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小范围媒体沟通会,深入探讨了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个人愿景。以下是会议的文字实录,经过适当删减整理:
**一、个人梦想与企业愿景**
2006年,我赴美国考察UPS全球总部时,被其远郊的森林式建筑所震撼。CEO自豪地告诉我,建设过程中未砍伐一棵树,整个总部坐落于森林之中。我好奇询问为何选址偏远,CEO的回答令我深思:“大型企业应承担城市责任,不应扎堆市中心。”彼时,京东总部尚在盈科大厦,仅有100名员工。但我坚信,只要坚持做正确、有价值、长期的事,以消费者为中心,凭借稳健的商业模式,终将实现规模化发展。回国后,我与团队畅想未来,决定在亦庄选址建设新总部,目标容纳1万人办公。2009年,一期工程(A、B、C三栋楼)落成,可容纳1万至1.8万员工。2014年,随着员工规模突破1万人,二期工程启动,包括DDF、1号园区的二期、2号园区(规模更大,含四栋办公大楼)以及4号园区。如今,5号园区即将动工,3号园区年底前启动,7号园区已建成,主要为员工提供住宅和宿舍,6号园区则计划改造为写字楼。全部建成后,总规模近300万平米,可容纳10万名员工。从2009年的1万人到2029年的10万人,20年间实现了10倍的飞跃。
2003年非典结束后,我深感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当时公司年净利润仅10万至20万,但我认为,面对众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理应行动。于是,非典结束后,我带领38名员工前往山西静乐县——当时全国十大贫困县排名倒数第二。我们承诺,公司规模扩大后将持续领养孤儿。2006年,我们已领养750名孤儿。如今,京东全职员工(不含兼职)达72万人,二季度因外卖业务扩张,净增员工超过15万人,总数接近90万。2007年后,虽无法继续大规模领养孤儿,但京东始终履行承诺,持续捐资助学,包括向人大捐赠3亿元、清华大学捐赠2亿元等。
**二、商业模式创新与供应链战略**
京东始终坚持每三年推出一项新的商业模式。然而,最近五年(2018-2022)被戏称为“失落五年”,缺乏创新与成长。2007年,我们创立京东物流;随后,京东金融、京东工业、京东健康、京东产发等相继问世。但所有业务均围绕供应链展开,绝不触碰与供应链无关的领域。如今,京东所有业务100%聚焦供应链,所有公司都服务于这一核心。看似业务多元,实则并非传统多元化,而是供应链生态的延伸。例如,外卖业务旨在服务生鲜供应链,而非简单的餐饮配送。面对美团等竞争对手,我们更关注背后的供应链优化,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交叉销售率。2007年,我们率先为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这一举措至今无人超越。如今,北京快递员税前平均工资已超1.3万元。
2009年,我们进军大家电市场,当时国美、苏宁已占据主导地位,亚马逊也未涉足。但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家电行业品牌商净利率不足2%,而两大零售巨头净利率高达6%。我们判断,线上销售家电,即使成本加至6%,毛利率8%也能盈利,并可让利消费者10%。我们坚信,品牌商创造的社会价值远高于零售商,应获得更多利润分配。京东的“三毛五理论”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产业分工中,零售商仅获利润的1/3,2/3应归品牌商。只有品牌商盈利,才能投入研发、提升品质、争抢人才,从而带动整个经济正向循环。如今,京东在家电市场的份额已遥遥领先,但品牌商净利率超过10%,远高于国美、苏宁的3-4倍,也高于我们的2倍,实现了双赢。
**三、核心竞争力与财务表现**
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庞大的仓储网络、丰富的商品种类和高效的库存周转。在中国大陆,我们拥有1600个仓库,自营商品数超1000万,库存周转天数为30.5天。这一数据在零售行业极具竞争力,仅Costco、山姆、Argos、京东、亚马逊等五家公司能实现10%的零售费用率。国美、苏宁等传统商超则需15%-20%。凭借成本、效率和体验优势,京东实现了稳健增长。2022年,集团平台交易总额达4万亿,净收入1.168万亿,净利润400多亿。我们支付的工资达1161亿,五险一金支出180亿,2007年以来累计缴纳超1000亿。这些投入不仅合法合规,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企业不盈利,便无法承担社会责任,甚至成为社会负担。因此,利润并非首要追求,但必须确保盈利。
**四、国际业务与本地化战略**
京东国际业务发展三年,欧洲物流基础已初步建成,但需再持续半年完善。明年,我们将开始在欧洲营业,届时已运营四年。京东模式的特点是“慢、苦、累”,需要数年技术积累才能落地,但能确保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我们拒绝销售廉价劣质商品,维护“中国制造”的高品质形象。因此,京东国际战略聚焦本地电商和本地团队建设,每个市场配备超2000名员工,采购和发货均本地化,只销售品牌商品。与亚马逊不同,我们初期限定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通过五年时间逐一推进合规认证,实现整柜运输和本地销售。我们相信,凭借中国品牌的高品质和创新力,终将赢得欧美消费者信任。
**五、未来创新与组织变革**
未来一年半内,京东将推出六大创新项目,包括健康项目(年底上线)和海外项目(稳定币)。我们计划在全球主要主权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通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提升效率(10秒内到账)实现全球汇兑。同时,我们将逐步向C端支付渗透。京东将持续创新,虽不保证所有项目成功,但勇于承担风险。未来将聚焦现有供应链模式,做深做强,拓展国际业务。
关于进入网约车市场传闻,我澄清这只是与老友闲聊,并非战略方向。我们已宣布进军酒旅行业,通过新通路模式服务酒店餐饮供应链。未来将拓展美容、医美、医院等更多领域,继续以供应链服务为核心。2013年,我曾短暂退休,但并非真正退隐,而是希望探索职业经理人传承模式。2018年,我正式开始布局CEO交接,并应Sandy(许冉)要求回归,带领团队完成转型。目前,京东组织架构扁平化,我与基层员工仅隔五层,整个集团不超过220万员工时,管理层级将严格控制在五层以内。Big Boss计划旨在充分授权,让一线管理者拥有决策权,高层专注战略和文化建设。
**六、个人感悟与企业文化**
退休的念头源于对自己不够自信,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团队协作。CEO Sandy具备国际视野和管理才能,SEC成员各有所长,共同推动京东前行。我们强调“配合”而非个人英雄主义,通过团队互补弥补短板。面对人生起落,保持平常心,坚守底线,做有价值的事,是京东文化的核心。京东早已超越个人,承载着90万个家庭的希望,我们的使命是让每个员工活得有尊严,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
**七、行业观察与民族精神**
永辉超市与京东的理念高度契合,其高性价比、极致品质和员工关怀值得借鉴。中国企业的创新精神令人自豪,全国人民吃苦耐劳、聪明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京东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应保持敬畏之心,不断奋斗创新,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