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始终秉持与产业共生共长的愿景,在2025年9月16日于深圳举办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全面展示了其产品进展、能力升级及AI能力的全面开放。这一举措标志着腾讯云在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当前,腾讯云正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拥抱智能化与全球化浪潮,推动产业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腾讯云的”智向远大”战略已初见成效,解决产业痛点、与生态伙伴共赢AI,已成为腾讯的核心基因。
随着AI从科技尝鲜走向价值落地,其作为业务创新与倍增的新驱动力地位日益凸显。腾讯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达1845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Non-IFRS)为692.5亿元,同比增长18%。值得注意的是,研发费用为202.5亿元,同比增长17%,自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超过3795亿元,为AI强化业务质量、提升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对此表示肯定:”二季度,我们在AI领域持续投入并从中获益。”AI已成为腾讯的核心增长引擎,而腾讯云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腾讯云作为腾讯AI”连接一切”的重要桥梁,对内为业务持续注入新活力,对外解决产业真实痛点。例如,一汽丰田接入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后,智能在线客服机器人独立解决率从37%提升至84%,月均自动解决客户咨询问题1.7万次,显著提升客服效率与客户满意度,优化用户体验,助力企业全域降本增效。再如,迈瑞医疗与腾讯共建的全球首个临床落地重症大模型”启元”,能在5秒内回溯整合患者病情、预测趋势并提供建议,1分钟内生成病历文档,准确率高达95%,助力临床提升诊疗精准度与质量。
腾讯云的AI大模型已在政务、零售、金融、医疗、教育、文旅、工业、传媒等30多个行业广泛落地,全面满足企业”向智能化要产业效率”的核心诉求,通过产数融合释放最大价值。因此,腾讯云不盲目追求规模排名、不主动参与价格战,而是坚持全栈自主创新的产品与服务,走精耕细作之路,追求与生态伙伴的双赢。2025年以来,腾讯云的SaaS服务客户数同比增长了60%,给生态伙伴带来的商机规模同比增长了330%。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帮助客户和伙伴打造’好用的AI’,激发企业创新潜能,助力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AI发展。”
智能化突破,提效驶入快车道。为提升产业效率,腾讯云持续发力。首先,持续迭代混元大模型。通过数据增强与合成技术,腾讯不断提升数据质量与多样性,并通过更有效的预训练与后训练扩展,持续增强混元的基础模型能力。过去一年密集发布了30多个模型,腾讯混元家族不断壮大。混元Turbo S是业界首款大规模混合Mamba-MoE模型,每月迭代一次,与OpenAI GPT、谷歌Gemini、Grok等最领先大模型看齐;混元面向端侧场景推出一系列小尺寸模型,最小仅为0.5B。如此一来,夯实了AI创新的技术底座,腾讯云因而可以为产业注入更强劲的智能。
以业内首个”小游戏全方位解决方案”为例,腾讯云首次将混元3D大模型、混元游戏视觉生成等美术AI能力以及腾讯游戏多年沉淀能力,系统化开放给开发者,由此降低了小游戏的美术创作门槛,中小团队在有限资源之下也可以获得大厂级的生产力。如今,混元大模型再次进化。腾讯混元3D3.0正式发布,首创了3D-DiT分级雕刻模型,突破传统技术难以兼顾整体结构、规整度与局部细节的瓶颈,建模精度提升3倍,几何分辨率高达1536³,支持36亿体素超高清建模。这意味着,依托腾讯混元3D3.0的超高清建模和高质量生成,游戏、影视、电商等行业可以轻松实现专业级3D内容创作,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其次,不断升级智能体解决方案。混元大模型日拱一卒之下,腾讯的大模型产品矩阵也越来越受用户和产业的青睐,不断拓宽腾讯的AI生态护城河。大会披露,腾讯元宝上线一年多,已成为国内DAU排名前三的AI原生应用,用户每天向腾讯元宝的提问量已达到2025年初一个月的总量;IMA知识库文件数量已突破1亿;QQ浏览器的AI月活数比4月增长了17.8倍。其中,围绕智能体的战略布局尤为值得一提。眼下,智能体是最受青睐的AI原生应用发展方向,也被产业视为拥抱AI的最佳路径,因而备受云计算赛道的关注。腾讯云上线了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ADP,率先在行业内实现零代码配置多智能体协同构建,大幅降低了智能体的开发门槛。如今,ADP迭代到3.0版本,支持对接第三方数据库,进一步强化RAG能力,通过时效性、权威性加权召回搜索结果,可以显著减少幻觉,让智能体成为企业信赖的”智能中枢”。
更为重要的是,围绕企业的真实场景,大力推动智能体从可用、能用走向易用、好用,最终走向智能协同。对此,绝味食品深有体会。绝味食品基于腾讯智能体开发平台,打造了人群圈选、商品推荐、动态权益及内容生成等多个智能体,协同作战之下实现了全程智能化运营,AI组的内容点击率是人工组的1.8倍,支付转化率是2.4倍,交易金额达到3.1倍。”腾讯智能体的独特优势还体现在广泛的场景适配能力。依托腾讯云,我们覆盖科研、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场景,沉淀标准化的行业智能体模板,加速零售、医疗、金融、教育、工业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汤道生如是说。
再次,进一步打通企业应用场景。腾讯云通过全面升级”SaaS+AI”,让AI无缝融入每个人的工作环境,助力个人工作提效,进而提升组织效率。腾讯会议就是最好的明证。公开数据显示,近一年,腾讯会议AI功能用户量同比增长超过150%,每月为超过2800万用户提升协作效率。为了”比合作了N年的同事更懂你”,腾讯会议上新了”AI纪要”功能,可以实时生成会议纪要,并每隔2分钟主动同步,以最快的时间了解全会会议重点,会后纪要可以联动腾讯元宝继续追问,从而更好地理解团队意图、更顺畅的执行决策部署。由此一来,可以发挥”1+1>2″的功效,让腾讯会议从沟通工具变成真正的效率工具。
发力全球化,登上更大的舞台。赋能智能化之外,全球化是腾讯云的另外一个战略重心。由于种种缘由,不少赛道陷入了”内卷”式竞争,甚至出现”卷得越狠、损得越快”的势态,以至于负循环肉眼可见。此背景下,出海破”内卷”逐渐成为产业的共识。当产业向全球化要收入规模,成为必选项而非可选项之后,中国云在新的”大航海时代”有了更大的舞台。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云计算出海市场规模达到450亿元,同比增长超40%,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超150个数据中心,服务50万余家全球企业。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选择攻略海外,对云计算的海外需求也会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天然倾向于熟门熟路、可与国内业务无缝连接与同步的平台。”基于此,90%以上的互联网企业和95%以上头部游戏公司,出海都选择了腾讯云。
事实上,腾讯云一直聚焦数字化驱动下的全球市场开拓,不仅仅助力内地企业打造全球化效率引擎,也赋能海外企业破解全球化的难题。最典型的实践案例,非GoTo迁云计划莫属。GoTo是印尼最大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摆脱陈旧IT架构的束缚,选择将旗下即时配送和出行服务平台Gojek切换至腾讯云,本次迁移耗时4小时54分钟,比原计划提前整整一小时。这标志着,腾讯云可以满足国际企业高并发和高增长的业务需求,已具备重塑全球产数基础设施的版图的实力与底气。
一方面,基础设施提速,打造”全球一张网”。2025年,腾讯云持续加码基础设施建设,拉近与企业的”物理距离”:计划在中东投入1.5亿美元,在沙特落地首个数据中心;在日本大阪建设新可用区,这是继东京的两大可用区之后,腾讯云在日本的第三个数据中心……截至目前,腾讯云已打造覆盖五大洲21个地区的云基础设施,全球加速节点超过3200个,并在过去一年抵御了同比增长183%的DDoS攻击。基础设施越完善,云计算就越可靠,更容易满足企业数据的合规、灾备、安全等要求,自然也更容易拓展海外客户。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表示:”腾讯云将持续加大在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上的投入,帮助中国企业稳健出海,同时也为全球企业提供安全、可靠、智能的云服务。”
另外一方面,本地服务提效,成为企业”全球数字合伙人”。基础设施之外,腾讯云还打造了敏捷响应的本地服务团队,既提供了高效率的专业服务,也满足本土化的实际需求。腾讯云副总裁许华彬告诉锌刻度:”我们这个团队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团队,我们在海外有11个办公室,这种本地化配置更懂客户场景,是一个效率比较高的组织形态,也是我们一个优势。”截至目前,腾讯云海外客户已累计突破10000家,覆盖超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伙伴超过11000家。正因为如此,过去三年,腾讯云国际化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正在成为腾讯新增长引擎。
总而言之,经历减脂增肌的腾讯云,抓住AI这一新机遇,通过基础设施先行、生态深度绑定、技术差异化持续输出”智能化”与”全球化”,从而焕新千行百业,共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AI生态。那么,腾讯云有了更大的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