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作者:Yinting Hou,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今年,从余姚北站出发的不少外国人,他们的目的地是慈溪——这座闻名遐迩的小家电产业重镇。一位滴滴司机向霞光社透露:“今年我接送了好几位外国人,他们都是去慈溪考察小家电产业的。”
慈溪的小家电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非洲等全球各地。在产量上,慈溪堪称全球小家电制造中心,据统计,全球约60%的小家电产自慈溪。以电熨斗为例,慈溪年产量近3000万台,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非洲市场为例,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深化,非洲市场的潜力逐渐被挖掘出来。共54个国家,超14亿人口,工业基础薄弱但发展潜力巨大。Statista数据显示,2023年非洲家用电器市场收入预计达613.6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7.53%。
### 慈溪家电产业的发展之路
经过十年的持续开拓,慈溪外贸企业已深度扎根“一带一路”市场,并在当地形成了一条千亿级产业带。方太、公牛、卓力、月立等知名家电品牌,均来自慈溪。根据官方数据,智能家电是慈溪的第一大支柱产业,2021年全市规上智能家电产业产值突破千亿,达1042.6亿元。疫情三年间,慈溪家电产业逆势增长,2022年产值比2019年增长39.4%。慈溪海关数据显示,慈溪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从2013年的136.4亿元增至2022年的215.4亿元,增长57.9%。2022年,慈溪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已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8.1%,其中家电产品出口34.6亿元,同比增长23.8%。
慈溪与广东顺德、山东青岛、安徽合肥齐名,是中国家电四大基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电熨斗、取暖器、插座等小家电生产基地。家电整机企业超过20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万家。许多畅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小家电,都诞生于慈溪。以宁波允诺电器为例,其生产的取暖器不仅出口欧洲、东南亚,南非更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场。总经理黄允曾表示:“我们曾认为南非气候炎热,不需要取暖器,但实际上南非部分地区冬季会下雪,时令与北半球相反,他们从中国进口后,在不同地区销售。”在东南亚,慈溪家电同样随处可见。马来西亚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示范国家,成为方太等中国厨电巨头加速布局的市场。方太、公牛是慈溪家电产业中营收超百亿的两大企业,2022年方太销售收入162.43亿元,同比增长4.86%,疫情三年集团累计增长48%。
### 慈溪家电产业的崛起之路
慈溪地处沿海,既无山脉也无河流,矿产资源匮乏。改革开放初期,慈溪的主要产业仅限于棉花等农副产品。但慈溪人胆识过人、思维活跃,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南下打拼。家电生态圈负责人、宁波星电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东杰向霞光社介绍,广东家电产业带发展更早,慈溪人起初承接广东、上海等地的订单,从原材料、零配件生产入手,逐步深入家电产业。初期,慈溪主要生产家电产业链上下游产品,随着产业链的完善,部分工厂开始生产整机,方太便是典型案例——从生产炉具点火器到厨具整机。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慈溪许多家电企业开始为国际品牌代工,借助广交会窗口,慈溪制造的小家电销往全球,外贸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完善家电产业,慈溪周巷镇规划了面积约3.38平方公里的慈溪小家电智造小镇,涵盖活力商贸区、家电硅谷区、智能家电产业区、时尚家居电子产业区和创业创新孵化区等五大区块,卓力、月立等代表性企业均坐落于此。卓力电熨斗从2006年开始全球产销第一,并连续十余年保持记录。2023年芝加哥展览期间,卓力两款智能化多功能电熨斗被多位客户签下北美包销的过亿订单。月立集团则从电熨斗起家,逐渐转向以电吹风为核心的美发电器产品,目前美发电器产品占公司主营产品的60%以上。
### 慈溪优品馆:产销对接平台
2019年,慈溪优品馆正式启动,聚焦产销对接服务,是慈溪市政府打造的家电行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平台,现由星电互联运营,围绕慈溪家电产业带提供产销对接、全产业链要素资源对接等服务。优品馆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家整机工厂的1000多款家电产品,目前产销对接服务平台的登记企业数量已达到15000余家,实现产销两端的有效对接5000余次,成交金额约20亿元。此外,线下优品馆已在国外开设了意大利、新西兰分馆,在国内开设了深圳、布拖分馆。
慈溪优品馆的成立,旨在解决家电产业存在的“规模普遍较小、自主品牌较少、外贸依存度高、数智转型率低”等问题。朱东杰表示,除了头部企业外,慈溪产业带上的工厂都在积极寻求更多市场和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电商兴起,慈溪家电工厂也进入内销市场。2015年供给侧改革后,“供大于需”成为难题,工厂开始转型。疫情三年间,“宅经济”带动了家电消费,行业迎来一波红利。但疫情结束后,订单减少,转型问题再次凸显。下半年外贸订单有所恢复,但家电产业恢复情况不及预期。
### 跨境电商:转型之路
余雪辉是慈溪家电产业中较早转型跨境电商的工厂型卖家,他告诉霞光社,目前慈溪家电产业处于转型关头,工厂都在寻找更多销售渠道。但具体到产业带上,愿意转型跨境电商的工厂并不多,甚至连给Temu这类全托管模式平台做供应商的接受度都不高。究其原因,家电产业转型跨境电商面临的难关更多样、更复杂。传统外贸模式下,企业以OEM代工订单模式,整柜、大批量销售给大客户,而B2C跨境电商或全托管模式,第一批备货只需10~50台。余雪辉表示,即使自家工厂,也仅将跨境电商公司视为“小客户”,排订单时会错开大单,有空时才生产。
此外,跨境电商的现货模式也难以适应外贸工厂的“来单生产”习惯。朱东杰分析道,有备货才能做跨境电商,但备货存在库存压力和滞销风险,货品卖不出去就变成负债,海外仓储成本也很高。家电产品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行业标准严格,平台管控也较严,上架更加困难。从传统外贸转型跨境电商,对慈溪家电产业来说,逻辑和模式转变难度很大,需要突破许多壁垒。而当地制造业环境也难以吸引跨境电商人才。
### 新模式探索:前展厅后仓库
为了开拓跨境电商新销路,慈溪优品馆在海外探索新模式,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优品馆将采用“前展厅后仓库”模式,将慈溪家电产业带“搬到海外”。余雪辉解释道,平台进行选品,促使工厂备货到海外仓,整合成为一个海外供应商,再与海外“小B”客户、电商卖家合作,如Shopee、Lazada卖家。他认为这个尝试有机会,随着新型电商模式的发展,“大B”客户的需求会减少,而原本无法直接采购的中小客户将成为目标。新模式还将在俄罗斯、中亚及东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尝试。
尽管困难重重,余雪辉明显感觉到,今年想进入跨境电商领域的工厂越来越多,下半年慈溪家电产业带上的跨境电商店铺正开始运营。随着跨境电商的崛起,中国小家电产业出口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迎来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