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第一波吃螃蟹”的商家们。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天下网商(ID:txws_txws),作者:黄天然,编辑:徐艺婷,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

Temu无疑是今年跨境圈的话题王者。用“狂飙突进”形容它毫不夸张。短短10个月,拼多多跨境团队将一个从零起步的APP,做成不可忽视的商业焦点。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病毒式裂变传播之下,如今Temu下载量超过7000万次,访问量超越SHEIN、速卖通、Wish等平台,成为跨境电商App的新晋“顶流”。

最新消息是,据彭博Second Measure分析,今年5月,美国人在Temu的消费支出高出SHEIN近20%。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美速卖通、Temu、SHEIN、Wish访问量对比中,Temu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它自己设定的“KPI”。按照Temu的目标,今年9月1日(即成立一年内)成交额至少有一天能超越SHEIN,而这一设想提前4个月就已在美国市场中实现。以至于有海外电商行业分析师感叹,这是“有史以来扩张速度最快的电商平台”。

调研机构YipitData数据披露,Temu 5月GMV达6.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6亿元)。如果这一数据属实,按照SHINE去年成交额估算,Temu约已达到它的六分之一。上线300多天,Temu赢得关注的同时,也被“诟病”环绕。

“去年Temu推广多,但价格太便宜了,没有去。就是拼多多海外版,太卷。”一位主做亚马逊平台的中国卖家向《天下网商》表示。而随着Temu同款竞价的推行,“不断压低供货价格”“Temu没法做了”等声音不断出现,部分商家表示做Temu根本赚不到钱。

Temu月销超45亿谁在赚钱内幕揭秘插图

近日,《天下网商》对话第一批入驻Temu的卖家,试图拆解这头“巨兽”狂飙背后的模式。

### 宽松的开始

95后的凯丽是最早入驻Temu的卖家之一。从2020年入局跨境电商的她,在深圳盘下了一间小办公室,靠着中国源头工厂的货源做独立站等跨境平台。2022年8月,她得知Temu即将上线美国,就去找到招商经理打听。

“当时平台还叫做‘多多跨境’,招商政策很宽松,0佣金0租金,只要有优势的供应链、现货库存就可以。”凯丽说。她通过咨询了解到,即便是罚款,“也可能不是直接罚,而是当问题产品超过了5%或者3%的售后比例,才会进行惩罚。”尽管后续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但彼时,凯丽在了解之后,决定加入Temu。

她发现平台的消费者活跃度很高。Temu的流量来自于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的病毒式裂变传播,通过分享优惠码拉新,而这样的帖子每天都会出现成千上百条。凯丽发现,平台上的消费者每个订单的购买件数也很多,这意味着下单的人会在平台上逛一段时间然后凑齐所有要买的下单,逛得越久,代表对平台越感兴趣。

社交平台上分享Temu优惠代码的帖子源源不断。

Temu月销超45亿谁在赚钱内幕揭秘插图1

“为了了解Temu的实际活跃度,我在网站数据研究平台Similar web对比了亚马逊、SHEIN、速卖通、ebay等网站的数据,从跳出率来看,Temu优于大部分网站,仅次于亚马逊,这也意味着,Temu确实吸引到了有购买意愿的活跃用户。”

Teum网站数据与速卖通、Amazon、SHEIN、ebay对比(图源 Similar web)

上线之后,凯丽有一条链接一天能有几十个订单,做跨境电商的直觉告诉她,应该在Temu快速铺店占位。在去年10月、11月,她与团队在Temu“光速”开了十几个店铺。快速行动,让凯丽“吃到了头口水”。

“最早开的店铺目前占总GMV的50%,第二梯队开的三个店占30%,其实我们头部的三四个店就已经占全部GMV的80%左右,早开店有优势,店铺与店铺之间也会呈现马太效应。”

在Temu上,她的品类客单价近100元人民币(约合13.9美元),属于平台上中高客单价的商品,聚焦垂直品类的打法,让她在几个月里脱颖而出成为KA(关键客户)商家。

多个国家站点的飞轮转动,目前她在Temu平台已经可以做到月均出货过万单。“即使不算增长,按销量持平算,预计我们在Temu今年可以有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GMV。”凯丽说。

Temu月销超45亿谁在赚钱内幕揭秘插图2

出单快、操作易、流量高,加上初始低门槛和新平台红利……这些对于卖家而言诱惑明显。自去年9月上线之后,Temu几乎成为跨境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大多数做跨境的商家都跃跃欲试。

### “超人”买手

Temu不同于一般跨境电商引入第三方卖家店铺的模式,平台“买手”成了中枢核心,对内他们与供应商和工厂沟通、选择产品、确定价格、安排货流,对外则直面消费者最直接的购买数据。

“Temu买手最开始就像是一个身兼数职的‘超人’,对接供应商、选品、核价、对接库存周转、产品市场和运营等都一手包揽,近来随着业务扩大逐渐开始分化为专门的核价师、市场运营人员。”一位商家向《天下网商》介绍。

她表示,此前和买手线下见过面,后者主要由两部分人群组成:“大部分的人是之前多多买菜的岗位转过来去做拼多多跨境的。还有另外一部分是从SHEIN挖过来的。”据其介绍,买手根据类目划分,其KPI考核是类目GMV。商家表示,如果是垂类商家并且有开款能力,会进入买手的视野。如果买手有某种需求,或者要开某类款,会优先找到垂类商家。

据悉,Temu在上线日本站时,因需要主打高客单价产品,部分买手找到商家,提前告知平台动向寻求合作。

Temu月销超45亿谁在赚钱内幕揭秘插图3

这样的模式与传统电商平台的区别在于,“买手”在大数据的加持下成了更为全知全能的角色,通过系统数据掌握什么东西好卖,然后到市场上找到对应款式的产品,迅速的从供应链里面找到最低价的,然后去下单。这将平台大数据和供应链资源的优势,更运用到了极致。

相比传统电商平台的店铺小二,买手与卖家的联络反而更紧密。“卖家对货品没有掌控权,因此对于产品宣传的许多诉求需要及时联络买手处理,比如我们连修改标题这件事情都不能自己干,要把这个需求提交给买手,让他帮忙修改。”上述商家表示。

买手的“能量”,一些商家颇有体会。“对于(拿货型)的商家,之前买手一般都会控制在每件产品,让你少的赚几毛,多的就赚一块钱两块钱,不会再多了。”一位商家在自媒体上表示。她认为,Temu新规则出台后,这些商家赚不到钱了。

### “全托管”模式真的香吗?

买手制的出现,更多是服务于“全托管模式”。这是一种更加集约化的平台模式。卖家更像是供应商,货品的把控权集中在平台买手身上,而为店铺运营投流、物流发货、售后客服等也全部托管给平台来做,卖家则在货品上架前备好向仓库备好产品库存即可。

广州卖家阿麦主营服帽业务,去年做亚马逊、Shopee业绩都不理想,Temu上线后决定“梭哈”全部投入这个全托管的跨境平台,几个月来也实现了上千万的GMV。阿麦发现每天主要日常工作内容从原本的店铺投流、研究广告优化和打法、维护管理用户评价、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大小事,简化到了“备货打包”一件事,原本的电商团队人员换成了成本更低的兼职打包工人,同样有稳定的出单量。

Temu月销超45亿谁在赚钱内幕揭秘插图4

“全托管是今年的新风口,Temu、SHINE、Tiktok、速卖通‘出海四小龙‘都上线了这一模式。”阿麦告诉《天下网商》,这种重供应链、轻运营的模式,对于他这样能深度定制供应链的商家而言是好事,他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产品研发上,而不再被投流、引流等问题牵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做差异化,卖1688上找不到的款,做出我们自己的专利。”

Temu最畅销的产品

凯丽也对全托管模式持看好态度,“这对于卖家来说一个新的流量渠道,是一个区别于之前所有的电商平台的新流量渠道。”而新流量渠道,对于希望打入欧美的跨境卖家而言很重要。

在凯丽看来,前几年风行的独立站,如今的流量越来越贵、整个生态开始“劣币驱逐良币”,“有卖家在上面卖‘洲际导弹’、卖高仿大牌包,甚至黑色地带的违禁商品……正常的普通商品反而变得没有市场。”而最主流的亚马逊,也被行业里调侃成了“三柜”——一柜送、二柜刷、三柜做秒杀,“背后没资金实力支撑,很难在平台中脱颖而出。”

全托管的模式下,相当于是一次重新洗牌,新的大品牌有机会乘着风口跑出来。但对卖家而言,Temu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

首先,卖家没有掌控权,所有的卖家都只是Temu的供货商,既不能决定链接定价,也不能决定链接的流量。其次,货退还是不退,也不是商家决定的,买家要退货,平台同意就退。而在账期上,Temu账期更长,因为将商品进入仓库的备货期,这部分货品投入的时间成本都是卖家来承担的,这会加重卖家的现金流压力。

Temu月销超45亿谁在赚钱内幕揭秘插图5

凯丽介绍,按照Temu规则,回款时间是T+1,也就是用户签收后的一天。但实际产品在上架前要经历进仓、质检等一系列流程,需近一周左右,再加上出货到消费者手中签收要走15-45天,总周期会达到50-60天甚至更久。“我最直接的体感是,从账面上看利润是有的,但手里现金流始终是负的。”凯丽说。

“我所知道的大部分卖家与我一样,300多天下来,手里钱没有变多的,都变少了。”

### 同款竞价下,谁适合做Temu?

全托管模式,也造成了卖家之间更激烈的竞争,同款商品的利润被进一步摊薄。近日,Temu上线“同款竞价”新政策之后,卖家“怨声载道”。

所谓同款竞价,每周平台如果有同款的卖家,都要竞争一个最低价格,否则产品会被下架。搜索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大量卖家晒出自己退店、逃离的帖子,有卖家评价:“原本的风口,现在成了风险。”

义乌一位跨境卖家是主营配饰的中小商家迈克,靠着商贸城的货源,他年初就进入Temu开店,上架了12个商品。最好的时候,他做到了月出上千单,同样聚焦相对高客单商品,他月利润有75000多元,当时他信心满满地在朋友圈分享:“预计店铺今年能赚100万。”

Temu月销超45亿谁在赚钱内幕揭秘插图6

但“同款竞价”规则,把他逼成了“Temu劝退师”。12个品有9个弹出了降价提醒,直接将他的利润压低到几乎亏本的状态,如果接受降价,只能是“赚了吆喝赔了买卖”,如果不接受降价,那么同款的竞争者就会先出货,而自己的货品因为高价被压在仓库,还会被收取超时仓储费、逾期费等等,货品如果遭退回或者被处理,最终损失可能更大。

Temu发布的同款竞价通知

现在,他决定在把手上的货卖完就不做了,除了清尾货库存,不会再上主力产品。

凯丽也注意到了这个新政策,她认为,目前的Temu相当于在筛选商家,主要有三类卖家适合在Temu上赚钱:

第一种是对供应链有强控能力,能拿到最低价的工厂型卖家;

第二种是天然可以接受高库存、两三个月长账期且资金雄厚的卖家;

Temu月销超45亿谁在赚钱内幕揭秘插图7

第三种手里有1688上找不到的款、独家产品力的卖家。

凯丽原本在1688上拿货,现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也开始与供应链建立更深度的合作,而她也对Temu同款竞价的“狠手”深有体会。“假设一件产品已经卖出1万件,你如果同意买手每件降价5元的建议,那么就会直接从卖家账户冻结5万元,接受一次降价,就类似于接受一次罚款,你想不到Temu会要掏出卖家已经揣进口袋的钱。”凯丽说。

另一位跨境电商卖家也表示,Temu已经完全不适合拿货型的卖家。“如果你不是工厂或者你不是自由款式的品牌卖家,基本上你的底价对他们来讲是透明的。”在她看来,Temu的这种模式并不健康。因为这意味着产品卖出去前,所有风险要自己承担,包括爆仓、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罚款严苛等。“在任何生意关系里面,只有双方都赚到钱,这种模式才能走得远。”她表示。

### 极致低价,能走通全球吗?

正如Temu名字,“Team up,Price down(团结起来,价格下降)”,这一次,Temu就将赌注押在了中国极致低价的供给与海外下沉市场的空白点之上。

承载着突破拼多多业务在中国增长天花板的希望,仅从Temu下载量和GMV数据上看,形势好到出人意料,但来自买卖两端的种种问题已经浮出水面。

Temu月销超45亿谁在赚钱内幕揭秘插图8

实现巨大的流量用烧钱的互联网打法并不难实现,更大考验在于,平台在流量之下,对物流、仓储、供应链和合规等多方面服务的把控能力。

虽然超越SHINE单月GMV的KPI提前达成,但事实上,SHINE已经在跨境领域连续稳步盈利了4年多,而Temu的模式尚未得到验证,且目前尚处于巨额亏损、烧钱换市场的状态。

《连线》杂志曾对Temu做了成本分析,且得到公司内部人士的证实,为打入美国市场,每笔订单平均亏损30美元(约合人民币216.5元),有金融公司统计,Temu同时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多国开展业务,每年亏损额将达到41.5亿至67.3亿元人民币。

《福布斯》也有报道一位“羊毛党”通过玩游戏、拉新250多人的方式,在Temu薅了价值6000多美元(约合人民币43391元)的“羊毛”(包括4台Switch、1台冰淇淋机和大量孩子衣服和玩具),至今没有付过一分钱。

愿花两三百元的成本,只为拉动一个新的消费用户,这样的打法在跨境平台中甚少出现。

Temu海外消费者

《连线》杂志采访到Temu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的长期目标是让海外消费者每年从 Temu 购买 30 次,平均订单额为 50 美元,每个用户在Temu 上的花费平均每年1500美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这相当于要让一个消费者每月至少在Temu上消费2-3次,平均每次购买10多件小商品,这需要用户在Temu形成长期消费习惯和持续信任才能实现。

就目前的情况看,Temu的流量还极度依赖广告投入的“强心针”,它似乎正在陷入与Wish相同的陷阱中。

同样是以中国性价比货品出海为主的跨境平台,2020年,Wish销售额达25亿美元,当年营销支出高达17亿元。但当它停止广告投入后立刻风光不再。2022年,Wish年销售额锐减至约 5 亿美元,如今Wish的股价已经跌去87%,亏损还在扩大。

依赖补贴、折扣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Temu无法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复购率,很可能将重蹈覆辙。

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危险。近日,Temu通过“小额包裹”实现免税的入境方法被美国议员指控,并提出管理新的法案,一旦国会通过这一法案加征关税,那么Temu与供应商苦心经营的“极致低价”将难以实现,这就像是一柄悬在Temu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5年前,拼多多曾在阿里京东双雄并立的电商市场撕开一道口子,用极致低价奇袭下沉市场拿下7.5亿用户。如今,这一套打法向海外输出。但显然,跨境电商比国内流通更为复杂,Temu用拼多多的打法,究竟能否造一个“海外拼多多”,尚未可知。

*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4日

06:12
2025年8月14日,美国交易所的铜库存迎来历史性突破,连续增长天数达到惊人的100天,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自1992年有记录以来最长连续增长纪录,更在金属交易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这一异常增长趋势的背后,是市场供应过剩与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引发了全球业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铜作为全球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其库存数据的波动往往被视为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风向标...
06:12
2025年8月14日,西太平洋银行正式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行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2.3%,净息差则稳定在1.99%。这一系列关键指标不仅揭示了银行在本季度的资本实力,更直观展现了其盈利能力的稳健表现。作为一家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西太平洋银行的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其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发展水平。从资本充足...
06:12
截至8月13日,2025年基金分红总额已突破1415亿元,同比激增近40%,展现出基金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其中,权益类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分红金额高达348.8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3倍,成为市场焦点。 权益类基金分红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两大核心因素。一方面,基金整体业绩表现显著提升,为分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众多权益类基金在资本市场中斩获颇丰,为投资...
06:12
2025年8月14日,桥水基金最新公布的13F文件揭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投资动向。根据文件数据,截至6月30日当季,桥水基金对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和京东等中概股进行了全面清仓操作。这一系列减持行为显示出该基金在中概股投资上的战略收缩,与此前保持相对稳定的配置策略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桥水基金却逆势大幅增持英伟达股票,仓位增幅显著。这一投资组合的调整清晰地反...
06:12
2025年8月14日,韩国海关总署发布最新贸易数据,揭示了该国7月份进出口价格的动态变化。数据显示,出口物价指数当月同比下降4.3%,但环比上月上涨1.0%,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回暖迹象。与此同时,进口物价指数同比下降幅度更为显著,达到5.9%,环比上月则微增0.9%。这一系列数据共同描绘出韩国对外贸易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态势,尽管整体降幅较前期有所收窄,但价格压...
06:12
2025年8月14日,全球金融市场传来积极信号,COMEX黄金期货价格稳步上涨0.24%,最终报收于3407.1美元/盎司,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与此同时,COMEX白银期货价格更是大幅飙升1.47%,报至38.56美元/盎司,创近期新高。这一轮贵金属价格的普遍上涨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贵金属价格走高的背后,主要受到全球经...
06:12
2025年8月14日,一家深耕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领域的专业收购公司正式宣布,将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路径启动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目标融资规模高达1亿美元。这一创新性资本运作策略的核心目标,在于充分利用SPAC模式的独特优势,大幅压缩上市时间,为公司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战略投资与业务拓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通过这一举措,该公司有望在...
06:12
2025年8月14日,一则重磅消息引爆全球金融圈——比特币价格强势突破12.3万美元大关,较前一交易日激增超过2%。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刷新了近期价格记录,更标志着加密货币市场迎来久违的回暖信号。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此次上涨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因素: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市场对加密货币的避险需求显著回升;另一方面,多家知名机构投资者开始重新调整资产配置,...
06:12
2025年8月13日,备受市场瞩目的散户抱团概念股指数(迷因股指数)迎来强劲反弹,当日收盘报收15.23点,涨幅高达5.33%,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动能。这一积极表现背后,是多只核心个股的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指数攀升。其中,Immunitybio股价表现尤为抢眼,涨幅达到14.17%,成为当日市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紧随其后的是C3.ai,股价上涨9.99%,展现出...
06:12
2025年8月13日,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迎来强劲反弹,收盘涨幅超过2.4%,展现出行业整体回暖的积极信号。在涨幅榜前列,Editas Medicine表现亮眼,股价飙升34.72%,成为当日最大赢家;Arcturus Therapeutics Holdings Inc.同样录得29.01%的惊人涨幅,紧随其后;Stoke Therapeutics以24.9...
06:12
2025年8月13日,生物科技板块表现惊艳,相关ETF强势上扬,收盘涨幅高达2.31%,一骑绝尘成为当日行业ETF中的领跑者。受此带动,多个行业ETF也纷纷录得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全球航空业ETF、区域银行ETF、银行业ETF、医疗业ETF、可选消费ETF以及能源业ETF均展现出强劲动力,涨幅区间介于1.90%至1.16%之间,整体呈现普涨态势。值得注意的...
06:12
2025年8月13日,美国科技股七巨头(Magnificent 7)指数遭遇小幅回调,最终收跌0.31%,报收于190.22点,遗憾未能成功守住当日盘中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191.88点。在这一波动中,微软和Meta Platforms的表现最为疲软,股价最大跌幅一度达到1.64%;紧随其后的是英伟达、谷歌A和特斯拉,它们的股价最大跌幅也达到了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