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大城市上半年文旅数据相继出炉,疫后首份文旅成绩单不仅彰显了各大城市的复苏力和发展潜力,更成为区域内城市文旅综合实力的直接比拼。在山海关之外的广袤国土上,一场激烈的疫后文旅竞赛早已开启,长春、沈阳、哈尔滨和大连这四大城市被并称为”东北F4″,成为这场竞赛的焦点。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上半年东北F4的文旅半年报揭示了各自的竞争态势。
国内游客接待量方面,大连未能突破5000万人次门槛,长春和沈阳表现不相上下,沈阳以微弱优势暂居首位。而在国内旅游总收入方面,沈阳、大连和哈尔滨均保持在500亿规模,长春则以900亿+的规模稳居东北F4之首。综合两项核心数据,2023年上半年长春险胜其他三城,成功登上”东北文旅第一城”宝座。
然而,”东北文旅第一城”的荣誉并不意味着长春可以高枕无忧。在国内游客接待量上,长春始终未展现出碾压优势,暑期最新数据显示,长春国内游客接待量2865.71万人次,而大连达到3850.23万人次,成功逆势反扑。另一方面,沈阳、哈尔滨、大连均有强政策支撑,沈阳更是明确提出打造”国际文化和旅游目的地”。长春要力保宝座不失,必须解决三个关键问题:文旅经济的底气是什么?文旅产业的破局点在哪?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长春拿下”东北文旅第一城”并非偶然。疫情之前,长春在东北F4中已显现出明显竞争优势。以2019年为例,东北F4当年国内游客接待量和国内旅游总收入数据显示,虽然整体实力相当,但长春在收入方面遥遥领先,成为东北第一个国内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门槛的城市。长春文旅经济的底气源于城市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长春GDP达到3359.97亿元,同比增量286.14亿元,同比增速高达9.1%,远超其他三城,放眼全国都是超高增速。任何城市的文旅经济实力都与当地整体经济实力正相关,长春正是凭借这一优势,在文旅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长春争夺”东北文旅第一城”的另一大底气则是强省会效应。衡量一个省会城市是否为”强省会”,关键指标包括”首位度”和”人口集中度”。长春”首位度”高达51.6%,”人口集中度”位列全国第三,达到38.6%,强省会效应为长春文旅经济带来巨大优势——举全省之力发展文旅经济,文旅资源和消费集中旺盛。长春吸引了全吉林省最优质的旅游人口和旅游企业,文旅经济供需两旺,催生出省内最大的文旅市场。今年”五一小长假”数据显示,长春国内游客接待量占全省50.14%,国内旅游总收入占全省54.07%,文旅消费规模全省排名第一。
GDP快速增长和强省会效应之下,疫后长春文旅经济活跃程度令人瞩目。本地文旅消费极度旺盛,2023年上半年长春国内旅游人次中,省内客群占比61.53%,省外客群占比38.47%。省外客源地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黑龙江、辽宁和上海,地理位置上关键词都是”周边”。疫情后的”报复式出游”成为刺激长春文旅经济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长春电影嘉年华作为东北地区首个沉浸式文化创意街区,今年4月至今游客接待量达到80万人次,其中60%是长春本地消费者,40%是省内周边城市消费者,80后、90后亲子家庭是主力消费人群。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长春电影嘉年华核心客群消费频次快速提升,周中夜晚客流量明显增加,很多年轻父母带着孩子来逛,停留时间也有所延长。
长春文旅经济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学聚集,大学生人数众多。长春拥有38所高校,67万大学生,在全国位居前列。今年流行的”特种兵式旅游”、”报复性出游”等新旅行方式,大学生均是主力人群,他们积压已久的文旅消费热情被释放,成为刺激长春文旅经济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人均文旅消费持续走高。2023年上半年,东北F4人均文旅消费中,长春相较其他三城高出三分之一。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文旅客群在长春停留时间拉长,过夜住宿游客量快速增长,有效拉动吃住行游购娱各项要素,刺激人均文旅消费水平大幅上涨;二是长春休闲娱乐经济原本繁荣,KTV、洗浴、按摩、酒吧、LIVE HOUSE、餐饮等业态格外发达,疫后进一步反弹,直接带动人均文旅消费增长;三是长春轻量级文旅项目居多,拉长了文旅消费动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网红文商旅项目——这有山。官方数据显示,这有山上半年日均客流量达到2.5-3.5万人次,最高日客流量达到7万人次,70%客群来自长春及周边地市。作为一个网红项目,今年这有山通过内容升级不断刺激客群的文旅消费意愿,例如增加小香猪、龙猫、哈士奇等萌宠吸引亲子客群,拓展夜间餐饮+酒水+演艺内容,引入寺庙文化、祈福文化、文牒盖章等网红玩法吸引年轻人打卡。
长春虽然拿下”东北文旅第一城”宝座,但坐得稳不稳还存在很强不确定因素。文旅强省会最大的短板之一是国内游客增量不足。长春国内客源近七成来自本地及周边地市,这部分客源更多是存量客源,很难让长春在国内游客接待量上出现跨越式增长。长春想要破解这一难题,势必要寻求更多增量客源,尤其是非东三省、山海关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例如京津冀、江浙沪、长三角、川渝等区域的优质客源。
问题在于,对于绝大多数外地游客而言,相较于其他网红城市,长春似乎少了一些吸引他们前往的理由。以西安为例,传统旅游景区方面拥有兵马俑、华清池、华山等自然、人文历史文化遗迹;新晋网红打卡点方面拥有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等新标杆性文旅项目。西安成为全国游客热捧的网红城市,无可厚非。长春在传统旅游景区方面,以净月潭、伪满皇宫等当地头部景区虽然很不错,但在全国影响力尚待提升;在新晋网红打卡点方面,这有山已然打响名气,成为长春文旅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文旅新标杆,但一来自身体量有限,二来未有其他项目配合形成网红集群效应,独木难支。
长春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并在长春市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尽管长春旅游已初步形成整体性定位,但还没有形成鲜明且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与同类城市存在同质性竞争问题。大型国有旅游企业大而不强,创业创新企业负担过重,成长速度缓慢,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和接受程度有待提升,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亟需引导,旅游业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略显不足。因此,挖掘一批能够在全国形成广泛影响力的标杆性文旅项目,成为长春十四五期间文旅经济的重中之重。
从长春文旅经济可挖掘潜力点分析,可能率先发动的破局点有三:汽车文化为引领的工业主题文旅经济。长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以一汽集团为代表的汽车工业是长春的支柱型产业。文旅经济必须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长春文旅经济想要破局,绕不开这一核心产业。过去几十年,作为一个以汽车工业为本的强省会,围绕汽车文化的主题文旅经济,长春其实并没有特别的亮点。长春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在旅游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进红旗博物馆、汽车主题公园和东风大街街区改造等代表工程,促进汽车文化与历史文化融合互补,塑造独特汽车文化。这一破局点值得期待。
电影文化为引领的影视主题文旅经济。长春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外号——东方好莱坞,因为这里有一个独有的文旅资源——长春电影节。作为中国四大电影节之一,自1992年创立以来,围绕着影视拍摄与制作,发展出一条庞大且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是2020年长春国际影都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投资200亿元,据称是目前世界上配置最先进、内容最丰富的影视产业区之一。其中包括文旅综合体、星级酒店群、影视学院、影视拍摄基地、影视外景地等功能业态,文旅潜力深厚。在OTA上查询长春的主要景点,就有长影世纪城、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旧址博物馆、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等一批电影主题文旅项目。长春可以以长春影都为破局点,将这些文旅项目升级迭代、整合打包,形成长春的新标杆文旅项目,引爆全国。
这有山为代表的网红文商旅文旅经济。在长春落地四年,这有山不仅成为当地,也成为整个东北最成功的网红文商旅项目之一。这有山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有多强?今年暑期(7-8月),这有山70%的游客都来自外地,而且多来自江浙沪、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长春需要更多的”这有山”,更多可以在年轻人中引爆口碑的网红文商旅项目。据了解,长春正在加速网红文商旅项目的引进。例如,今年上半年就频繁有消息传出,长春即将引入方特主题乐园,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尽管长春通过挖掘和打造标杆性文旅项目,实现文旅经济本质性破局迫在眉睫,但多位当地文旅从业者却表达了同一个观点: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他们看来,长春想要率先突围,必须先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而且在这方面必须走得慢,走得稳,包括:全面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客观而言,长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想要支撑瞬间涌入的汹涌客流量,还还很大提升空间。举例而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对停车泊位的需求越来越大,受限于城市空间及配套服务设施的不完善,“停车难”成为大多数城市,包括长春的“通病”。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研究、建设到完工,周期普遍偏长,必须要提前运筹帷幄,才能为文旅经济爆发提供充足支撑。
文旅经济严格依附于实体经济。上文也有聊到,文旅经济本质上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这要求长春要在两方面有充分准备:其一,保持GDP持续稳定增长,如果长春未来几年都能保持上半年高达9.1%的惊人增速,文旅经济必然水涨船高;其二,挖掘和打造文旅标杆要多考虑对应实体经济,这也是为什么更多人鼓励长春发展汽车、影视相关文旅项目,毕竟有深厚产业基础。
找到文旅经济的文化原创力。一般情况下,想要通过网红文旅项目提升城市文旅经济实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引入”或者“复制”。简单来说,就是人家城市啥火,自家城市要么引入该项目,要么复制该项目,这股风气现在依然很流行。但问题在于,对于大部分城市,这种做法是阶段性适用,而且是发展初期适用,如果想要实现质变,一个城市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原创力,缺乏文化原创力的城市,注定在文旅经济的赛道上跑不远,长春在这方面需要深度思考。
根据长春旅游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长春全市要实现游客接待量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实现年均增速达“双十”。需要提醒的是,即便长春如约达到上述目标,在东北占据榜首,也未必算是真正的成功。根据2019年全国内地省会城市国内游客接待量和国内旅游总收入排名来看,长春的国内游客接待量仅排名第19位,长春的国内旅游总收入仅排名第13位。长春想要冲入全国内地省会城市文旅经济前十,国内游客接待量至少2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至少3000亿+。从这个角度来看,想要代表东北文旅经济征战全国的长春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