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Qwen开源逆袭GPT后,千问App要再创辉煌

阿里Qwen模型逆袭GPT的策略,准备再次对打OpenAI

2018年,OpenAI推出GPT1模型占据技术先机,但随后走向封闭。几乎同时,阿里开始研发大模型技术,到2023年推出通义千问时,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直接开源模型,允许开发者免费使用、改进和集成。这一策略让Qwen逐步积累规模,如今全球已有17万个衍生模型基于Qwen发布,总下载量超过6亿,性能指标逐渐追平GPT,成为企业市场和硅谷技术公司的基准模型。通过开源,阿里千问成为真正的”OpenAI”,现在正准备将这套打法复制到普通用户身上,全新对打OpenAI的ChatGPT。

11月17日,千问App开启全面公测。这套依托开源生态、从边缘走向核心的”侧翼包抄”战术,在征服企业与开发者市场后,其战略终点必然指向规模更庞大、场景更广阔的普通消费者。与当时不同,当模型能力已在B端被100万家客户验证,全球千万级开发者体验建立技术信任,此时推出面向普通用户的App就不再需要从零构建认知。它本质上是一个已锤炼好的模型能力,通过更直接的界面触达个人用户。从时间线看,是阿里Qwen开源生态从企业、开发者向个人用户的自然延伸。

当Qwen经历过双11的硬仗,飞猪、高德、钉钉等业务已跑通AI场景,千问App承载的,是整个模型家族在C端的用户触点。剩下的,就看这种生态战略能否再次俘获普通用户。

阿里Qwen开源逆袭GPT后,千问App要再创辉煌插图1

用户更在意模型的”aha moment”

这一周,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Gemini3的发布。让大家翘首以盼的从来不是产品发布会,而是模型性能的实质性跃升。Google的境遇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尽管此前屡遭质疑,但凭借Gemini2.5Pro和Nano Banana模型的突破,Google重新杀回竞争第一梯队。在技术高速迭代的当下,一时领先意义不大。更值得关注的AI时代变化:当模型性能足够强大时,即便不开产品发布会,仅靠技术博客、用户口碑和模型能力本身的提升,产品也能获得爆发式增长。Gemini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年4月之后,其App使用量暴涨45%,月活用户冲到4亿。这背后反映的是AI竞争的本质规律:AI产品告别了移动互联网式的逻辑,模型和产品强绑定时,用户不再为UI买单,而是为模型的”aha moment”买单。

当技术存在代差时,产品体验只是放大器;只有当代差被抹平,竞争才会真正回归产品层面。

过去三年,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千问Qwen系列模型已在全球开源AI领域建立起显著领先水平。作为当前性能位居全球前列、应用广泛的开源大模型,Qwen在多项国际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持续以开源策略推动全球AI技术生态的演进。从Qwen1到Qwen3,阿里通过Qwen系列5代模型的高频率迭代更新,始终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构建起覆盖0.5B到480B参数规模的全模态、全尺寸模型体系,形成全球体系最完整的开源模型家族之一。截至目前,Qwen系列模型在全球主要模型社区的累计下载量已突破6亿,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7万,成为全球开发者和企业采用最广泛的开源模型之一。

从硅谷科技公司到国际知名企业,包括英伟达、亚马逊、爱彼迎等,均在基于Qwen开发下一代AI技术、模型或应用。斯坦福大学《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指出,阿里Qwen在重要模型贡献度中位列全球第三,中美大模型技术差距已缩至极小范围。

阿里Qwen开源逆袭GPT后,千问App要再创辉煌插图2

尽管Qwen在企业和开发者群体中建立起强大影响力,普通用户对其认知仍相对有限。多数人了解ChatGPT、Gemini,却未必意识到支撑众多国际AI应用的底层模型来自阿里巴巴。技术能力已得到充分验证,生态日趋成熟——当前所欠缺的,正是一个直面广大用户的战略入口。

千问App的发布,正是对这一关键环节的补齐。这不是从零起步的应用尝试,而是基于成熟开源模型的战略延伸。依托Qwen系列模型的坚实技术底座,千问App具备与国际顶尖AI产品竞争的核心实力。它不仅是阿里巴巴进军AI to C市场的重要部署,更是Qwen从技术底层走向用户前端的必然步骤。

用户无需理解模型架构,通过千问App即可免费体验强大开源模型的实际能力:数秒生成专业报告并自动转为PPT、精准识别图像商品并直达购买链接、辅助处理多篇文献提取关键信息、解读体检报告并提供专业建议。这些功能的实现,均源自Qwen在全球场景中积累的技术优势。千问App所承担的,是将经全球验证的模型能力,以高效、自然的方式交付给终端用户。

千问App不仅是对话工具,更是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生产力助手,是连接尖端AI技术与真实场景的智能枢纽。在此背景下,千问App是Qwen从”技术领先”迈向”用户普及”的关键一环。当全球顶级的开源模型开始直接免费服务于广大用户,AI技术的竞争正进入更加务实的新阶段。剩下的,就看这种生态战略能否再次俘获普通用户。

一个千问APP,用上整个阿里

阿里Qwen开源逆袭GPT后,千问App要再创辉煌插图3

千问App的发布,远不止是Qwen这一顶尖模型的简单落地,更是阿里巴巴将其庞大生态能力整合、重塑,并向每一个用户集中分发的战略动作。我们对最新版千问App进行了测试,发现它已经嵌入了阿里的生态优势。比如当你拍照问它”这是什么品牌的杯子?”,它不仅会回答你的问题,还能直接在下方提供淘宝、1688和闲鱼三个平台的链接和价格,点击即可购买。

其次,在内容层面,千问App展现出更广的覆盖维度与更深的商业整合能力。当用户寻求”适合秋天的风衣”建议时,它不仅能整合KOL的评测内容进行智能推荐,更能启动全平台的实时比价系统——从官方正品保障的天猫旗舰店,到折扣力度的奥特莱斯渠道,乃至风格独特的设计师买手店,均可一览无余。

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信息聚合,而是阿里生态内商品、价格、渠道数据的深度打通。千问App借此将传统的”信息查询”升级为一步到位的”消费决策”,为用户构建了从灵感激发到比价下单的全新流程。当其他AI助手仍在提供建议时,千问已能将选择直接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

真正用过千问App,就会发现其核心所强调的”能办事”,并非凭空而来,其底气正源于阿里经济体内已构建的成熟商业闭环:从全球领先的电商交易平台,到覆盖衣食住行的本地生活服务,从智能高效的协同办公工具,到精准可靠的导航出行系统,这一切都为千问理解用户意图、执行复杂任务提供了真实且丰富的操作土壤。

在实际测试中,这种生态级能力已清晰可见:使用千问App拍照识物,能精准识别并直接跳转淘宝商品链接;通过飞猪内置的AI”问一问”,可根据需求规划完整行程并推荐机票酒店套餐,这样的能力在未来完全可以无缝衔接进千问APP;而这仅仅是开始,高德、饿了么、钉钉、阿里健康等阿里核心生态应用正在陆续接入。

阿里Qwen开源逆袭GPT后,千问App要再创辉煌插图4

这意味着,用户未来将无需在十个App之间反复切换。只需对千问说一句”帮我安排下周去北京的出差”,它就能自动调用飞猪查询航班、预订协议酒店,通过高德规划机场到会场的路线,在钉钉上生成会议纪要和邀约,甚至直接在淘宝上为你比价购买出差所需用品。

这已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生态级Agent能力的系统体现。ChatGPT和Gemini模型再强大,也无法调度一个覆盖电商、本地生活、办公、出行的完整商业生态。当这些能力全部集成于千问App之中,它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AI对话工具,而是进化成为整个阿里经济体面向C端的超级AI入口。

技术底座已经过充分验证,用户触点通过千问App成功建立,真正的生态整合正在全面展开。这才是千问App与竞争对手形成本质差异的想象空间所在。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8日

13:37
11月18日12时15分,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突发3.7级地震,震源深度达28千米。经初步测定,震中坐标位于北纬32.85度、东经84.87度。值得庆幸的是,截至最新消息,当地尚未收到任何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报告,这无疑为此次地震增添了一丝安慰。 面对这一自然现象,当地相关部门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组织专业队伍展开灾情排查工作。目前,救援人员正对震区...
13:37
2025年11月18日,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格芯正式宣布达成一项重大战略交易,成功收购了位于新加坡的先进微晶圆代工厂Advanced Micro Foundry。这一举措标志着格芯在硅光子技术领域的布局再添关键棋子,为其巩固全球代工市场领导地位注入强劲动力。根据格芯官方声明,通过此次并购,公司将成为全球收入规模最大的硅光子代工平台,进一步巩固其在下一代光电子...
13:37
2025年上半年,中国视频云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整体规模达到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9%,成功扭转了此前下滑趋势。这一关键数据由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在其最新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中正式揭晓。报告深入剖析了市场动态,特别指出音视频AI实时互动与智能媒体生产等前沿AI应用场景表现亮眼,半年内市场规模突破四千万美元大关,同比增幅高达三位数,展现出惊...
13:05
2025年11月18日,蓝思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蓝思智能机器人在浏阳经开区永安园区迎来历史性时刻,全新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运营。这座现代化基地占地高达400亩,拥有约18.9万平方米的宽敞厂房,将全面打造年产1万台套大型自动化设备与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强大产能,为全球AI硬件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该项目实现了从新材料研发到核心部件制造,再到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垂直...
13:05
2025年11月18日,维业股份正式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建泰建设与明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澳门大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校区南区的总承包工程。这一重要项目由广东横琴澳大高等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发包,中标金额高达约20.86亿元人民币,标志着维业股份在大型基建领域取得了又一关键突破。 据悉,建泰建设与明信建筑经过激烈竞争,最终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和丰富...
13:05
11月17日,备受瞩目的北京海淀区上地0702街区综合用地正式进入公开出让阶段。这一地块位于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上地片区核心地带,总用地面积达7.71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2.54万平方米,起始总价高达84.22亿元,折合楼面起价37366元/平方米,显示出其非凡的增值潜力。 该地块由三幅子地块构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中关村软件园与上地产业集群的...
13:05
2025年11月18日,三木集团通过官方互动平台正式作出澄清,明确表示公司目前并未在福建省平潭县开展任何形式的工程项目或投资活动。此次公开声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回应近期市场流传的相关传闻,消除外界疑虑,确保信息透明度。三木集团在声明中强调,当前公司的战略重心依然聚焦于已建立的核心业务区域,所有经营活动都在既定框架内有序推进。对于未来可能的新投资计划,公司承...
13:05
2025年11月18日,备受瞩目的拉丁美洲代表团正式到访国联股份旗下肥多多公司,双方围绕“数字全球国际会客厅”平台的共建方案以及农业产业链的跨境合作展开了深度交流。此次会晤不仅聚焦于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更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高效协作整合全球农业资源,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在随后的签约仪式上,肥多多分别与中东辽宁总商会、中国拉丁美洲国际集团、内文卡数字公司以...
13:05
2025年11月18日,备受瞩目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开幕,同期举办的配套会议“2025全球贸易与国际物流高峰论坛”吸引了全球行业领袖共襄盛举。在此次盛会中,运满满冷运凭借其创新性的《数智驱动的冷链平台解决方案》脱颖而出,荣获“2025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全链价值实践成果”殊荣。这一奖项是对运满满冷运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所展现出的卓越创新能力和行...
13:05
2025年11月18日,美团LongCat团队正式发布了备受瞩目的数学推理评测基准AMO-Bench,为人工智能在复杂数学推理领域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一评测集精心收录了50道由竞赛专家原创的数学试题,其难度不仅对标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水平,更在多个维度上实现了超越,堪称人工智能逻辑推理能力的试金石。AMO-Bench的推出,将构建一个高标准、高难度的...
12:37
11月18日,OceanBase在2025年度发布会上重磅发布了其首款AI数据库——OceanBase SeekDB(简称SeekDB),正式开启AI数据库开源时代。这款创新产品通过仅需三行代码的极简开发方式,即可让开发者快速构建知识库、智能体等前沿AI应用,轻松应对百亿级多模态数据的复杂检索需求,真正实现"开箱即用"的AI数据基座体验。 SeekDB的核心...
12:30
大秦铁路11月煤炭运输量再创新高,截至17日累计发送2116.6万吨,日均发送量达到124.5万吨,环比增长23.9万吨。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我国北方地区提前进入供暖季带来的强劲需求支撑。受强冷空气持续影响,多地气温骤降,北方供暖需求激增,煤炭运输市场迎来年度高峰。作为我国西煤东运战略通道的核心动脉,大秦铁路近期运力持续保持高位,日均发运量稳定突破1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