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哈尔滨的市花,以其清雅香气和药用价值闻名。2000年,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免疫学硕士李天天,以丁香花为灵感,创办了”丁香园医学文献检索网”。借鉴当时流行的BBS模式,这个平台迅速成为医学生和业内人士交流文献、分享案例的热门社区。从最初的BBS论坛到如今中国最大的专业医生平台,这家发展25年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终于迎来IPO关键节点。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丁香园已启动赴港上市筹备工作,计划最快2025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这已是丁香园自创立以来第三次IPO传闻,前两次均否认相关传言。而此次消息传出,距离上一次融资已近五年。2024下半年以来,健康之路、方舟健客相继完成港股上市;健康160、微医等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也纷纷递表,行业上市热潮似乎再度升温。早在2021年,李天天曾表示,丁香园业务模式尚未成熟,上市需等到更成熟的时机。
50岁的李天天,出生于医学世家,放弃博士学位创立了独特的丁香园。因线下文献检索不便,他自学建站,于2000年7月23日上线丁香园医学文献检索网。最初仅作为个人兴趣项目,却意外吸引大量医学生和医生加入。2005年,经历早产孩子重症监护室的痛苦,李天天更深刻意识到医生资源与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彼时丁香园已拥有百万会员,成为医生交流的最佳平台。2006年,李天天放弃博士学业,与两位杭州站友张进、周树忠全职投入丁香园运营。基于医生需求,团队逐步发展出人才招聘、耗材采购等TO D(Doctor)模式,并于2014年探索C端业务,提出”D+C”双核驱动战略,孵化出丁香医生、丁香妈妈等内容矩阵,开创了独特的互联网医疗发展道路。
丁香园独特的业务模式获得资本青睐。运营主体观澜网络至今完成5轮融资,吸引DCM中国、顺为资本等机构投资。其以健康科普起家,在知识服务和内容电商领域开辟出多元增长曲线。不过,丁香园能否继续赢得资本市场认可,仍需时间检验。
“丁香医生”公众号自2014年上线以来,凭借《维生素C不能防感冒》《权健火疗调查》等爆款文章,三个月涨粉百万,迅速撕开健康科普蓝海。2020年推出的”实时动态地图”,成为公众获取疫情数据的重要渠道。依托流量入口,丁香园构建了问诊、电商、课程等业务闭环,实现内容驱动的多场景商业变现。目前平台拥有900万注册专业用户,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80%,其中405万医师用户占全国执业医师数92%。李天天强调,医生始终是丁香园的基石,C端服务需要皮肤科、营养科等各科医生参与,解决医院外更多健康问题。
健康科普带来的商业转化,成为丁香园重要盈利路径。丁香医生在成分解析、产品打假等领域建立权威地位,其推荐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旗下电商平台”丁香家”涵盖营养补剂、母婴健康等十余品类,多款爆品销量突破15万件。天猫旗舰店也积累约19.1万粉丝。但科普公信力与商业利益边界模糊,2022年丁香医生等账号遭禁言事件,使平台公信力受到挑战。对于当下的丁香园,IPO既是资本化机遇,也是信任与合规的终极考验。
互联网医疗赛道竞争激烈,不少企业中途折戟。2022年行业热潮退去后,监管持续收紧,市场不确定性加剧。2024年9月好大夫在线被收购,引发行业对互联网医疗企业命运的讨论。转机出现在2024下半年,健康之路、方舟健客相继上市,微医等企业递表,医药健康企业上市热潮再起。丁香园借势冲刺IPO,或将通过融资推动AI发展。今年7月,李天天在《中国网信》撰文称,丁香园已探索AI大模型应用,包括智能问诊、搜索等,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但想在”医疗+AI”赛道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发布的《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详细列出84项AI应用场景。蚂蚁集团收购好大夫在线后,在医疗AI领域布局全面。面对巨头竞争,中小平台若不能快速跟进,可能面临用户流失风险。但AI研发需要巨额资金和技术投入,丁香园若缺乏资本支持,难以实现技术突破。以医生社区和科普内容立身的丁香园,确实值得期待AI叙事,但在高投入门槛和激烈竞争面前,能否转化为可持续商业成果仍存变数。
成立25年后,丁香园再次站在IPO关口。若成功上市,融资将助力AI发展;若错过窗口,在行业加速分化背景下,将面临更残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