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8月7日重磅报道,韩国室温超导研究近日引爆全球科技圈,其突破性成果迅速引发国内科研界的广泛关注。多个国内科研团队已对名为LK-99的新型超导材料展开验证,初步结果显示该材料确实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超导特性,为室温超导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对此发表深度见解,他认为室温超导技术的成功将彻底颠覆能源、电子、医疗、交通、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发展格局。周鸿祎特别强调,能源是所有科技发展的基石,一旦能源供应被垄断或受限,整个科技发展进程将陷入停滞,人工智能领域尤为如此。
这位科技领军人物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正是能源制约。他透露,单次AI模型训练的耗资高达上百万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成本用于电力消耗。展望未来,随着工业级智能革命的到来,全球三分之二甚至一半的电力资源都将被分配给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如果不能实现能源自由化,人工智能这棵科技树终将因能源枯竭而无法继续生长。
周鸿祎还提出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观点:当超级人工智能诞生后,其首要任务不应是解决娱乐需求,而应集中力量攻克室温超导、可控核聚变等能源领域难题,帮助人类最终实现能源自主。这一观点引发了科技界对人工智能未来使命的深刻思考。
面对这一宏伟构想,我们不禁要问:周鸿祎的设想能否成为现实?超级人工智能是否真的能够替代人类科学家,在核聚变、室温超导等尖端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