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正泰安能的主板上市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浙商领军人物南存辉距离收获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又迈出了关键一步。目前,南存辉旗下已拥有正泰电器和通润装备两家上市公司,彰显其深厚的产业布局与资本运作能力。成立于2015年的正泰安能,作为中国最大的户用光伏(屋顶光伏)开发企业,目前已成功服务超过100万户农村家庭,成为推动绿色能源普及的重要力量。公司曾获得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鋆昊资本、红杉中国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IPO估值一度达到600亿元,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潜力与行业地位。
### 浙商大佬的“光伏帝国”:从修鞋匠到能源巨头
1963年7月,南存辉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作为家中长子,他13岁便辍学养家,在街边成为一名修鞋匠。1984年,21岁的南存辉迎来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被誉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柳传志、张瑞敏、王石等商界翘楚纷纷开启创业征程。南存辉也在此年与朋友贷款5万元,共同创办了一个作坊式的电器开关厂,这便是正泰电器的前身。当时,国内低压电器领域缺乏技术标准,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南存辉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从上海聘请老工程师指导生产,严把质量关,并积极参与市里、省里及机械部的检查验收,最终成功获得国家生产许可证。16年后的2010年,正泰电器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南存辉迎来了第一家上市公司,此时的正泰电器已稳居低压电器市场的龙头企业地位。
### 转型之路:从传统电气到光伏能源
早在2006年,长期深耕传统电气设备的南存辉便敏锐地察觉到行业变革的契机,开始谋求转型。他成立了“正泰太阳能”(后更名为“正泰新能”),投身光伏电池组件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国内最早进入光伏领域的民营企业之一。然而,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南存辉邀请多位国外专家,经过五六年的反复论证与四五年的人才引进与技术研发,先后投入十几亿元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但出乎意料的是,民营企业对太阳能的热情过高,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导致市场迅速产能过剩,竞争陷入红海。南存辉再次调整策略,从光伏电池制造转向电站建设,创新盈利模式。2009年,“正泰新能源”应运而生,专注于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及工程总包,逐步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光伏发电企业。2015年,服务C端的“正泰安能”成立,为农村用户提供户用光伏系统的合作开发、勘测设计、安装及售后运维等全流程解决方案。此外,正泰新能承接了正泰太阳能的光伏电池组件业务,并获得鋆昊资本、高瓴资本、长江产业基金的投资。2023年7月,正泰新能完成20亿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飙升至130亿元,成为年内光伏赛道最大一笔融资。2022年,正泰电器完成对深交所上市公司通润装备的资产重组,取得控制权,并将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等业务注入通润装备,使其成为南存辉旗下第二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达50亿元。目前,正泰新能、正泰新能源、正泰安能、通润装备等光伏业务的合计市值(估值)已超过800亿元。若正泰安能成功IPO,将正式成为南存辉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巩固其“光伏帝国”的地位。
### 两年估值暴涨9倍:正泰安能的崛起之路
自设立以来,正泰安能始终专注于户用光伏领域,通过代理商销售成套电站材料,或为第三方投资者及自然人业主提供光伏电站的勘察设计、建设及后期维护服务。目前,正泰安能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户用光伏能源运营服务商,拥有终端家庭用户超100万户,预计全年可产生近200亿度绿电。户用光伏电站主要面向乡村用户,为家庭带来长达20年以上的稳定发电收益。2020年至2022年,正泰安能的营收分别为16亿元、56亿元和137亿元,实现连年翻倍增长;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8.7亿元和1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8%、101%。毛利率分别为35%、29%、26%,呈现小幅下滑趋势。正泰安能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支持。2021年11月,公司完成10亿元融资,其中鋆昊资本投资2.4亿元,红杉中国投资1.5亿元,公司估值达60亿元。2022年11月和12月,正泰安能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合计金额近40亿元,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出资约10亿元,融资后公司估值飙升至近320亿元。本次IPO,正泰安能拟募资60亿元,若发行不低于10%的股份,发行市值将约为600亿元,两年间估值暴涨9倍。正泰电器作为正泰安能的控股股东,南存辉合计控制正泰电器53.00%的股份,是正泰安能的实际控制人。绿色基金持有正泰安能发行后2.85%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按IPO估值计算,其持股价值达17.1亿元,较一年前的10亿元出资,实现71%的账面回报。红杉中国持有发行后1.99%的股份,价值近12亿元,两年间获得7倍的账面回报。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项目、信息化平台建设、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助力公司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与提升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