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国外卖市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补贴风暴,美团、饿了么与京东三大巨头纷纷加码投入,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即时零售市场争夺战。这场硝烟弥漫的竞争不仅体现在高额红包、免单券等传统价格补贴上,更折射出即时零售这一新兴赛道的巨大潜力。据统计,在这场补贴战中,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一度突破1.5亿大关,展现出惊人的用户吸引力与市场活力。
面对愈演愈烈的竞争态势,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果断介入,约谈美团、饿了么和京东三家企业,明确要求其规范竞争行为,防止恶性价格战损害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此次监管行动不仅彰显了监管部门对即时零售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视,也预示着这场竞争将逐渐回归理性与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服务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拓宽。如今,外卖早已超越了传统送餐服务的范畴,逐渐演变为一个连接各类生活必需品的”万物即送”即时零售入口。从药品、日用品到生鲜果蔬,甚至家电家居,消费者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享受送货上门的便捷服务。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即时零售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前景。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已达到令人瞩目的6500亿元,成为零售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行业专家预测,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的推动,到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大关,成为推动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随着价格补贴逐渐退潮,美团、饿了么和京东之间的竞争正从单一的价格战转向技术、服务与生态系统构建的多维比拼。在这场新的竞争中,谁能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配送效率,谁能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服务体验,谁能构建更完善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谁就能在未来的即时零售市场中占据先机。这场竞争不仅关乎市场份额,更关乎未来零售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