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团近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揭示了令人震惊的经营困境,其净利润仅为14.9亿元,同比暴跌89%,这一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中的98亿元,引发了广泛关注。此前,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莆中在公开场合曾自信地表示,美团的业务护城河”精细且利薄”,并构建了三层防御体系。然而,如今财报数据却显示,这一护城河已然面临严峻考验。
财报详细披露了业绩下滑的具体原因:受本季度非理性竞争加剧的影响,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5.1%急剧下降至5.7%。与此同时,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大幅增加51.8%,达到225亿元,这一支出规模直接侵蚀了公司利润。从单量数据来看,外卖日均单量虽维持在6480万单左右,但客单价下跌4%至46元,单均利润不足0.6元,较去年同期锐减一半。
在竞争格局方面,美团外卖业务正面临京东的有力挑战。京东于4月高调进军外卖市场,以”正义之师”姿态发起免佣金攻势,意图打击美团。然而,京东Q2财报数据显示,外卖业务收入虽达138.5亿元,却亏损147.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1亿元亏损额仅略有收窄。这一亏损直接拖累了京东集团整体净利润至62亿元,同样实现腰斩。
从战略层面分析,京东原本计划通过偷袭战术挤掉饿了么,重新划分外卖市场格局。但这场竞争最终演变成一场双输的消耗战,不仅京东自身陷入亏损泥潭,美团也未能幸免。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竞争才刚刚进入第二阶段。6月,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手宣布追加500亿元补贴,将外卖战火升级。数据显示,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迅速从6000万攀升至8000万,最终突破1亿大关。据晚点新闻报道,8月8日、9日两天,淘宝闪购日订单量份额首次超越美团。雪球投资者数据显示,美团整体成交额占比已从年初的70%降至约45%,而淘宝闪购占比则升至40%。QuestMobile监测显示,7月淘宝闪购独立App月活用户接近3.2亿,而美团外卖App月活用户同期首次环比下降2.4%。
摩根大通最新研报预测显示,京东在2025年第二至第四季度,外卖业务投资带来的财务影响分别为135亿元、144亿元和94.5亿元,亏损将持续高企。同期预测美团亏损分别为27亿元、57亿元和37亿元。分析认为,京东可能因资金压力在三季度逐步退出价格战,而阿里巴巴则基于生态协同战略,准备长期投入,打”持久战”。摩根大通指出,竞争主动权已转移至阿里巴巴,其财务实力使其在消耗战中占据优势,同时对美团和京东形成显著压力。瑞银报告则指出,整体市场格局已从美团一家独大转变为三足鼎立,并显示美团的独家合作商户日活跃用户数在7月份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在Q2财报电话会上,美团管理层坦言,当前其他平台的补贴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美团将加大投入应对竞争,预计核心本地商业Q3将出现大规模亏损。这一表态印证了外卖市场竞争已从”高频打低频”的流量战,转变为比拼现金流厚度的消耗战。难怪美团王莆中和京东许玮先后通过媒体呼吁”止战”。
摩根大通在其报告中特别指出,即时零售对美团是100%的增量业务,因其缺乏传统电商业务支撑。而淘宝闪购则是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的一个触手,更像是一支先锋队。面对这一局面,美团进退维谷:继续投入可能耗尽现金流,退出竞争又可能丧失市场份额。美团财报发布后,股价当日早盘低开约2%,随后持续震荡下行,收盘跌幅3.08%,市值单日蒸发约220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