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场的高度关注,宁德时代对于进军欧美市场的步伐始终保持着乐观且坚定的态度,其进展被形容为”顺利”。这一表态不仅平息了近期围绕美国建厂的争议,更彰显了这家全球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雄心勃勃的国际化战略。作为行业巨头,宁德时代正通过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和输出先进技术的方式,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开辟新天地,以技术优势换取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艘承载着中国制造梦想的巨轮,正勇敢地穿越大西洋的风浪:在欧洲市场,它面临着当地社区的部分质疑;而在美国市场,地缘政治的复杂因素则构成了新的挑战。
作为众多汽车制造商的核心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在中国汽车市场早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欧洲和美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汽车巨头的转型进程不断加速,宁德时代也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历史机遇,期待在全球市场分得更大的蛋糕。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上半年全球市场份额已达到36.3%,海外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2023年1月至5月已达到27.3%;国内市场占有率则稳定维持在40-50%的区间。这一系列亮眼业绩也带动了公司营收的同比增长,综合毛利率达到21.6%,盈利能力保持稳健。然而,在开拓欧美市场的过程中,宁德时代也意识到,竞争的利刃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如其公司名称”宁德时代”所蕴含的时代意义,这家企业诞生于电池技术的黄金时代,同时也必须直面跨洋发展的重重考验。虽然出海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宁德时代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用”进展顺利”四个字回应了来自大西洋两岸的种种挑战。
01 欧洲:产能输出的挑战与机遇
大西洋东岸的欧洲,不仅是现代汽车的摇篮,更是电动汽车的发源地。因此,宁德时代的国际化征程始于德国。2014年3月,宁德时代在德国成立了首家海外全资子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GmbH(CATG)。彼时,这家中国企业的规模尚显稚嫩,其简朴的前台布局和办公室设计,折射出当时宁德时代在全球电池市场尚未崭露头角的现状。当年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仅为0.273GWh,与今日的庞大规模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当中国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规定只有符合标准的电池才能获得补贴时,日韩企业始终未能获得准入许可。加之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提高了能量密度要求,恰好契合了宁德时代主攻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使其获得了大量订单和广泛关注。2017年成为宁德时代的辉煌时刻,它超越比亚迪、松下、LG等竞争对手,登顶全球动力电池销量榜首;同年,宁德时代在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纷纷设立全资子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2018年,宁德时代成功上市,一跃成为产业界、资本市场和投资圈的热门话题。同年,宝马、戴姆勒、大众等德国汽车巨头纷纷向宁德时代伸出橄榄枝,大额订单纷至沓来。
在德国建厂、输出产能,成为宁德时代顺理成章的战略选择。2018年7月,在中国和德国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下,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在埃尔福特市建设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同年10月,这家中国企业的首家海外工厂正式动工,原计划于2021年投产,2022年实现14GWh的产能,预计为当地创造约2000个就业岗位。彼时,董事长曾毓群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将把全球最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带到德国。通过在欧洲建立本土化供应能力,我们可以更贴近欧洲客户,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产品解决方案,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然而,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打乱了原计划的建设节奏。2022年4月,宁德时代获得当地政府批准的生产许可,工厂年产能可达8GWh。同年12月,第一批电芯正式从图林根州工厂下线,标志着宁德时代在欧洲的产能爬坡进入新阶段。就在宁德时代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时,德国劳动力短缺问题浮出水面。2023年5月,德国总理朔尔茨发出警告,称德国未来需要应对劳动力短缺挑战,教育和培训将成为关键。宁德时代欧洲区首席执行官Mathias Hüttenrauch今年6月表示,德国的劳动力短缺正成为欧洲电池厂产能提升的主要障碍。德国劳动力的老龄化和教育体系导致宁德时代难以招聘到足够数量的合格员工。
就在德国为招工难题焦头烂额时,宁德时代在匈牙利的第二工厂却遭遇了抗议风波。2022年8月,宁德时代宣布,将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与奔驰合作在德布勒森市建设欧洲第二座电池工厂,规划产能100GWh,建成后将成为欧洲产能最大的电池工厂,为奔驰、宝马、大众、Stellantis等客户提供动力电池,这是匈牙利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然而,这一计划却引发了当地居民的不满。今年1月,示威者聚集在德布勒森市市政府门口,强烈谴责政府官员,并指责他们未充分考虑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尽管面临抵制,宁德时代的第二工厂建设仍在推进。今年2月,宁德时代获得当地政府颁布的环境许可证,当地官员表示:”这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格的许可证。”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宁德时代正计划调整工厂规模,已向当地政府申请建筑面积变更许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当地政府将在60天内对申请作出批复。
针对欧洲工厂的市场关切,宁德时代在7月25日回应称:”海外工厂进展顺利,德国工厂目前在产能爬坡中。匈牙利项目规模较大,公司分期开展建设,也在顺利推进中。”
02 美国:技术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大西洋东岸的欧洲市场风波暂告一段落,西岸的美国市场却为宁德时代的技术出海带来了新的考验。今年2月13日,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在底特律宣布,将在密歇根州的马歇尔市(距离底特律100英里)投资建设一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工厂,总投资额35亿美元,宁德时代将成为该工厂的技术合作伙伴。该工厂将提供2500个就业岗位,初期产能为35GWh,足以满足40万辆福特电动车的电池需求。与宁德时代在欧洲的建厂模式不同,这次合作采用技术许可而非合资的方式,即宁德时代向福特授权CTP(无模组电池包)技术,这开创了中国企业出海的新模式。
这一创新模式的诞生,得益于拜登政府的政策推动。为了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美国总统拜登于2022年8月22日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并于同年9月正式实施。该法案规定,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可享受7500美元的补贴,但享受优惠的车辆必须在北美制造,同时电池组件和原材料需有一定比例来自北美或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美国将拨款3690亿美元用于能源安全和气候投资,根据《通胀削减法案》的具体条款,如果满足以下条件,消费者可获得7500美元的补贴:电池零部件的50%以上在北美生产和组装;核心矿物的40%以上在北美或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国内提取或加工(符合条件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巴林、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日本等)。
更为关键的是,法案规定,如果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和原材料来自”外国敏感实体”,该车辆将无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这一条款直接影响了宁德时代的美国市场策略。福特新闻发言人TR Reid曾表示,福特相信美国工人在美国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生产的电池将符合相关法规。然而,即便如此,美国政客们仍不满意。就在福特官宣的同时,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就要求拜登政府审查福特与宁德时代的技术转让条款。今年7月,共和党议员再度发难,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和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要求福特提供更多关于该协议的信息,以及雇佣数百名中国工人的计划。TR Reid表示,公司正在认真研究这封信,并将做出真诚的回应。福特承诺对信中提到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
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视为重要战略方向。近两年,欧洲通过了一系列法规法案,旨在构建本土电池产业链,保护性政策对中国电池企业开拓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和《关键原材料法案》影响尤为显著,要求到2030年实现以下目标:关键原材料本土开采占比达到10%,原材料本土加工比例至少为40%,本地回收比例至少为15%,并确保各关键原材料对单一第三国的依赖程度不超过65%;同时,要求电池企业对重要原材料进行供应链尽调,超出碳足迹限值的电池企业将被禁止进入欧洲。
在欧美市场的竞争中,宁德时代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条款不仅要求电动汽车在北美制造,还规定电池组件和原材料需满足特定的地域要求。美国将拨款3690亿美元用于能源安全和气候投资,根据法案细则,如果满足以下条件,消费者可获得7500美元的补贴:电池零部件的50%以上在北美地区生产和组装;核心矿物的40%以上在北美或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国内提取或加工。更为致命的是,法案规定,如果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和原材料来自”外国敏感实体”,该车辆将无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因此,宁德时代要进入美国市场,只能通过美国实体进行合作。福特新闻发言人TR Reid曾表示,福特相信美国工人在美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生产的电池将符合相关法规。然而,即便如此,美国政客们仍不满意。就在福特官宣的同时,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就要求拜登政府审查福特与宁德时代的技术转让条款。今年7月,共和党议员再度发难,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和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要求福特提供更多关于该协议的信息,以及雇佣数百名中国工人的计划。TR Reid表示,公司正在认真研究这封信,并将做出真诚的回应。福特承诺对信中提到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
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产业,无论在世界各国,都被视为重要战略方向。近两年,欧洲通过了一系列法规法案,旨在构建本土电池产业链,保护性政策对中国电池企业开拓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和《关键原材料法案》影响尤为显著,要求到2030年实现以下目标:关键原材料本土开采占比达到10%,原材料本土加工比例至少为40%,本地回收比例至少为15%,并确保各关键原材料对单一第三国的依赖程度不超过65%;同时,要求电池企业对重要原材料进行供应链尽调,超出碳足迹限值的电池企业将被禁止进入欧洲。
宁德时代在欧美市场的竞争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条款不仅要求电动汽车在北美制造,还规定电池组件和原材料需满足特定的地域要求。美国将拨款3690亿美元用于能源安全和气候投资,根据法案细则,如果满足以下条件,消费者可获得7500美元的补贴:电池零部件的50%以上在北美地区生产和组装;核心矿物的40%以上在北美或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国内提取或加工。更为致命的是,法案规定,如果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和原材料来自”外国敏感实体”,该车辆将无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因此,宁德时代要进入美国市场,只能通过美国实体进行合作。福特新闻发言人TR Reid曾表示,福特相信美国工人在美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生产的电池将符合相关法规。然而,即便如此,美国政客们仍不满意。就在福特官宣的同时,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就要求拜登政府审查福特与宁德时代的技术转让条款。今年7月,共和党议员再度发难,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和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要求福特提供更多关于该协议的信息,以及雇佣数百名中国工人的计划。TR Reid表示,公司正在认真研究这封信,并将做出真诚的回应。福特承诺对信中提到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