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兰医疗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宣告进军资本市场。这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夫妇李兰娟和郑树森于2013年11月创办的医疗集团,如今已步入第二代管理时代,由其子郑杰全面掌舵。作为一家集健康医疗服务、医学科研与医学教育于一体的社会办医疗集团,树兰医疗目前运营着三家自营医院,同时为全国14家合作医院提供专业的医院管理服务,并依托先进的数字医疗平台、医疗检验中心、临床试验项目及供应链体系,构建起完善的服务生态。
树兰医疗在疑难危重症治疗领域展现出卓越实力,其旗舰医院树兰(杭州)医院更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开展肝、肾、心、肺四大器官移植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树立了行业标杆。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最新数据,以2022年营收规模计算,树兰医疗已稳居华东地区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榜首。凭借卓越的发展前景,树兰医疗成功吸引到包括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国寿大健康基金、毅达资本、启明创投、红杉中国、普华投资、德同资本在内的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2021年投后估值更高达80亿元。
树兰医疗的名字源于创始人夫妇的姓氏,彰显着其深厚的学术底蕴。李兰娟院士194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她长期致力于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学研究,在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尤其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郑树森院士则于1950年出生于浙江衢州,1989年博士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肝胆胰外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医学教育家,郑树森院士不仅是中国器官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还担任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外籍院士等多重学术职务。
树兰医疗的发展历程中,李兰娟院士曾长期担任董事长,郑树森院士担任董事,共同引领企业成长。2020年12月,随着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李兰娟院士卸任董事长并退出董事会,由其子郑杰全面接管公司运营管理。2015年,树兰(杭州)医院正式投入运营,经过五年发展迅速崛起为三级甲等医院,并于2017年通过JCI国际认证。依托旗舰医院的成功经验,树兰(安吉)医院和树兰(衢州)医院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投入运营,树兰(博鳌)医院也在积极筹备中。同时,树兰医疗积极拓展医院管理服务,已与全国14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全方位的人员培训、技术提升和数字化管理支持。
中国社会办医疗机构市场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市场规模已达5522亿元,占中国医院市场份额13.5%,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1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8.7%,市场份额将提升至17.8%。树兰医疗的融资历程同样精彩,2014至2016年分别完成5000万元天使轮、1.5亿元A轮和2.15亿元B轮融资,2020年完成2.8亿元C轮,2021年再获2亿元D轮融资,累计融资8.95亿元。投后估值从天使轮的2.5亿元一路飙升至D轮的80亿元,增长32倍。
在股权结构方面,47岁的郑杰和36岁的郑俊兄弟作为树兰资本的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GIC作为最大机构股东,投资6.3亿元,持有发行前13.93%的股份,按照80亿元估值计算,其持股价值高达11.14亿元。而天使投资人葛飞宇则成为最大赢家,当初2500万元的投资已增值超过16倍,通过部分股权转让收回成本后,净赚4.2亿元,仍持有发行前5.29%的股份。
树兰医疗目前拥有三条核心业务线:健康医疗服务、医院管理服务和平台服务。健康医疗服务主要通过旗下三所自营医院提供,涵盖多学科诊疗、治疗和康复服务。医院管理服务则依托自身多学科专长和运营经验,帮助合作医院提升综合实力。截至2023年3月31日,树兰医疗已与14家医院签署管理协议。平台服务包括数字医疗平台、医疗检验、临床试验和供应链服务,构建起完善的服务体系。财务数据显示,2020至2022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16亿元、15亿元和18亿元,毛利率为20.6%、16.5%、15.1%,经营利润分别为1.9亿元、0.6亿元和0.6亿元。其中,健康医疗服务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占比分别为75.3%、71.8%、72.9%,但毛利率相对较低(16.0%、9.6%、8.5%),主要受新开医院运营影响。相比之下,医院管理服务毛利率最高,三年分别为65.2%、66.6%、70.8%。
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两大方向:一是建设良渚院区,该医院规划拥有2000张床位,将成为树兰医疗未来医疗业务的总部;二是持续升级现有医院的医疗设备、基础设施,提升研发能力和数字化水平,同时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树兰医疗的崛起不仅是中国社会办医疗发展的缩影,更展现了院士家族在医疗领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