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部明星视频播客创作者已实现7位数变现,其中罗永浩等人的广告赞助额更高达百万级别。据Tech星球了解,目前有多家品牌正以超百万元预算寻求与播客栏目合作。从诞生至今,视频播客的进化速度远超预期,外延持续拓宽。外界对其评价呈现两极分化:自媒体作者潘乱等坚定看好其未来,而部分人则认为它仅是精英叙事的小众形式。尽管观点各异,视频播客已步入自身发展轨道。名人创作者视频播客从百万点击量破圈到百万元变现,各类商业主体也纷纷入局:腾讯视频推出视频播客,小红书布局主题直播与线下录制空间,奢侈品牌蒂芙尼制作七夕电台《我,是爱的主语》,许知远与《游荡集》的播客版也同步上线。品牌与垂类创作者的合作逐渐增多,但哪些类型更受欢迎?选择投放的考量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仍待深入探讨。
游戏UP主、清华AI博士鲁豫、罗永浩等头部明星创作者加速了视频播客的普及,但行业广度仍需更多中腰部创作者助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腰部UP主正积极入局,甚至All in视频播客。糖果果的陈同学,清华大学AI博士,年初试水视频播客,邀请同学录制DeepSeek相关节目并上传B站。他原本的视频内容多聚焦科技、AI、生活,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但播客节目时长扩展至30分钟。制作难度和成本并未显著增加,最大挑战在于嘉宾邀请。未来计划将视频播客做成周更节目。游戏垂类UP主核电波自今年7月稳定更新视频播客,虽曾尝试音频转视频但受困于成本,今年重新摸索出低成本制作方式,主阵地也从传统音频平台迁移至B站。核电波Nad认为,视频播客介于音频与视频之间,既保留闲聊氛围,又兼具信息密度与节奏设计,表达力更强。与音频播客相比,视频播客的完播率更高,全程互动频繁,B站用户对长内容的接受度远超预期。
内容形式变革往往伴随流量重新分配。鲁豫的《陈鲁豫.慢谈》上线B站3个月涨粉55.3万,首期节目播放量达460.7万,远超普通音频播客。罗永浩、于谦等名人视频播客同样吸睛,《罗永浩的十字路口》涨粉72.5万,音频版订阅仅17万,与影视飓风Tim的对谈节目播放量高达512.9万,创下收视天花板。于谦的《多新鲜呐》涨粉59.1万,每期播放量百万起步。中腰部创作者也受益于流量红利,陈同学11个月涨粉5.3万,其中DeepSeek相关节目涨粉1-2万,年涨粉速度接近过去五年的一半。核电波涨粉近5万,粉丝粘性与活跃度显著提升。
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显著。罗永浩、于谦视频播客已实现百万级变现,鲁豫、大左等节目获大量广告赞助。例如,鲁豫与嘻哈、王越对话的节目,她研社品牌借助播客营销拉新78%新用户;泰兰尼斯与谢楠、大左对谈的节目,用户搜索量环比增长153%。核电波一个月实现数十万元商单转化,厂商多希望品牌官微经理或制作人直接参与节目,看重视频播客的陪伴感与信任感,而非硬广。陈同学账号商单今年涨幅约15%,虽无直接商业化,但间接商单增长两三期。
过去播客行业因变现难备受诟病,但视频播客正用变现能力回应质疑。与海外成熟生态相比,国内商业化能力仍需证明,但已为创作者和广告主提供新可能。核电波Nad认为视频播客处于早期阶段,无固定范式,门槛更低,适合表达观点、情感,且能填补长音频、中视频、短视频之间的空白。对品牌而言,视频播客创造全新营销价值,提供更丰富传播场景。广告主在传统场景外找到新渠道,例如三星冠名核电波节目,主题不必全程围绕品牌;瑞幸以中插广告+背景板形式传递信息,《罗永浩的十字路口》中咖啡道具持续曝光;格力让市场总监朱磊参与于谦节目,展现品牌人性化一面,站内曝光超7000万,全网超2.2亿。高奢品牌蒂芙尼与许知远合作七夕限定访谈,通过深度对话表达品牌理念。轻奢箱包Songmont推出IP播客「山下声」,邀请周轶君主持,对话符合品牌调性的嘉宾,营销不再是生硬植入,而是潜移默化影响用户心智。
视频播客被视为“长内容的文艺复兴”,但本质是表达方式的重塑。如何通过高质量品牌内容撬动短视频流量,而非被动追随算法?这才是值得思考的核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