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家企业在参与司法拍卖过程中遭遇意外风波,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公司原本计划竞拍三套挂牌价均为8万元的房产,然而最终拍卖结果却以流拍收场。更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拍卖失败,该公司仍被法院要求支付共计9000元的“辅拍费”。这一收费决定依据的是湖南高级人民法院2020年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辅助工作的管理办法》。
面对这一情况,该公司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既然拍卖未能成功回款,收取近万元费用缺乏合理依据。这一争议迅速引发社会热议,公众对于司法拍卖中的费用收取机制产生质疑。湖南高院执行局局长李波对此作出回应,强调已第一时间联系相关法院进行督办,并指出该收费并非强制执行,并非必须按照最高标准收取。此外,李波透露,目前实施的收费文件仍处于试行阶段,正根据最新形势和反馈意见着手修订,以确保收费制度的合理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