次公开透露了锤子科技濒临倒闭时的关键决策。他坦言,若没有推出备受争议的TNT项目,锤子科技或许能多存活数年。罗永浩回忆道,当时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产品迭代,渴望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正是这种雄心壮志催生了TNT项目。 在节目中,罗永浩详细阐述了TNT项目的初衷和愿景。他认为...
22:58
微新创想11月22日重磅消息,知名分析师Jeff Pu在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透露,苹果将推出全新iPhone 17e机型,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中期正式发售。相较于前代iPhone 16e,iPhone 17e最引人注目的核心升级在于搭载了前置1800万像素摄像头,该配置与万元旗舰iPhone 17 Pro Max看齐,预示着苹果在移动影像领域的再次突破...
22:58
微新创想11月22日讯 近期,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在一场重要活动上发表了一场引人深思的主题演讲。在回顾自身职业发展历程的同时,他也清晰阐述了未来的宏伟愿景。他坦诚地表示,早在2021年将公司出售给腾讯时,告别信中便已明确写下自己的梦想——生命科学与大健康领域。面对外界的疑问,他强调自己并非在寻找方向,而是早已目标明确,只是在等待技术的成熟。"当时的技术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