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革命已至,但前景尚不明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光子星球(ID:TMTweb),作者:文烨豪 ,编辑:吴先之,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过去两年,消费电子赛道始终被笼罩在长夜之中,任由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纵使是苹果这样的赢家,也试图通过Vision Pro开启新故事。然而,就在行业逐渐陷入沉寂之时,汹涌的AI浪潮有如普罗米修斯之火,让消费电子玩家们看到了希望。疲乏的老牌消费电子厂商,仿佛将AI视作了救命稻草,拼命将产品线与其嫁接;而对百模混战的参与者们而言,消费电子赛道则是其技术落地的绝佳场景,因循该逻辑,谷歌、百度、阿里等巨头亦在酝酿着自己的新故事。在此背景下,从音箱到手机再到笔记本电脑,AI正试图在每个角落、细分赛道中掀起浪花。可惜的是,现阶段AI消费电子产品的前景,似乎远没有AI自身那般乐观。

消费电子,急寻新的救世主

当下的消费电子赛道,正经历着一个深度变革的时期。一方面,曾经引领科技潮流的智能手机、PC等消费电子产品,由于性能溢出与创新疲软,已逐渐沦为耐消品,用户换机热情亦已悄然退去。以笔电为例,TechInsights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暴跌30%,创下了自2020年以来的新低。另一方面,尽管从智能穿戴设备到智能家居,新生代消费电子产品的故事一个接一个,但并没能成功扛起消费电子产业增长的大旗——无论是老牌赛道还是新生力量,亦步亦趋的玩家们,已使消费电子红利时代渐行渐远。

产业疲软下滑的态势下,一众供应链企业开始跳脱出传统的产品线,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口,转而将目光投向工业物联网、XR等领域。无论是早已入局XR赛道的歌尔股份、蓝思科技,还是TWS起家的立讯精密,均已步入XR的河流,并将苹果视为“救世主”,期待着Vision Pro能够带热沉寂已久的XR市场。只是,饥渴的玩家们或许要失望了。近日,外媒报道称,由于产品设计的复杂性和生产的难度,苹果计划大幅削减Vision Pro的产量。而在此之前,苹果对Vision Pro的预期销量,已经经历了多次调整。这意味着,至少在短期内,Vision Pro可能无法担当起救世主的重任。XR的故事难产,使玩家们看向了势头正盛的AI赛道。

讲不出新故事的手机厂商们,对其态度更是亲密——即便是步调常常慢行业半拍的vivo,亦在悄然酝酿着大模型计划。从组建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到喊话称将积极拥抱大模型,颇爱追风的小米并没有在这轮热潮中落下。对于大模型,小米现阶段似乎分化出两条路线,一是将其同小爱同学等应用场景融合,让已经对“智能设备”审美疲劳的消费市场再度兴奋;二是同业务结合,作用于内部。客观地说,诸如Siri、小爱同学等语音助手是AI落地的天然场景,若想借此重写消费电子的逻辑,需要颠覆性应用,而非单纯的智能化升级。基于此,相较于颇具想象空间的前者,将大模型服务于内部降本增效似乎更为务实。另一方面,在大模型喷涌的当下,手机厂商亲自下场做大模型,未必就能占尽优势,毕竟同样是入局大模型,荣耀便选择了同外部厂商合作的路径。

而工具属性更强的PC领域,玩家们对AI的态度更是亲密。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近日表示,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颠覆PC行业的格局,并开创新的PC品类。为此,惠普正在与供应商合作,重新设计架构,最早可能于2024年将深度融入AI元素的新品推向市场。无独有偶,另一PC巨头宏碁也已经开始同CPU厂商合作,准备在终端设备中融入生成式AI及其他人工智能应用,并计划在2024年至2025年推出AI笔电产品,实现市场渗透。显然,面对疲软的消费电子市场,宏碁和惠普似乎选择了同样的战略方向,即将AI植入硬件产品,通过全新的AI芯片、软件应用塑造新的使用场景,激发出一波新的笔记本电脑换机潮,从而找到生存之道。毕竟,惠普不久前才宣布未来三年内裁员10%的计划,生存压力可见一斑。

AI消费电子前景黯淡 厂商急于拥抱却道阻且长插图

然而,无论是手机、笔电,还是智能穿戴设备,走向AI的道路都并不平坦。AI与硬件耦合并推动销售增长,在赛道内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当下正沉浸于建立AI帝国的英伟达,在此方面更是炉火纯青。以英伟达DLSS技术为例,其作为英伟达面向消费市场贩卖GPU的独门绝技,能够降低游戏内的渲染分辨率,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和Tensor Core(AI加速硬件单元)来提升输出画面的分辨率,从而在不牺牲画质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帧数。而在此过程中,硬件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LSS 3.0技术中的光学多帧生成技术,必须依赖GeForce RTX 40系列GPU内置的光流加速器才能实现,这也解释了为何前代产品无法支持DLSS 3.0。只是,英伟达信手拈来的操作,其他玩家未必玩得转。

实际上,对绝大多数硬件厂商而言,将AI价值过度倾注在硬件层面,或许并非一条捷径。首先,对用户而言,现阶段软件应用的重要程度远超硬件。一个简单的例子,曾几何时,各大影视专业的学子们扎堆选择苹果MacBook,其背后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具备更易用的剪辑软件Final Cut。同时,诸如ChatGPT、Midjourney等主流AI应用的运算,并不在本地终端设备上完成,而是交由远程云端服务器承担。在此场景下,PC、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更多扮演着联网和内容呈现的角色。这意味着,当下AI应用的易用性同用户所使用的硬件本身关联性较小,对硬件亦没有严格的要求——将AI价值过度投射于硬件本身,可能会存在着盲点和偏差。换言之,与硬件相比,系统和软件应用才是这轮AI演替真正的核心。纵使是前述的DLSS,亦需游戏厂商进行适配,而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好比拥有一套顶级的音响设备,却没有音乐可播放,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消费电子厂商之所以会固守“硬件至上”哲学,且将产品同AI的耦合过度理想化,或许同自身在AI领域尚显稚嫩有关。毕竟消费电子的游戏,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链的游戏,尤其在同质化严重的PC市场,大多数厂商的角色更多的是像是“组装工”,并未能深入参与到AI等前沿科技的创新和研发中。这并不意味着技术路线将被证伪。相反,当下的终端设备虽然受限于硬件限制,很难支持大模型的部署和运行但却能搭载轻量级的小模型,通过大小模型间的耦合实现实时离线推理、快速响应需求等功能。只是,应用厂商并不是吃素的,深谙商业竞争的应用厂商,必然选择去尽可能地覆盖更多的用户,而不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单一的硬件厂商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因此,即便AI硬件能撬动消费市场,消费电子玩家亦只能沦为生态链的最末端,瓜分大模型、应用厂商剩下的残羹冷炙。

当然,除扮演着传统“组装厂”的硬件厂商以外,赛道中亦存在着苹果、华为等软硬实力兼备的玩家,既有硬件基底,亦有前沿科技支撑。对其而言,若能将应用“赋能”自身的硬件产品,或许将成为消费电子赛道新的主角。终目前,谷歌、百度、阿里等玩家,在参与大模型混战的同时,亦在塑造消费电子领域的新游戏规则。今年以来,AI与硬件的联姻已在多个领域被实现:小度融合文心一言,构建出专门针对智能设备场景的AI模型“小度灵机”,并已将其集成到小度青禾学习手机中;阿里则是将天猫精灵同通义千问接轨,加深AI与智能硬件的融合。而在AIGC领域起步稍晚的苹果,也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紧急招募AIGC专业背景人才,将其视为“改变苹果移动计算平台”的重要力量,以此来抵挡AI潮流的冲击。相比之下,一直试图挑战微软在AI领域的地位的谷歌,则更为硬核。近日,谷歌发布了对标GPT-4的PaLM 2,后者包含了Gecko、Otter等四种版本,其中,Gecko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高速运行,即使在离线状态下也能够保持不错的表现。这意味着,谷歌能对PaLM 2可以进行微调,以支持更广泛的产品类别。基于此,对谷歌Pixel系列手机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故事,毕竟在Tensor G2芯片性能“翻车”后,谷歌的自研芯片唯独AI领域还具备着优势。

因此,纵观AI消费电子赛道,其虽仍处迷雾之中,但秉持着不同逻辑的玩家们,正在摸索着可能的出口。会看当下身陷AI热潮,玩家们视角往往过于乐观,从而忽略一个重要事实,即创新并非总能符合消费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前述硬件路线为例,打破既有框架开发基于AI的硬件架构,无疑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这种成本的增加在消费者最终购买时便会显现出来。就拿AI笔电来说,在性能与配置相似的情况下,AI笔电与普通笔电势必会在价格层面拉开一定的差距。然而 ,在整体消费意愿走低的大环境下,硬件厂商只能寄希望于通过协同开发,呈现出有别于主流AI应用的杀手级产品。换句话说,只有当用户感受到他们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带来了明显的提升时,他们才可能为所谓的创新付费。归根结底,现阶段AI+硬件更像是刻意缔造的新故事,只有在AI应用不断井喷的局面下,找到让消费市场愿意买单的理由,才是真正的关键。纵使部分亲身参与AI浪潮的玩家,在此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距离真正重振消费电子产业,仍需经历一条充满挑战而漫长的道路。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18日

11:19
科技媒体BornCity最新消息,微软正式宣布解除因sprotect.sys驱动程序引发的Windows 11 24H2升级限制。这一重要更新意味着广大用户终于可以顺利升级至最新版Windows系统,而此前因兼容性问题导致的升级困境得以圆满解决。 据悉,该问题的根源在于SenseShield Technology公司开发的sprotect.sys驱动程序与W...
11:19
2025年10月18日,波兰领先的电商平台Allegro正式上线名为“Allegro OdZyskaj”的创新二手电子产品交易服务。这一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的闲置电子产品回收与转售解决方案,目前正处于试点运营阶段。首批上线的小型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类游戏主机等,覆盖了当前市场主流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便捷地将家中闲置的电...
11:19
微软正式确认,Windows 11十月累积更新KB5066835在24H2和25H2版本中引发了系列技术问题。部分用户在安装过程中遭遇0x800f0922等安装失败错误,建议通过手动下载补丁文件或使用媒体创建工具进行修复。这一更新还暴露了HTTP.sys组件的回归性故障,导致HTTP/2协议在处理localhost连接时频繁重置,严重干扰本地开发环境及IIS...
11:19
10月30日,备受瞩目的京东品酒会第二场盛会将空降上海阿纳迪酒店,一场融合高端商务与品酒艺术的盛宴即将开启。京东集团CEO许冉将携手多位知名企业家亲临现场,与众多精英人士共襄盛举。作为京东11.11购物节期间重磅推出的用户互动项目,本次活动旨在为消费者打造独特的节日体验,传递京东对品质生活的极致追求。 即日起至10月22日,广大用户可通过京东APP“秒送”频...
11:19
深光影像正式发布AF-S 85mm F1.8全画幅镜头的尼康Z卡口版本,首发售价仅为1499元,为尼康Z系统用户带来高性价比的选择。这款镜头采用坚固的金属机身设计,整体重量控制在380克,轻盈便携的同时兼顾耐用性。外观设计简洁大气,仅提供经典黑色版本,彰显专业质感。 镜头操作便捷性突出,配备Fn自定义按键,用户可一键切换对焦模式、ISO设置或激活景深预览...
11:19
真我GT8系列正式官宣,10月21日15:00将迎来震撼发布,旗下将推出两款旗舰机型——真我GT8与真我GT8 Pro。其中,真我GT8 Pro作为影像旗舰的标杆之作,更将首次携手理光GR品牌,全球首发理光影像系统,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像体验。 在硬件配置上,真我GT8 Pro实现了突破性升级。其潜望长焦镜头由上一代的1/2英寸5000万像素规格,跃升至1...
11:18
微新创想10月18日重磅消息,备受瞩目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即将迎来新一轮调整。根据最新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优惠政策将再度退步。具体而言,若车辆不含增值税售价不超过30万元,消费者可享受购置税减半的优惠;而对于售价超过30万元的车型,最高减免额度将设定为1.5万元。这一政策调整意味着购车成本将显著提升,消费者需要为爱车支付...
10:40
2025年9月,圆通速递交出亮眼业绩单,快递产品收入高达57.99亿元,同比增长14.89%,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期业务完成量突破26.27亿票,同比增长13.64%,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市场需求旺盛,更彰显了圆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单票收入稳定在2.21元,同比增长1.09%,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方面持续优化,实现了量价齐升的良性...
10:40
科技媒体9to5Mac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深度体验后,对苹果AirPods Pro 3给出了全面而专业的评测。报告指出,新款耳机在音质与主动降噪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无论是细节表现力还是降噪效果都显著优于前代产品。更令人惊喜的是,新增的心率监测功能进一步拓展了耳机的使用场景,使其从单纯的音频设备升级为兼具健康监测的智能配件。 然而,评测也揭示了部分用户反馈的痛点。...
10:40
2025年10月18日,在备受瞩目的2025全球创新大会上,中国汽车品牌奇瑞重磅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电池模组,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这一突破性技术成果采用了原位聚合固态电解质与创新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实现了高达600Wh/kg的电芯能量密度,为电动车续航里程带来了革命性提升,有望突破1200至1300公里的续航新纪录。 此次技术展示活动在安徽芜湖隆重举行,作...
10:40
2025年10月18日,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高盛资产管理正式宣布,已成功获得礼来公司的正式委任,负责管理其在美国及波多黎各的约250亿美元退休计划资产。这一重要合作标志着高盛在退休计划管理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体现了礼来公司对高盛专业能力的充分认可。 此次合作范围广泛,将涵盖固定收益和固定缴款类等多种资产类别,旨在通过高盛卓越的投资运营能力,显著提升礼来退...
10:40
2025年10月18日,华泰证券最新研报揭示了中国移动源排放的严峻现状——机动车占比高达72%,尾气治理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20年国六标准全面实施以来,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升级的步伐并未停歇。据行业专家预测,国七标准的研发进程将在2025年明显加快,其技术路径或将引入EHC(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和紧耦合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等创新环节,以实现更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