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发生在盐靖高速的交通事故引发广泛关注。据一名乘客反映,其母亲乘坐领克900时遭遇腰椎骨折,经鉴定构成九级伤残。该乘客对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多个细节提出质疑,包括车辆安全气囊未弹出、安全带未锁死以及关键数据被锁定等问题,引发社会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深度探讨。
面对舆论压力,领克汽车于11月13日迅速作出官方声明,对事故情况进行了详细解释。声明指出,事发时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已正常启动,通过有效干预将碰撞速度从120km/h成功降低至69km/h,且车身结构保持完整,车门在碰撞后依然能够正常开启,确保了乘客的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在安全系统方面,领克强调安全气囊未弹出属于正常逻辑。由于撞击力度未达到预设的起爆阈值,系统自动判断无需展开气囊,这一设计旨在避免不必要的误触发。此外,经核查发现,二排左侧乘客在碰撞前15分钟已自行解开安全带,导致在碰撞时处于未系状态,这是造成其受伤的主要原因。
领克进一步披露了行车记录仪的录制情况。由于用户未授权相关隐私协议,行车记录仪未能记录事故发生时的关键画面。但云端数据显示,二排安全带在碰撞时均为未系状态,与乘客的陈述存在出入。同时,车内实际乘员仅为三人,前排乘客均未受伤,这些数据有力地印证了领克安全系统的有效性。
此次事故不仅考验了汽车的安全性能,也引发了公众对行车安全意识的思考。领克的声明为事件提供了权威解释,但如何进一步提升汽车安全配置、加强乘客安全意识,仍是行业需要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