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的潮流果然是个圈。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一款仅需9.9元的AI写真小程序——妙鸭相机,意外地成为了今年夏天最受瞩目的互联网产品之一。自6月30日开始邀请制内测,7月17日正式开放使用以来,其爆火程度令人措手不及。尤其在近几日,微信指数显示其热度更是呈现直线飙升态势。
什么是妙鸭相机?官方介绍显示,用户只需上传几张个人照片,就能拥有专属的数字分身,再挑选心仪的写真模板,即可获得专业质感的写真照片。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乏用户晒出通过妙鸭相机生成的AI写真照,其中女性用户尤为青睐。在生成式AI成为全球科技圈焦点之际,国内终于涌现出一款刷屏级AI应用。然而,作为一款缺乏商业壁垒的产品,妙鸭相机的未来究竟能走多远?
九块九的快乐是AI给的
打开妙鸭相机的使用界面,其操作规则清晰明了。用户首先需上传1张五官清晰的正面照片,再补充20张照片,待平台验证通过后,支付9.9元即可获得多张专业质感的写真照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妙鸭相机仅通过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两个渠道提供服务,尚未推出独立APP。
由于生产成本低且能满足用户快速生成写真照片的需求,妙鸭相机一经走红便被许多人认为将冲击线下照相馆市场,尤其是海马体、天真蓝等主打证件照和写真照的摄影品牌店。然而,和许多突然爆火的互联网产品一样,妙鸭相机在走红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少争议。
首先是产品层面。若想通过妙鸭相机生成AI写真照,用户至少需上传20张个人照片,这对许多男性用户来说难度较大,除非现场拍摄否则难以在相册中找到足够数量的五官清晰照片。即便完成了这一要求,生成的照片也未必能满足每个人的喜好。目前,妙鸭相机的小程序评分已跌至2.1分,不少差评反映生成的照片未达预期效果。
同时,由于妙鸭相机生成照片需要预先支付9.9元且不支持退款,这一点直接遭到上海市消保委的点名,称其在付款页面以灰色小字标注的“一旦购买成功,不支持退款”涉嫌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对此,妙鸭相机回应称将优化退费说明,增加合理提示,并对未成功提供生成服务的情况予以退费,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此外,妙鸭相机也面临生成式AI普遍存在的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问题。由于生成AI写真需要收集大量用户照片信息,部分用户对此存在顾虑,担心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依据即将于8月15日起实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在训练数据处理活动时,若数据涉及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这招腾讯早玩过了?
太阳底下无新事,一夜爆火的妙鸭相机,其实并非完全原创。海外一款名为Lensa的照片编辑应用与之非常相似。去年11月,Lensa在美国上线AI自动生成头像功能后大获成功,连续两个月高居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榜首,最高单日下载量曾超过1500万。
Lensa的玩法与妙鸭相机大同小异:用户需先上传10-20张个人照片,选择喜欢的模板,支付一定费用,再用AI生成新照片。更重要的是,Lensa和妙鸭相机底层技术逻辑大都相通,均源于去年8月开源的Stable Diffusion模型。
在国内,无论是AI头像还是AI写真,“换脸式”玩法也并不新鲜,甚至早已诞生过爆款案例。2017年,为纪念建军90周年,人民日报客户端联合天天P图和腾讯云推出H5产品《我的军装照》,成为当年现象级互联网传播案例。用户只需上传照片并选择相应年代,通过人脸识别即可生成不同年代的军装照。该产品上线不到10天,浏览次数即突破10亿,超过1.55亿网友参与,最高访问峰值达41万/分钟。即便六年后的今天,依然有许多人在社交平台上使用“军装照”作为头像。
这款H5产品也让腾讯旗下的天天P图打开了思路。2018年五四青年节,天天P图推出“我的前世青年照”头像模板,同样收获不错传播效果。但可能是“换脸”玩法单一,商业价值有限,天天P图近几年未在此方向加大投入,市场影响力和用户规模逐渐落后于醒图、轻颜相机等拍照修图软件。
时尚的潮流果然是个圈,互联网风向也一次次重复。大腿都已拍肿的腾讯怎么也没想到,数年后的今天,“换脸”玩法换上AIGC、数字分身的外壳再次火爆,还能让用户心甘情愿付费。
妙鸭的未来并不轻松
虽然妙鸭相机爆火看似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但背后团队实属非同小可。有消息称,妙鸭相机是优酷团队内部孵化的项目,由阿里资深产品专家张月光带队。张月光履历光鲜,早年加入阿里参与支付宝“集五福”活动策划,后来加入字节担任时光相机等产品负责人。2018年离职创业,推出二次元换装社交产品“元音”,获数百万美金投资。2020年重回阿里,负责优酷短视频和直播业务,同时分管产品、设计团队。
妙鸭相机运营主体未序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与阿里巴巴关系密切。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张龙目前还担任优酷视频(西安)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高管,监事冯云乐也在优酷、盒马、高德、钉钉、飞猪等阿里系公司任职。但即便背靠强大阿里,妙鸭相机未来的路也并非坦途。目前仅占先发优势,若想赢得更大市场,前路挑战重重。
此类生成式AI产品虽打出人工智能噱头,但底层技术并无太大差异。现阶段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尚未发现明显技术壁垒,决定了此类产品可复制性强,缺乏较高研发壁垒。抛开技术原因,妙鸭相机能走红,在于流量和场景。流量来自社交媒体自传播及小程序轻应用属性,用户能顺利完成从种草到拔草过程。场景上,妙鸭相机切入“写真”定位,与主打“头像生成”产品形成差异化。从张月光过往履历看,其在这两方面经验丰富,方法论成熟。
但一旦AI写真业务被其他巨头盯上,妙鸭相机将面临降维打击。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能在短时间内复刻类似插件应用,并依靠平台流量和创意互动迅速起量。而腾讯这种有过成功经验的玩家推出类似应用也并非难事,甚至完全可以以免费模式推广,正如天天P图曾经做过的那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妙鸭相机前期选择将费用前置,目前所有用户都已是付费用户,这意味着其已获得一定商业回报覆盖成本,加上出圈效果,若作为内部创业项目,对优酷和阿里而言已足够成功。尤其在探索AIGC商业化产品路线上,妙鸭相机为母公司提供了宝贵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