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11月7日专稿 近期气温起伏不定,许多人在因受凉出现流涕、咽痛等感冒症状时,习惯性依赖消炎药来缓解不适。然而,这种做法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浙江湖州一位男子因咽喉持续疼痛长达一个月,自行服用抗生素后症状未见改善,就医检查时发现其咽后壁覆盖着雪花状白色物质,最终被确诊为真菌性咽喉炎。经进一步检查,医生指出其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严重失衡,正是引发真菌感染的关键原因。
最新医疗数据显示,门诊中近八成真菌性咽喉炎患者存在自行服用抗生素的病史。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将咽痛误认为是”上火”,盲目服药后反而诱发真菌性肺炎。这类案例在秋冬换季期尤为高发,提醒公众需正确认识药物使用误区。
医生特别强调,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真菌或过敏引发的炎症完全无效。长期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微生物屏障,不仅无法治愈原发病,反而可能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一常见误区,专家指出:超过70%的急性咽喉疼痛由病毒引起,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继发感染。而免疫力低下人群同样需要提高警惕。若出现咽痛伴随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或症状持续超过3天未见好转,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准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可能引发的二次伤害。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炎症的病因,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才是保护健康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