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已经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混乱,就像一锅煮沸的丝瓜汤。从职场争执到家庭聚餐,一句”你肝火太旺,喝点丝瓜汤降一下火气吧”几乎成为全民吵架必备金句。这个梗的诞生源于博主”累子”创作的家庭情景短视频:饭桌上,妈妈不顾儿子明确拒绝,执着推荐丝瓜汤,最终将儿子拒绝归结为”肝火旺”。妈妈:儿子,要不要吃丝瓜汤?儿子:不用!妈妈:丝瓜汤很补,夏天吃正好!儿子:不用!妈妈:(倒吸凉气)儿子你怎么了?儿子:(愧疚)妈妈,你以前脾气没那么差啊!妈妈:你这是肝火旺,妈妈带你看中医,或者喝点丝瓜汤降降火。这个平平无奇的丝瓜汤,在”累子”一人分饰多角的演绎下,重现了家庭饭桌上的唇枪舌战,将”丝瓜汤”一梗送上热搜。新榜编辑部观察发现,#丝瓜汤相关话题接连登顶微博、小红书热搜榜首。据新榜旗下”声量通”监测,近7天各平台出现20个#丝瓜汤热搜,其中小红书占比40%。梗红则人红,”累子”近期涨粉42万,抖音涨粉27万。那么,这个梗是如何诞生的?为何能席卷互联网?又映射出怎样的情绪?超3亿播放的丝瓜汤究竟有何魔力?《本草纲目》记载丝瓜性凉味甘,煮食除热利肠,为丝瓜汤降火气的说法奠定基础。当”累子”扮演的妈妈说”丝瓜汤降火气,很健康”时,其他辩驳显得无力。丝瓜汤成为长辈对晚辈的服从性测试,开启家庭辩论赛的助燃剂。当爸爸强调加味精才鲜、妈妈坚持加香油和盐、奶奶计划囤货、爷爷散播基因变异论时,这场饭桌辩论堪比大型综艺混搭。看似闲聊丝瓜汤,实则各说各话,驴唇不对马嘴。当话题转到”累子”身上,长辈们却出奇一致地开团,开启诛心模式:”累子你也老大不小了””最近生意难做,累子工作怎么样””你这么凶是因为肝火旺,天天熬夜”……这种无效沟通正是”丝瓜汤”一梗的精髓,”累子”默默承受火力,网友直呼”演我本人”。《丝瓜传》系列已更新10条,抖音播放量6819万,单条最高点赞120万,视频头图标注《谁家庭》。随着热度攀升,丝瓜汤成为新一代吵架必备语,适用于家庭、职场、亲密关系等场景。以前吵架只会哭,现在直接怼人”你肝火旺,喝丝瓜汤降降火”。一些博主在视频中融入丝瓜汤梗,外卖平台也借势营销,美食博主发布的丝瓜教程评论区全是玩梗大军。网友直接用”丝瓜”为ID,相关笔记点赞量惊人。各大平台上线”丝瓜汤”热点策划,小红书浏览量达8593万,抖音近30天新增视频播放2.05亿次。9月6日,”累子”视频中倭瓜闪亮登场,评价”去寒气,暖胃”,并推出百度AI合作视频,丝瓜宇宙展现商业潜力。一碗赛博丝瓜汤,成就中国版《百年孤独》。网友认为”丝瓜汤”如同咒语,念起黏腻丝滑,仿佛回到童年饭桌——左边是固执的父亲,右边是唠叨的母亲,”那你错了””喝点丝瓜汤降降火气”的对话让人回忆窒息的膳食体验。”累子”表示选择丝瓜汤只是因为它顺口,本质是饮食推拉与话语权战争。这个梗能文能武,浅层是怼人Buff,深层扛起学术议题,更有人将其上升至中国版《百年孤独》深度。从角色孤独处境、奇奇怪怪的家庭、魔幻现实交织风格来看,中式饭桌与马孔多有相似之处,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化作每一碗被推来挡去的丝瓜汤。丝瓜汤这个梗如同蔬菜特征,不尖锐却充满无奈,人人都能围绕它开麦两分钟。创作者”累子”似乎陷入互动困境,在流量与圈米间挣扎。互联网质疑声中,有人无法理解其心酸,有人觉得重复无趣,有人控诉”侮辱丝瓜汤”。熟悉的赛博鬼打墙对话,仿佛博主在作品中设置的牛头不对马嘴,与评论区形成互文。尽管如此,丝瓜汤仍是今年最友善的梗之一。就连讨厌它的原因都可爱:”因为丝瓜梗不能吃,做汤的是丝瓜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