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舱的中国空间站第九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于次日清晨顺利抵达科研团队手中,并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完成严谨的交接仪式。在这批珍贵的样品中,由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丁烈云院士领衔的“模拟月壤烧结样品”项目成果尤为引人瞩目。该项目团队成功研制出74块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月壤砖”,其中R5单元样品历经一年舱外暴露实验,不仅安全返回地球,而且状态保持完好,展现出卓越的性能稳定性。
这些“月壤砖”样品的物理性能令人惊叹,其抗压强度高达普通建筑材料的3倍以上,充分证明了月壤资源在太空建造领域的巨大潜力。更值得关注的是,样品采用了创新的榫卯结构设计,这种传统建筑工艺与现代航天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月壤砖不仅强度惊人,而且具有优异的装配性能,完全适用于未来月球表面的原位建造需求。这种设计理念为月球基地的快速部署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目前,除了R5单元样品外,其余73块“月壤砖”将继续在轨开展长期暴露试验,以更全面地评估其在极端空间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科研团队计划通过天地对比分析,系统揭示月壤砖在真空、辐射、温差等空间因素作用下的性能演变规律,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支撑。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将推动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的进步,更将为人类探索地外天体开辟新的可能性,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创新实力与前瞻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