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9月18日重磅报道,知名博主木人舟公开发布的微信去重瘦身Python代码脚本迅速引爆网络,引发广泛关注。该代码宣称通过电脑版微信执行脚本,即可一键清理重复存储的文件,有效释放存储空间。然而,这一看似便捷的操作却暗藏风险。微信官方员工客村小蒋明确指出,该代码对解决存储占用问题毫无帮助,反而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并强烈提醒用户切勿轻易尝试。
木人舟在发布代码时解释称,微信的文件转发机制存在重复存储问题。同一份文件在转发给多个好友时,微信会进行独立存储,导致电脑版微信文件夹中出现大量名称相同但带有(1)、(2)等后缀的文件。他通过实际观察,在电脑微信文件夹中发现了大量这类看似重复的文件,并以此作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然而,微信官方的技术解读揭示了更真实的存储机制。实际上,微信采用硬链接技术管理文件存储,即同一份文件在系统中仅存储一次,其他聊天中的引用均通过链接指向该唯一存储版本。电脑微信中出现的(1)、(2)等后缀文件,并非实际存储内容,而是系统为避免文件名冲突而添加的虚拟标识,本质上只是文件名的一部分,并不占用额外存储空间。
所谓的”迅速去重瘦身Python代码”其实现方式极为简单粗暴。该代码通过扫描文件名中包含(1)、(2)等后缀的文件,并直接执行删除操作。这种操作方式存在两大严重隐患:首先,如前所述,微信文件本就采用硬链接技术,不存在实际重复存储,因此该代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更危险的是,如果某些文件名本身确实包含这类后缀,无论其是否为重复文件,都将被该代码误删,造成不可逆的数据损失。
微信官方提醒用户,切勿轻信此类未经验证的代码脚本。正确的微信存储管理应依赖官方提供的清理工具或手动检查确认后再进行删除操作。网络环境中类似去重瘦身的代码往往缺乏严谨性,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数据安全风险。建议用户保持理性判断,优先选择官方渠道进行微信使用维护,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与数据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