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广东省佛山市突发基孔肯雅热疫情,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高达142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次疫情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其中顺德区病例最为集中,报告98例;禅城区紧随其后,确诊25例;南海区报告16例;高明区2例;三水区仅1例。基孔肯雅热作为一种由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为伊蚊叮咬。目前,所有确诊病例均已得到及时隔离治疗,医疗系统正全力应对此次疫情。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佛山市疾控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专家团队正在对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进行细致排查,以精准锁定潜在的传播链条。同时,相关部门正加大力度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对已排查出的接触者实施健康监测和必要的医学观察措施。为阻断疫情传播,当地已加强公共场所的蚊虫消杀力度,并广泛开展防蚊灭蚊宣传,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
此次疫情的发生再次敲响了蚊媒传染病的防控警钟。基孔肯雅热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关节肿胀等并发症。市民应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蚊虫叮咬,如使用蚊帐、纱窗、驱蚊剂等。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公共卫生专家表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测预警能力,对于及时控制疫情蔓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