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近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达1119.3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118.7亿元,同比增长9%。这份看似常规的财报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因为美的真正的竞争对手已不再是格力、海尔,而是小米。美的市值6319亿港元,日赚1.3亿;小米市值高达1.17万亿港元,市盈率是美的的两倍。两大巨头在家电市场的直接交锋,正成为行业焦点。

这场交锋备受瞩目,源于今年3月美的年报中披露清仓全部小米股份的消息。消息传出后,舆论场出现两种声音:有人认为美的”错失良机”,有人惋惜十年合作终结。但事实是,双方竞争早已大于合作。近年来,小米强势切入空调等美的核心大家电领域,若继续持有小米股份,可能引发复杂的利益冲突。趁着小米股价因汽车业务暴涨,美的在高位套现,是正常的资本操作。清仓,标志着另一种竞争的开始。美的与小米的较量已不可避免,关键在于这场仗将如何展开?

作为一家近60年的制造业巨头,美的坚持”利润为王”,业绩稳健但市场对其增长空间存疑。资本市场给予14倍市盈率(TTM),低于”港股十巨头”平均水平;今年以来(截至10月28日),美的集团(H股)股价累计涨幅14%,而同期恒生指数涨幅31%,反映市场态度。美的在巩固基本盘的同时,必须押注ToB业务寻求更高增长。最新财报强调,ToB业务前三季度收入增速均超20%。小米则信奉”掌控用户就是掌控未来”,用十五年将手机、家电、汽车编织成网。资本市场给予29倍市盈率(TTM),押注其高增长。今年以来(截至10月28日),小米集团(H股)股价累计涨幅30%,几乎是美的的两倍。但小米Q2财报显示,IoT业务增速(同比增长44.7%)和毛利率(22.5%)均出现下滑,而美的智能家居业务毛利率维持在29%-30%区间。收入增速与毛利率的差距,凸显小米”生态效率”与美的”制造根基”的各自优势。

这场硬仗将在2025年双11迎来高潮。小米采用价格直降和生态引流策略,如部分区域”购车送家电券”;美的则主打”价高退差”和”极速安装”,将竞争拉回售后服务战场。外界关注的核心是:小米模式能否在家电行业走通?美的能否以更快的速度和更精准的产品定义应对挑战?

十年恩怨:从战略结盟到全面开战
资本市场对两家公司不同定价,源于其关系演变。十年前,家电行业探索智能家居入口,美的急需互联网入口,小米正大力拓展IoT生态。2014年,双方达成战略合作,2015年6月交叉持股,美的投资12.73亿,小米投资12.11亿成为美的第十大股东。双方推出联合品牌空调,美的提供制造,小米提供智能交互。那几年,双方高层频繁互动,美的智能化转型加速,小米家电制造快速入门。

蜜月期终结于2018年小米进入空调市场。这一步直接触及美的核心利益。2019年战火点燃,小米成立大家电事业部,美的推出线上品牌华凌对标小米。同年,小米开始减持美的股票。真正冲突升级始于2020年,小米空调出货量爆发式增长,五年超6倍,跻身行业第四。面对小米步步紧逼,美的从2020年到2024年分批清仓小米股票,累计套现18.37亿,投资收益约5.65亿。方洪波公开表态”空调业必有一场恶战”,并据传为研究小米写下”十几万字报告”,可见美的迎战决心。

空调激战:小米”低价引流”与美的”矩阵出击”
过去一年,小米主要抢夺区域性小品牌份额。2024年前11个月,小米空调线上份额提升恰逢长尾品牌份额下降。随着2025年美的彻底清仓小米股票,小米开始正面攻坚:入门级市场以极致性价比吸引用户,如”巨省电Pro”1.5匹国补后价格下探至1999元;高端市场则推出3万元中央空调,但核心策略是推出高毛利微创新产品。如”上出风口”空调售价3499元。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空调线上零售均价同比提升25%,半数销量仍集中在2100-2700元价格带。

面对小米攻势,美的采取子品牌”狙击”、主品牌”压阵”策略。华凌线上均价2199元,2025年上半年线上份额攀升至近10%。美的主品牌也降价,如”酷省电Pro”1.5匹从2899元降至2199元,矛头直指小米”巨省电”系列。格力也有类似动作。美的、格力想复制2019年双十一联手打奥克斯的经验。但白电渠道人士刘凌分析,美的、格力此举意在压制小米。

小米能否打赢?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公开喊话目标冲进行业前二。这意味着小米2025年大概率直面价格战。但高举高打的小米面临盈利挑战。刘凌表示,小米对白电规模诉求强于盈利,面对美的主品牌降价挤压,为守住份额可能需要进一步让利,挤压利润空间。浙商证券测算,小米空调净利率约2%,而美的暖通空调分部利润率超10%,海尔空调分部利润率4%。国联民生证券分析,若小米不能实现突破,线上份额天花板可能在20%左右。刘凌认为美的赌的是小米微薄利润无法支撑持久战,但对比奥克斯,小米这个对手威胁更大。

战线扩大:大家电的”生态”PK”制造”
小米和美的空调争夺只是开始。空调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敲门砖。美的要守住的也是这道门。小米必然将战线扩大至洗衣机、冰箱等核心大家电。2024年,小米洗衣机出货量190万台,同比增速超45%;冰箱出货量突破270万台,同比增长超30%。小米策略与空调一致:代工+低价+基础功能,但更早盯上高端。洗衣机强调智能化与生态粘性,如手机一键启动;冰箱强调智能联网功能。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小米洗衣机线上份额达8.9%,均价1562元,同比上涨23.5%。但冰箱品类小米遇到阻力,7月线上零售价值份额降至5.5%。刘凌观察,高价值耐用品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可靠老品牌,对生态协同功能没那么在意。这再次证明大家电是重资产行业,小米难以靠轻资产模式平推。

但小米大家电增长速度惊人。面对这套”生态打法”,美的防御主要两个方向:一是守住成本护城河。美的”按需生产模式”融合AI技术,力求极致库存和成本。美的智能家居业务毛利率稳定在29%-30%,比小米IoT业务(22.5%)高出近7个百分点。刘凌分析,美的成本优势能支撑价格战,以”消耗战”拖垮小米。二是弥补用户体验和销售终端短板。美的推出”全屋智慧场景”,加速布局抖音,改革经销商考核;拥有10万家门店,覆盖到村,加速学习小米之家模式,尤其在”以旧换新”政策下,服务体系成为护城河。

结语
白电战场上,小米攻势虽猛,但撼动美的根基还为时过早。两种商业模式在资本市场定价逻辑不同:美的集团14倍市盈率,小米集团29倍市盈率。今年以来(截至10月28日),美的集团(H股)涨14%,跑输恒生指数(31%);小米集团(H股)涨30%,基本持平大盘。市场用”传统白电”逻辑给美的估值,PE通常10-15倍。但美的早已不是纯粹家电公司。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其B端业务收入增速分别达21%和25%,远超整体营收(14%)。这些B端业务对标公司PE普遍20-30倍。最新财报中,美的强调对抗单一市场波动能力,海外OBM收入占比已超45%。但多数机构仍持保守态度。资本市场关注核心是,美的能否将数字化和用户运营能力融入制造体系,摆脱单一估值逻辑。

反观小米,高估值基于”科技生态”想象空间。2025年上半年,小米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上涨38%和70%,IoT业务收入上涨51%,智能大家电收入翻倍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小米拥有全球用户7.31亿、IoT设备9.89亿台。但规模效应形成需要时间,价格战残酷不等人。这场较量的终局,或许不是简单”谁打败谁”,而是”谁融合谁”。小米正在向”制造深度”进军,通过自研和投资补齐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和售后服务短板。它需要传统巨头对”成本”和”效率”的敬畏。美的正在向”生态广度”学习,补上年轻用户认知不足、数字化营销短板,加速由传统分销向直接触达用户转型。它需要互联网公司对”用户”和”速度”的理解。方洪波曾直言,无论谁胜,这场竞争都是”巨大消耗战”。这场竞争不仅是两家公司命运之战,更在加速中国家电行业转型升级。在美的与小米”消耗战”挤压下,缺乏技术特色、品牌老化的区域性小品牌生存空间被快速压缩。整个行业竞争焦点被迫从单纯价格战,转向产品创新、渠道效率和用户运营的全方位比拼。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30日

23:04
朝日电视台近日宣布,《超级战队系列》将在完结当前作品《头号战队豪兽者》后正式停播,为这部陪伴我们半个世纪的经典特摄作品画上圆满句号。这一消息引发了无数粉丝的惋惜与回忆,也标志着日本特摄史上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 据悉,停播的主要原因在于节目制作成本与活动、衍生商品及电影改编等收入难以达到平衡。作为日本三大特摄之一,与《奥特曼》《假面骑士》并驾齐驱的《超级战队系...
23:04
标榜股份于10月31日正式启动停牌程序,核心原因在于公司正积极筹划控制权变更事宜。根据最新披露信息,公司控股股东标榜网络以及实际控制人赵奇等相关方正在就具体方案进行深入商议,此次变动或将引发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层面的调整。 此次停牌的主要目的是为推进交易方案的详细磋商提供必要时间,预计停牌时间将控制在2个交易日以内。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各方尚未签署任何正式协...
23:04
2025年10月30日,重庆建工正式发布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4.1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54%。更为严峻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录得亏损6.25亿元,显示出明显的经营压力。具体来看,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40.57亿元,同比下滑幅度扩大至10.53%,而净利润更是大幅亏损3.76亿元,凸显出公司业...
23:04
格力电器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经营业绩面临一定挑战。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98.5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09%;净利润达到70.49亿元,同比减少9.92%。从年度累计来看,前三季度总营收1371.8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50%;净利润214.61亿元,降幅为2.27%。与上半年相比,公司营收微降2.46%至973.25亿元,...
23:04
2025年10月30日,格力电器董事会正式审议通过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彰显了公司稳健的经营业绩与对股东的丰厚回报承诺。根据预案内容,格力电器将以55.85亿股为基准,向全体股东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的分红方案,这意味着公司将合计派发现金红利高达55.85亿元,充分体现了企业强大的盈利能力与现金储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分红不涉及红股派发,也不以公积金转增...
23:04
2025年第三季度,鹏鼎控股交出亮眼业绩单,实现营收104.80亿元,同比增长1.15%,净利润虽微跌1.30%至11.75亿元。但放眼全年,公司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前三季度累计营收高达268.55亿元,同比增长14.34%,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21.95%,达到24.08亿元。这一成绩充分彰显了鹏鼎控股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稳健表现,市场需求保持稳定,产能持续...
23:04
2025年第三季度,长江电力交出了一份151.4亿元的净利润成绩单,但同比下滑9.16%的数字却揭示了业绩的隐忧。这一变化清晰地反映出,公司本季度的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弱。深入分析发现,业绩波动主要源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来水情况的不确定性,二是电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这两者共同导致了发电量和电价的剧烈波动。作为中国水电行业的领军企业,长江电力在整体运...
23:04
2025年10月30日,金安国纪正式宣布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拟在安徽金瑞投资建设年产6000万米电子级玻纤布的扩建项目。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将在高性能纤维材料领域实现产能的跨越式提升,以满足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据悉,该项目预计总投资额将严格控制在1亿元人民币以内,充分体现了公司在稳健发展理念下的精明投资策略。 项目选址于安徽省,这一经济活力强劲的...
23:04
最新消息来自TechPower Up,AMD近期发布的肾上腺素25.10.2 WHQL驱动程序中,对自家Radeon RX 7900 XT/XTX公版显卡的USB Type-C接口进行了重大调整。该驱动版本已正式禁用了该接口的30W PD快充供电功能,仅保留了DP 2.1视频输出能力。这一改动无疑给依赖该接口进行便携设备供电的用户带来了困扰。 对于众多需要通...
23:04
2025年10月30日,备受瞩目的医药创新企业海创药业正式公布其研发成果,宣布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创新药物HP515临床Ⅰ期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成功达成预设研究目标。这项关键性临床试验在我国境内顺利开展,其核心目标在于全面评估HP515在人体内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后续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
23:04
2025年10月30日,备受瞩目的医药企业博瑞医药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了H股发行及上市的申请材料,并同步公布了相关公告。此次关键性的资本运作申请将在香港联交所进行,由博瑞医药作为主体全面负责。这一战略性举措标志着博瑞医药在国际化融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其核心目标在于进一步拓宽多元化的资本渠道,为公司未来的高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关于具体的发行规模...
22:42
微新创想10月30日重磅消息,iQOO Neo11于今晚正式揭开神秘面纱。这款备受瞩目的新机不仅性能强悍,更在屏幕、续航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旗舰体验。其价格策略也相当亲民,不同配置版本覆盖更广泛的需求,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旗舰级的科技魅力。 iQOO Neo11的售价区间清晰透明,12GB 256GB版本定价2599元,16GB 25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