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高度成熟阶段,常规升级已难以激发消费者热情,但折叠屏手机却成为例外。近期京东数据显示,618期间折叠屏手机成交量同比激增3倍;IDC报告也指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11.8%,而折叠屏手机销量却逆势上涨52.8%。在整体市场遇冷之际,折叠屏不仅销量攀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三星、华为到摩托罗拉、小米、OPPO、vivo、荣耀,连谷歌都在I/O大会上发布首款折叠屏,这一新兴品类正成为旗舰手机的另一条发展路径。
折叠屏手机已成为行业共识,目前主流分为竖向和横向两种形态。4月2日vivo新品发布会上,不仅推出了大折叠vivo X Fold2,还发布了首款小折叠vivo X Flip。先来看竖向折叠的vivo X Flip。延续了三星、华为、OPPO等品牌的小折叠定位,主打女性市场,但vivo在创新外屏体验上独树一帜。这块3英寸外屏不仅支持宠物壁纸,还深度适配微信、小红书、高德地图等主流应用,将外屏从简单的通知查看器升级为多场景交互终端。考虑到折叠屏开合的损耗,vivo通过外屏分流使用场景,有效降低了用户操作成本。5999元起的售价与常规旗舰持平,使其在京东618折叠屏销量榜中拔得头筹。
vivo X Fold2则代表了另一种折叠思路。与OPPO Find N后众多厂商优先压缩成本不同,vivo坚持”先旗舰再折叠”理念,打造出兼顾全能体验与轻薄设计的折叠屏。虽然配置已无需赘述,但vivo X Fold2的特殊之处在于,在保持旗舰体验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实现了更轻薄的握持感。两种路线殊途同归,都追求轻量化、全能旗舰与折叠优势的最大化,只是实现路径不同——vivo是”先旗舰再折叠”,而华为Mate X3则采用”先折叠再旗舰”策略。
华为Mate X3在轻薄设计上达到极致,外屏6.4英寸,内屏7.85英寸,素皮版重239克,玻璃版241克,与iPhone 14 Pro Max不相上下。华为精准定位”轻薄”优势,但在旗舰体验上有所取舍,影像和性能与常规旗舰存在差距。虽然售价降至12999元起,仍比vivo X Fold2贵不少,但谷歌Pixel Fold在美国市场的12985元起售价,更凸显了国内厂商的技术领先。谷歌的入局意义重大,不仅是对折叠屏的认可,更将推动Android系统在折叠屏生态建设上的投入。
摩托罗拉6月发布的razr 40系列同样采用竖向折叠,razr 40 Ultra扩大了3.6英寸外屏,但采用异形设计导致摄像头部分遮挡内容,实用价值存疑。虽然搭载骁龙8+ Gen 1,5699元起的售价也使其在12+256GB版本上不占优势。下半年市场将更激烈,荣耀Magic V2、Galaxy Z Fold 5/Flip 5、小米MIX Fold 3、一加折叠屏等纷纷布局,vivo是否会推出”Plus”版本尚不明确。
折叠屏手机已进入关键拐点,”傻大黑粗”时代终结,重量不再是最大槽点。vivo X Fold2的握持体验堪比重型直板旗舰,做工精致,折叠状态下的体验与直板旗舰无异。更重要的是,折叠屏能提供更大屏幕,满足更复杂需求。下半年厂商将更注重内屏体验与外屏结合,这才是折叠屏的核心价值所在。随着技术成熟和竞争加剧,折叠屏手机将逐渐从尝鲜产品转变为实用选择,为用户带来全新的移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