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以IP为核心的文娱行业估值逻辑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泡泡玛特凭借爆款Labubu实现业绩飙升,但股价却剧烈波动,投资者担忧其能否维持高速增长。多位分析师指出,资本更关注IP的运营能力(全球超级IP、动画、主题公园和授权)以及货币化能力(地域和品类扩张)。有趣的是,Netflix虽未诞生《鱿鱼游戏》级爆款,股价却在近几个季度持续攀升,接近翻倍。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其商业化能力、精品内容能力及行业领先地位的认可。文娱行业估值逻辑正从追逐“单一爆款”转向评估企业的IP工业化能力,而阅文集团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
8月12日,阅文集团发布2025年H1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31.9亿元,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68.5%。在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至19.9亿元,IP衍生品业务GMV达4.8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财报发布后,阅文股价大涨近20%,创近半年新高。市场对阅文产业模式的认知已发生迭代——里昂证券预测2025-2026年整体经调整净利润将达13.5亿元及15.7亿元,目标价上调至35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中金将目标价上调至43.5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花旗基于SOTP目标价上调至37.4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并预测下半年内容发行、IP衍生品和短剧业务将持续贡献利润。阅文股价趋势图显示,投资者已不再满足于一次性流量事件,而是更看重可持续的IP系统化能力。
在新逻辑下评估IP公司,核心在于考察其能否构建纵横交错的工业化体系。纵向维度考察IP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力,从孵化培育到破圈传播,再到沉淀粉丝和持续创新;横向维度则关注IP能否跨越地域和媒介形态,实现多场景商业化。阅文在线阅读业务为这种体系奠定基础:内容端新增20万名作家和41万本小说,新增字数约200亿,新签约作家中均订过万者同比增长45%,新签约作品收入超百万元者同比增长63%,多部作品均订突破十万大关。用户端方面,上半年平均月付费用户数达920万,同比增长4.5%,月票过万作品数同比增长20%,月票过百万作品数同比增长200%。这些数据既体现阅文在线阅读庞大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也反映用户高粘性和付费意愿,为后续IP开发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阅文IP影视改编市场持续霸榜,《九重紫》《大奉打更人》等作品接连热播,其中不乏女频作品。工业化进阶阶段,阅文已从单纯IP蓄水池发展为IP产业链整合者。IP价值挖掘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如《凡人修仙传》剧集热播带动动画播放量突破40亿,原著重登热搜榜第一;《大奉打更人》剧集热播使小说阅读量环比提升9倍,完结3年后重登畅销榜第一。有声剧、漫画、手游等衍生品表现同样亮眼。IP开发需长期主义思维,横跨多内容品类,从内容到商业化,这对统筹和执行力提出极高要求。
阅文正在进行从内容能力到IP工业化、商业化能力的全面布局。影视和动漫IP视觉化方面保持高水准:上半年全网动漫霸屏榜前10位动画作品中,有8部改编自阅文IP;新丽传媒的《大奉打更人》在腾讯视频热度突破30000,而《扫毒风暴》豆瓣评分攀升至8.0,成为暑期档口碑剧集冠军。新丽传媒储备项目包括十余部剧集及多部电影,其项目动态总能迅速占领热搜,反映阅文IP号召力及观众对新丽制作的期待。除影视动漫基本盘外,阅文在短剧和衍生品业务方面取得显著突破,成为IP工业化发展路线的重要信号。
短剧方面,阅文上半年推出数十部短剧,爆款率达60%,超级爆款《好孕甜妻》流水突破8000万,全网播放量超30亿。阅文短剧业务模式独特,拥有从内容生产到分发分销再到生态支持的完整产业链,这种体系化能力将在短剧行业”去泡沫化”和”精品化”趋势中显现。衍生品方面,2025H1达4.8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阅文在产品设计、渠道建设、用户运营和授权拓展等方面持续深耕:全链路取得突破,新品推出速度达去年的3-4倍;线上直播间和线下门店稳步扩张,天猫旗舰店登顶618″淘宝神店”榜首,与近万家渠道商合作;围绕头部IP举办主题活动,引爆粉丝参与热情;已与230家品牌达成合作。CEO侯晓楠透露,今年衍生品出品速度是去年的3-4倍,单个IP每月可推出3-4批新品。衍生品销售不仅是消费行为,更是对IP价值的认同,商业化为IP影响力提供反哺。
回顾近年文娱行业周期,资本追逐”爆款”现象明显,但泡沫散去后,市场更看重工业化、体系化、可持续的IP产业链能力。阅文H1财报及业务布局显示,其竞争力已从”赌爆款”转向完整IP生态链。影视动漫短剧多轨驱动的内容可视化,衍生品、海外市场多线突破,以及AI技术提升效率,都在为IP富矿修建更深稳的开采系统。当估值逻辑从”唯爆款论”转向”系统能力论”,阅文未来无需每季都有《庆余年》,但必须拥有思路清晰、能力齐备的IP工业化系统,这才是资本与市场认可的核心,也是理解阅文现在与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