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idea2003.com) 9月20日讯 谷歌始终坚守「人类创作,服务人类」的核心理念。然而,在近期的一次重大更新中,这家全球领先的搜索引擎巨头却悄然调整了其内容评估策略,正式承认了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崛起。在谷歌搜索的「有用内容更新」Helpful Content Update最新版本中,原本强调「由人编写」的表述被替换为更开放性的声明——谷歌将持续监测「为人类创造的内容」,以此作为搜索引擎排名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清晰地表明,谷歌已深刻认识到AI已成为内容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谷歌此次策略调整并非仅仅聚焦于区分AI与人类创作的内容,而是更注重突出那些无论出自机器还是人类之手,都能为用户带来实际价值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谷歌正在其各项产品中全面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推出基于AI的新闻生成服务、自主研发的AI聊天机器人Bard,以及多项创新性搜索功能。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新的内容评估指南与公司整体战略方向高度契合。谷歌依然坚持奖励那些原创、实用且真正为用户提供价值的优质人类创作内容。
谷歌搜索关系团队负责人John Mueller在Reddit上的发言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变化的意义:「如果使用AI撰写内容,那么这些内容本质上就是从其他网站整合而来的信息。」这一细微的措辞调整具有深远影响。众多网站和媒体机构都围绕谷歌搜索表现制定编辑策略,而搜索引擎优化(SEO)已形成规模庞大的数十亿美元产业。数百万从业者都在密切关注谷歌系统这一稀缺信息的细微变化,因为最微小的调整都可能引发巨大效应。在互联网商业领域,能否进入谷歌首页往往决定生死存亡,但很多时候排名算法仍充满神秘色彩。尽管如此,谷歌确实提供了一些指导原则——其算法依据网页的「有用性」进行排序,每年大约会发布一次「有用内容更新」,详细说明系统如何判断相关性和定义「有用性」。
从营销传播角度而言,谷歌的措辞调整具有多重含义。鉴于谷歌的巨大影响力,有人质疑该公司是否在变相鼓励网站为满足机器人需求而创作内容,而非真正为搜索用户服务。对于以传递有用信息为己任的搜索引擎来说,这种做法确实值得商榷。在当前环境下,SEO从业者面临新的选择:是继续投入资源优化算法,还是转向其他策略?答案很明确——即便技术不断进步,单纯依赖重复或低质量的AI生成内容仍可能损害SEO效果。内容创作过程中,人类参与不可或缺。缺乏人类审核存在显著风险,因为AI模型有时会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幻觉」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引发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SEO(搜索引擎优化)是指通过优化网站提升在谷歌等搜索引擎中的排名的一系列策略。更高的排名意味着更大的可见度和流量。长期以来,SEO专家致力于通过内容优化来「超越」搜索引擎算法。最新迹象表明,谷歌正在对使用AI进行简单内容摘要或改写的行为进行限制,并已开发出检测AI生成内容的方法。谷歌表示,这一分类流程完全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实现自动化,支持全球所有语言。这意味着谷歌正在运用AI技术来区分优质与劣质内容。
然而检测AI生成内容仍面临诸多挑战。由于不精确工具的依赖,OpenAI甚至取消了自家的AI分类器。AI内容检测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模型被设计得「看起来」像人类创作,因此内容创作者与鉴别者之间的博弈将永无止境——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进化,对抗只会愈演愈烈。此外,使用AI生成内容进行训练可能导致模型失效。谷歌强调,其目标并非复制AI数据,而是识别AI生成内容,并对人类创作给予应有奖励。这种做法更接近于训练一个专门的人工智能鉴别器——即一个模型生成看似自然的内容,另一个模型则判断其是否为人工创作。这一技术已在生成对抗网络(GANs)中得到验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相关标准也在不断演变。目前,谷歌似乎更关注内容质量本身,而非刻意区分人类贡献与机器创造。这一策略调整对整个内容生态将产生深远影响,值得所有从业者密切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