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IPO相关的传闻绝非空穴来风。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lter聊科技(ID:spnews),作者:顾青云,编辑:沈菲菲,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SHEIN已秘密提交材料,申请在美国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然后则是熟悉的剧情,SHEIN官方对传闻矢口否认。作为国内最受瞩目的明星独角兽,SHEIN已经多次传出将赴美上市。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前后,此后每年都会出现SHEIN筹备上市的报道。即便官方的态度耐人寻味,但IPO已然成了这家跨境电商新贵的“公开秘密”。对于SHEIN的上市,似乎只剩下时间和时机问题,可透过表象再深挖一层的话:上市并不是什么稀缺话题,为何SHEIN的IPO之路被如此关注,以至于剧情越来越扑朔迷离?

01 当SHEIN开始改善形象

《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听其言而观其行”。SHEIN官方对上市传闻不予置评的背后,却早已开始了一场有计划的行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SHEIN身上最鲜明的标签都离不开神秘二字。创始人许仰天属于“内生型”的风格,拒绝任何形式的外部曝光,不管是同行交流,还是媒体采访。即使SHEIN的市值一度高达千亿美金,外界对其仍知之甚少。变化出现在2022年下半年。英国知名时尚媒体Drapers对SHEIN进行了独家专访,采访对象是SHEIN全球政府事务负责人Leonard Lin,曾在淡马锡负责公共关系事务。对于这样的转变,Leonard的解释是外界对SHEIN有误解,尤其是对SHEIN业务模式的误解,并承诺未来会披露更多的信息。如果说接受采访是SHEIN不再保持神秘的开始,2023年2月份发送给投资者的运营文件颇有些“秀肌肉”的味道:SHEIN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585亿美元的年营收,远高于2022年的227亿美元,并于2023年内上市;预计到2025年,SHEIN的商品交易总额将增长至806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174%。几乎在同一时间,SHEIN不断为冲刺上市做准备:Bear Stearns前投资银行家Donald Tang担任SHEIN执行副董事长,主要负责IPO事宜;同期有传闻称,SHEIN已经聘请了美国银行、高盛和摩根大通负责IPO工作。进入2023年5月份以后,除了与IPO直接相关的动作,SHEIN也在有意改善其在美国市场的品牌形象,涉及设计版权、环境保护、商业模式、工人待遇等多个焦点课题。比如SHEIN官微在5月16日发布消息称,将与美国可持续时尚企业QUEEN OF RAW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采购其他品牌的服装过剩面料进行再利用,减少原材料使用和全新面料消耗,致力在2050年前实现全面可循环愿景。而在稍早之前,有国外媒体在报道中揭示了SHEIN的生产过程不够环保、工厂员工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再比如SHEIN官方微信号在6月26日发布的消息,将推出“希有引力”计划,从一直主打的女装品类扩张至鞋包首饰、美容彩妆、家居用品、运动产品、3C用品等全品类。有媒体在报道中认为,SHEIN在为上市进行最后的冲刺,相较于“快时尚”带来的负面影响,SHEIN亟需塑造新的商业故事。和同类型的企业相比,SHEIN依旧是一家低调的公司,许仰天并未冲在台前抛头露面,也不像某些公司那般到处宣扬业绩。但SHEIN对待媒体的态度转变,商业与资本叙事的变轨,以及对舆论的刻意迎合,或多或少都预示着,在一次次“狼来了”的故事后,SHEIN的IPO已经到了冲刺阶段。

02 “上市身份”仍存在疑问

有些蹊跷的并不是SHEIN是否准备上市,而是“秘密提交材料”的传闻,并且被美国国会从侧面予以证实。熟悉国内互联网商业的都知道,滴滴也曾以“秘密交表”的方式赴美上市,但最终因为数据安全问题被处以80.26亿元的巨额罚款。就这一点而言,SHEIN想要将美国作为上市地点,势必要先在国内解决合规问题,“秘密交表”的方式无异于在“玩火”。中国本土的制造业和供应链优势,可以说是SHEIN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基石,但“中国企业”的身份可能会给SHEIN带来不小的麻烦。以至于坊间出现了一种热门猜测:如果选择在美股上市,SHEIN给人的印象可能是一家新加坡企业。曾经有媒体报道称,SHEIN在将一家新加坡公司作为其事实上的控股公司后,正在积极扩大其新加坡办事处的规模,目标是到2022年底将其新加坡员工人数增加四倍,达到200名左右,并且在2021年已经注销了其主营业务南京顶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可以佐证的是,在新加坡注册的Roadget Business Pte 成立于2019年,自2021年底以来一直是运营SHEIN全球网站的法人实体,包括SHEIN商标在内的多项核心知识产权,均部署在Roadget公司的名下。而在LinkedIn上的公司简介页面上,SHEIN的总部地址也被标记为新加坡。甚至有“小道消息”报道称,SHEI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许仰天,或已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有媒体就这个问题向SHEIN官方咨询,并没有直接回答是否已将其法律和行政总部迁至新加坡,只是说SHEIN在中国、新加坡和美国在内的主要市场设有运营中心,许仰天是否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的问题则不予置评。倘若以中国企业的身份赴美上市,意味着SHEIN可能要经历一些无端的指责和打压,而新加坡企业的身份可能是一条“绿色通道”。毕竟在2023年5月初,美国二十几名议员就联名呼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停止SHEIN的任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部分议员对中国企业在美IPO表示担忧。虽然这份公开信函中没有涉及SHEIN以何种身份上市,但从侧面证实了SHEIN“秘密交表”的行为。鉴于滴滴事件的教训,新加坡企业的身份大概率会是SHEIN已经做出的选择。通过实控及运营主体的在物理空间上的转换,或许就是SHEIN找到的避险路线,某种程度上为走进二级市场铺平了道路。不过,SHEIN的崛起离不开中国庞大的供应链,没有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无法复刻如此快的成长速度,以新加坡企业的身份IPO可能是一个权宜之计,中国供应链仍然是SHEIN无法割舍的生存根基。

03 高光之外的增长压力

相较于SHEIN去哪上市、用什么身份上市,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在于,SHEIN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逆风上市?对于SHEIN的崛起,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是“小单快反”,即不断分析客户数据,对每件物品进行小批量投放,用外贸交易中获得的高额利润,给予工厂小批量个性化(柔性定制)订单以生产补贴,一旦需求得到证实(比如商品很快售罄),就会立即下注加大订单,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独特优势。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有“钝化”的时候,SHEIN也不例外。综合媒体和券商的分析报道,2022年SHEIN营收达240亿美元,同比增长52.8%,利润为7亿美元,对比2021年57%的营收同比增速和11亿美元的利润,首次出现年度营收增速下滑、利润下跌的情况,而且2022年多个月份的日活跃用户数量维持环比仅有个位数增长。不及预期的业绩表现,直接影响着投资人的情绪。2022年4月,SHEIN完成了由Tiger Global Management、红杉中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顺为资本等参与的1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1000亿美元。但在2023年5月的新一轮融资中,SHEIN的最新估值为660亿美元,缩水了1/3以上。一种比较牵强的解释是,SHEIN有意压低了估值,以便在IPO后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无论这种说法是否站得住脚,比起一年多前的乐观预判,SHEIN的想象空间和增长势头均已经打了不小的折扣,甚至传出了供应商“撤退”的消息。其中可能有外部因素的制约,譬如Temu、速卖通、TikTok等外部平台的挑战,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等等,SHEIN则需要找到走出“疲态”的新路径。与之相对应的一幕:SHEIN在2023年动作频频,在日本等多地尝试了线下店模式,在巴西、美国等启动了平台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除经营自有品牌外,SHEIN还将允许本土和国际第三方商家入驻,向亚马逊看齐,以满足顾客对产品种类日益增长的需求。SHEIN求新、求变、求增长的决心不可谓不强烈,可新商业模式的验证、护城河的开辟以及用户习惯的培养,都需要时间和资金,而上市恰恰是最高效的融资方式。虽然SHEIN在官方口径对IPO的态度并不热烈,却是战略上理性且务实的选择,各种IPO相关的传闻绝非是空穴来风。再现实一些的话,自2014年成立以来,SHEIN已经经历了F轮融资,投资方超过10家,且不少投资方都是跟投多轮,给予了SHEIN真金白银的长期支持。一旦估值出现缩水,就预示着投资人的利益可能被损害,压力将层层传递给公司的领导层和创始人,IPO正是“泄压”的阀门所在。

04 写在最后

至少就目前来看,SHEIN照旧是资本市场的优质标的。就估值而言,在未上市的超级独角兽中,SHEIN仅次于字节跳动和SpaceX,话题性不言而喻;在市场层面,SHEIN的流量基础、盈利能力、商业价值等不乏闪光点。即使增速出现了下滑,导致估值下降,仍然有上市的机会,就像上市的传闻屡被澄清,又频频出现新的传闻。种种迹象表明,SHEIN已经为上市做好了准备,华尔街或将迎来近年来最大的资本盛宴。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4日

04:56
北京时间2025年8月14日,全球领先的网络技术巨头思科系统公司正式发布最新财报指引,向市场传递出强劲的业绩预期。公司宣布预计2026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EPS)将在4美元至4.06美元之间,这一数字不仅超越了市场普遍预期的4.03美元,更展现出思科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坚定信心和积极展望。此次上调盈利预测,不仅体现了公司业务模式的稳健性,也反映了其在数字化转型浪...
04:56
2025年8月14日,科技巨头Coherent公司正式发布了其2025财年的年度业绩报告,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公司全年总营收高达58.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实现了23%的显著增长,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其在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与持续扩张能力。 在盈利能力方面,Coherent公司同样表现亮眼。GAAP(公认会计原则)毛利润率达到了35.2%,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04:56
财联社8月14日快讯 热门中概股近日表现强劲,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当日强势上涨2.08%,展现出市场对中资企业的持续看好。在个股方面,多只股票涨幅惊人,其中小牛电动表现最为亮眼,股价一度飙升超过17%,成为当日市场焦点。小马智行同样录得显著涨幅,上涨幅度超过7%,反映出投资者对智能出行领域的热情。此外,阿里巴巴、百度和理想汽车等知名企业也纷纷上涨,涨幅均接近...
04:56
2025年8月13日收盘,纽约农产品市场迎来显著上涨,彭博谷物分类指数强势攀升0.69%,最终报收于28.9749点,显示出市场对农产品价值的普遍认可。在主要期货品种中,CBOT玉米期货表现强劲,涨幅达到0.57%,报每蒲式耳3.9675美元,反映出全球玉米供应与需求的积极变化。小麦期货同样录得上涨,涨幅为0.40%,报每蒲式耳5.07美元,这可能与近期气候...
03:59
2025年8月14日,北京时间,人工智能领域的明星企业Perplexity宣布正式启动新一轮融资计划,目标估值高达200亿美元。此次巨额融资不仅彰显了市场对Perplexity创新能力的极大认可,更将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深耕和前沿技术研发注入强劲动力。据悉,该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扩大研发团队规模,加速突破性算法的迭代升级,同时推动AI技术在更多垂直行业的落地...
03:59
2025年8月14日,美国股市迎来强劲反弹,道琼斯指数涨幅扩大至1%的重要里程碑。这一积极表现不仅标志着市场信心的显著回升,更凸显了科技板块的领军作用。市场分析人士普遍指出,科技股的强劲表现是推动整体市场情绪回暖的关键动力。从半导体到云计算,再到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与优异业绩为投资者注入了强大信心。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美国经济对科技创新的高度依...
03:59
2025年8月14日,全球原油市场迎来显著波动,纽约商品交易所WTI 9月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下跌0.82%,最终报收于62.65美元/桶,而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价格同样承压下滑,跌幅为0.74%,报65.63美元/桶。这一轮油价调整的背后,市场分析指向了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导致能源需求预期出现明显减弱,成为压低油价的直接推手...
03:59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于8月13日就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作出权威解读,并正式宣布该规程将于明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订聚焦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核心环节,通过强化技术负责人配备及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对灾害防治机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学历与从业经验要求,确保关键岗位人才具备更强的专业素养与应急处置能力。 随着智能化巡检技...
03:59
2025年8月14日,法国电力巨头EDF发布紧急通报,宣布位于北部加来海峡省的Gravelines 2号核反应堆遭遇突发性停电事故。据官方数据显示,该反应堆原本满负荷运行时发电能力高达910兆瓦,但在事故发生后,发电量急剧下跌至仅剩70兆瓦,降幅超过99%。此次事件不仅对法国能源供应造成显著影响,更引发全球对核能安全运营的关注。 目前EDF已启动最高级别应急...
02:53
2025年8月14日夜间交易时段,中国金融市场的能源与贵金属板块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上期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遭遇显著下跌,夜盘收盘时下跌1.69%,最终报收于482.20元/桶。这一表现反映出国际能源市场可能正经历整体性走弱,市场情绪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与此同时,贵金属板块却展现出不同的动态。沪金主力合约夜盘小幅上涨0.11%,显示出一定的抗跌性。而沪银主力...
02:53
2025年8月14日,北京时间,科技巨头苹果公司正悄然推进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项目,旨在拓展其产品矩阵并巩固在智能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据行业消息透露,苹果正在积极研发适用于零售门店和制造业场景的大型机械臂,这款产品有望凭借其精准的操作能力和高度的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体验。与此同时,苹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构建家庭安全生态系统,并计划推出一款具备强...
02:53
2025年8月14日,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MO)正式宣布一项重大战略调整,计划以约10亿美元的价格剥离其运输金融部门。这一决策标志着该行在业务结构优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旨在通过集中资源聚焦核心金融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该交易方案目前仍处于初步评估阶段,双方尚未签署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最终协议,相关细节仍在进一步商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