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AI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近日在接受Baron Capital专访时,对公司最新上线的AI百科全书“Grokipedia”寄予厚望,将其誉为“现代亚历山大图书馆”。他郑重承诺,该项目将完全遵循开源原则,并雄心勃勃地计划将知识库刻录在特殊稳定氧化物介质中,送往月球、火星乃至更遥远的深空,以防止因文明毁灭导致人类知识再次陷入黑暗的悲剧。
目前,Grokipedia已收录约88.5万篇文章,所有内容均由Grok大模型生成,并实时标注核查时间,确保信息的时效性。用户可以通过划线与模型互动,提交纠错建议,共同完善知识库。尽管如此,条目数量仍远不及维基百科的700万+英文词条,显示出AI生成内容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挑战。马斯克透露,当内容质量达到“足够好”的标准时,项目将正式更名为“Encyclopedia Galactica(银河百科全书)”,以致敬科幻巨作《基地》系列,并向公众开放API与完整数据库下载,推动知识的广泛传播。

为了实现“永久保存”这一宏伟目标,xAI正与材料实验室紧密合作,将百科数据蚀刻在耐高温氧化物薄片上,计划从2026年起,随SpaceX的月球与火星货运任务陆续部署。同时,开源版本将留在地球轨道、地面数据中心与GitHub仓库,形成“多星球备份”体系,确保知识在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够留存。业内分析认为,这一策略不仅为xAI积累了大量高质量训练语料,更试图在“AI+太空”的叙事中占据文化制高点,彰显其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