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现代职场,它高效地接管了那些令人不快的基础性工作,但这场技术革命却暗藏着代价。一项最新研究揭示,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不仅可能降低工作效率,更会严重损害员工的幸福感。研究发现,经常使用人工智能的员工更容易感到孤独、失眠,甚至出现酗酒等健康问题。乔治亚大学管理学助理教授Pok Man Tang作为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它既为工作场所带来诸多便利,也潜藏着对员工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未知风险。”
这项覆盖全球范围的研究调查了四个不同国家的四个工作场所,共收集了794名员工的反馈数据。研究团队在2021年春季和2022年春季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要求参与者评估自身孤独感、焦虑程度和归属感,同时记录工作后的睡眠质量和饮酒习惯。其中一家生物医药公司的166名工程师参与调查,数据显示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员工孤独感显著增强,而孤独感又直接导致了饮酒量增加和睡眠质量下降。”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伦敦贝叶斯商学院访问教授Stefan Stern评论道,”缺乏人际互动可能给许多人带来严重的不稳定感,这种破坏性影响可能引发一系列过度行为。”
这项研究恰逢人工智能技术被舆论反复定义为”解放生产力的救世主”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威胁”的时期。高盛预测,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十年通过提升生产力帮助全球GDP增长7%,但与此同时,最新分析显示上个月已有约4000人因人工智能技术失业。人力资源专家Gem Dale提醒人们不要过度解读这一单一研究:”我们不应仅凭这项研究就断言人工智能必然导致这些负面结果。”她解释道:”工作场所的幸福感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既难以精确定义,也无法简单衡量。”
研究团队在印尼一家房地产管理公司进行的调查也获得了相似结果。该公司的126名员工中,有一半人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尽管由于近九成印尼人信奉伊斯兰教不饮酒,这里的饮酒问题相对不突出。对美国200多名员工和马来西亚某科技公司近300名员工的进一步调查同样证实了这些发现。Tang教授总结道:”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类若长期与人工智能系统独立工作,其负面影响可能会通过个人生活产生破坏性的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