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DataEye游戏观察(ID:DataEye),作者YZZ,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近期短剧行业迎来重要变革!微信平台针对微短剧开发者通过虚拟支付产生的交易,正式实施新规:未来将收取20%的技术服务费。这一举措意味着短剧赛道的利润空间将大幅压缩,市场倒逼精品化发展。与此同时,短剧同质化内容泛滥,爆款诞生概率持续下降!差异化内容正崭露头角,如《逃出大英博物馆》等作品脱颖而出。但另一方面,DataEye研究院调研发现,短剧市场规模仍在稳步增长,甚至存在一部剧50万成本撬动3亿流水的成功案例。那么,当前短剧市场究竟处于何种状态?机遇与挑战并存,趋势又将如何演变?ADX平台近期推出短剧版本,DataEye研究院结合多方数据,并与创量智投运营总监sunny、漫森文化传媒负责人陈小西等业内资深人士深入交流,从数据、广告平台、内容生产等多维度剖析短剧现状。
一、短剧风向转变:网文改编主导,亟待创新突破
国内短剧市场供给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1-8月,国家广电总局备案的微短剧数量达1695部,而2022年上半年备案数量更高达2800余部。这意味着短剧已进入井喷阶段。资深人士透露:”去年每月仅上线几部或十几部新短剧,如今每月已有数十部作品问世。”尽管经历爆发期后增速有所放缓,但当前市场每月上线几十部已是天花板,后续增长需依靠更多新玩家入场。
内容层面,短剧的核心逻辑在于贩卖”精神食粮”,通过调动用户情绪实现共鸣。流行短剧多采用一夜暴富、逆袭打脸、扮猪吃虎等易引发共鸣的情节。剧情往往追求强反转、大落差,人物性格冲突激烈,演员表演张力十足。DataEye-ADX近30天短剧素材投放榜显示,”逆袭””霸道总裁爱上我””战神””一夜暴富”等题材备受青睐。搭配如”#此剧有毒,熬夜也要看完大结局#” “#穷小子结婚被看不起,意外觉醒鉴宝神瞳,一年狂赚20亿#”等吸睛文案,能有效击中用户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短剧内容题材正出现新变化。漫森文化陈小西与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去年爆火作品中,赘婿、霸道总裁、一夜暴富等题材占据主导。今年则融入更多新颖元素,但总体仍依托网文模式,主打”爽感”。部分承制方开始探索新出路,如《逃出大英博物馆》这类自制型内容。初期厂商多采用用户喜爱的网文套路培养习惯、引流,通过”工业化”操作产出流水线内容,掌握关键节奏点即可持续生产。陈小西指出:”一个制片方每月可同时拍摄十几部短剧。”这导致当前市场同质化严重。随着用户需求提升,粗制滥造、工业化、同质化内容将逐渐被淘汰,精品化趋势将主导市场。
二、成熟投流体系+多元商业模式,50万成本撬动3亿流水
短剧商业模式成熟且多样:直接付费购买(设置不同价格梯度满足不同消费力,引导复购)、任务解锁(看广告、游戏互动等)。用户规模直接决定利润规模。短剧与游戏行业逻辑相似,以买量投放为主,广告消耗呈现指数级增长。资深人士透露:”去年短剧广告日消耗仅几百万,今年已突破八九千万,下半年从六七千万跃升至八九千万,增长跨度巨大。”
sunny分享案例:《无双》短剧成本约50万,上线48小时素材投放消耗5500万元,目前流水过亿,央视都曾采访,预计总流水可达3亿。但素材投放需讲究技巧:1. 3分钟素材塞满爽点。不同于其他行业1分钟广告,短剧素材多2-4分钟,需像预告片一样铺垫剧情,在关键节点激发用户。陈小西解释:”30秒时间不够,要更长时间呈现核心爽点。”2. 素材与剪辑决定成败。短剧素材核心是剧情本身,需要优秀剪辑师把握节奏。sunny指出:”同一部短剧,不同剪辑师处理会差异巨大,有的素材能跑出爆款,有的却不行。”优秀剪辑需持续了解受众喜好,基于数据反馈及时调整,主动追踪爆量素材,通过每日小复盘、每周大复盘,用数据验证剪辑思路。3. 分销投流为爆款添翼。短剧分销导致每部剧都有10+投流团队抢量,抢到量的团队会加大推广力度。但素材生命周期缩短,去年7天,今年仅剩3天,快速起量至关重要。创量智投作为广告投放工具,能自动新建账号、小程序、锚点,实现新剧0.5小时完成账户准备与广告搭建,抓住抢量窗口。目前支持巨量引擎、腾讯广告、磁力引擎等多平台批量投放,自2020年2月上线以来已服务2000+客户,单月投放消耗超80亿,是Trading Desk领域领先工具。
三、圈外人涌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收窄
对于潜在入局者,最关注三个问题:市场拥挤度、盈利能力、入局门槛。
1. 市场拥挤,大浪淘沙。陈小西表示:”今年行业有人退出,但更多新人加入,如游戏从业者、MCN机构、影视公司等,入场速度放缓但更稳定。”sunny透露:”华北地区今年退场一两百家短剧企业。”资深人士指出:”入场玩家增长从指数级转为稳定增长,吸引更多圈外资本。”
2. 利润缩减,平台税倒逼精品化。腾讯8月15日新规,微信平台将收取虚拟支付交易20%技术服务费(目前10%,其中5%返利)。这意味着无论盈亏,各方分成比例均下降,利润空间压缩,倒逼精品化发展。精品短剧制作成本同比翻倍,去年20万即可,今年需四五十万。但头部爆款收益依然惊人,日流水破千万屡见不鲜。sunny指出:”ROI1.3的短剧,投资100元当天回收130元,印证了短剧市场回本快的特点。”资深人士补充:”ROI区间1.1-1.2较常见,优秀作品可达1.2-1.3(指纯利)。”
3. 入局门槛低,环节多,小说阅读类强势。短剧产业链分为平台方、承制方、分销方:最上游是IP方、剧本方、内容承制方(类似游戏CP);中间是分销方(类似游戏发行);下游是平台方。新团队需先找IP/剧本方,再找承制方拍摄。分销方多为原小说行业玩家或MCN机构。承制方门槛较高,需编辑、运营、开发能力;分销方门槛最低,可直接利用原有投放/剪辑团队,主要靠资金驱动。
四、短剧趋势:稳定增长、环节整合、私域流量崛起
当前短剧市场优劣势鲜明:
优势:庞大核心受众(小说读者、短视频用户),制作高效(月产十几部),爆款利润丰厚。
劣势:同质化严重(去年10部有2部火,今年10存1),利润空间受挤压。
DataEye研究院对短剧未来三大研判:
研判一:上下游环节整合。头部产品日消耗超500万,头部日耗超千万,大资本(爱腾优、芒果、咪咕、小米)尚未全面发力。百度七猫推出”七猫微短剧””9月剧场”,小米上线”多滑短剧”。资本入场或引发产业链整合,如头部企业映客已涉足平台、分销、版权。预计大资本整合将压缩中腰部企业生存空间。
研判二:私域流量布局成趋势。当前主要观看形式:1. 素材投放导流至微信小程序付费(腾讯生态链路更短,回本更快);2. 自建APP平台(多为头部企业)。为解决用户留存问题,部分企业开始布局私域流量:1. 微信/企信群运营;2. 自建达人账号;3. 小程序私域生态(签到、开播提醒)。九州已积累百万私域流量,运营100-200个小程序挂载抖音,粉丝群达21个。
研判三:市场规模方兴未艾,精品剧空间巨大。内容上,网文小说仍占主流,自制剧、差异题材占比少。参考长视频领域”爱腾优”发展路径,自制剧、精品剧是未来方向。《逃出大英博物馆》《无双》等精品已掀起浪潮。营销上,当前主攻腾讯、字节、快手等平台吸引网文受众,微博、B站、快手等平台仍有潜力。入局者数量与游戏相当,但远低于影视、游戏行业,为后来者提供大量机会。
综合来看,短剧行业竞争激烈但利润空间可观。本文不鼓吹盲目入局,但为想了解或参与短剧的读者提供参考思路。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