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星海情报局(ID:junwu2333),作者:星海老局,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

毫无疑问,“常温超导”就是现在最火热的话题——自媒体炒一轮,B站up主炒一轮,资本圈炒一轮,大家都赢了

自从前几天韩国团队丢出了“LK-99”这种宣称可以实现“常温超导”的物质后,全球人民都疯狂了。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样品在常温常压下就有“迈斯纳”效应,还因为这东西从材料到工艺都过于简单,甚至有人调侃说“整个实验里最贵的东西是那个陶瓷坩锅”,以至于中学实验室就可以实现复刻——已经有很多野生物理爱好者在试着复现“LK-99”了。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

arXiv上的论文截图

这相当于什么呢?这就相当于某天你突然发现,其实你用家门口五金店里卖的东西也能攒出一台光刻机。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1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2

而且更兴奋的是,昨天下午,华中科技大学的团队复现了“LK-99”,不仅是中国团队,美国劳伦斯实验室和俄罗斯实验室也都用各自的方法或证明或复现了“LK-99”的可靠。

这和之前迪亚斯的“超导”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可以复现,说明韩国团队没有忽悠,这事儿至少是有门的。

制备极度简单且便宜的常温常压超导材料……看到这大家都有点恍惚:佛祖、玉帝和上帝突然决定给人类调低游戏难度了?这“物理学圣杯”来的是不是过于轻松了些?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3

来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粒子加速器中的超导磁体技术

最后,随着美股AMSC(美国超导)昨天直接上涨了140%——大家都绷不住了——人类的未来、暴富的诱惑、尖端的科技……人类似乎已经站在新一代工业革命的门槛上了。

但很遗憾,且不论这次LK-99是不是真的成为“人类新希望”,我们距离真正梦想的“常温超导”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其实这几天局长一直在关注这个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常温超导”和由此想到的其他事情。

先说一个总的看法吧:没错,韩国人的确发了论文、做了实验,但即便LK-99真的是划时代的常温超导体,他们的论文和理论也不足以支撑起未来的发展。韩国人的LK-99有点意思,但距离“开创历史新纪元”恐怕还差了点意思,韩国团队的尝试值得我们尊敬,但为此而陷入狂欢,乃至重仓all-in就有点太后现代了。

01 “常温超导”的美丽未来

先简要了解一下“超导”的概念。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4

超导现象由昂内斯在1911年发现 | 诺贝尔奖官网

“导体能导电”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即便导电性再强的物质,比如银和铜,也是存在电阻的。

常温状态下,金属导线可以看作是一条河流,“河水”是外层电子,“河里的礁石”是金属阳离子。正如河水会从高耸的山地流向低缓的平原,自由电子也会从高电势的地方流向低电势的地方,这就是“导电”。

绝缘体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导电,就是因为“绝缘体”这条河里的礁石太大了,把整条河都给堵了。但我们也都知道,水势足够大的情况下,即便是大坝也拦不住水。绝缘体也并非永远不导电,在电压足够高的时候,击穿绝缘体也是情理之中。

当电子“河水”流淌的时候,必然会和金属阳离子“礁石”发生碰撞然后激起“浪花”——电阻,就是用来描述这种阻挡自由电子现象的物理量。

电阻在很多情况下是很不讨喜的,因为电阻会发热,会损耗能量——这不知道要带来多少额外的经济损失和潜在风险。

于是,自从人类认识到了电阻的负面影响,科学家们就开始想办法“干掉”电阻——要么通过极度的寒冷低温,要么通过超高的压强。这两种方法的底层逻辑,都是通过非常物理手段来按住金属阳离子,使得它们对自由电子的“拦截”能力大幅下降。

但问题是,这两种手段都不怎么实用。

于是,人们的目光瞄准了第三条路,即,利用物质本身的特性,开发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实现超导的物质——“LK-99”就是目前这个方向上最接近人们想象的产品,它用自己独特的微观结构实现了超导材料才会有的效果——神奇的“迈斯纳”效应。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5

可以说,当下是人类最最接近“常温超导”的时刻。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兴奋?因为如果成功,这等于是我们找到了一种在常温下没有电阻的导体,《地球Online》这个游戏的难度直接被下调了N个级别。

首先就是“超导电器”,没有电阻后,散热问题便不再需要过多考虑。以一块显卡来说,我们将不再需要给显卡装备巨大的风扇,省下的空间足够你再塞进去几个GPU芯片。而且芯片自己也可以用超导材料去做,电脑速度会获得数十上百倍的提升——家用台式机就可以有工作站的性能。

同样,手机的发热和耗电问题将得到巨大改善。电阻都没了,还发什么热呢?摘掉电阻发热丧失的能量,手机的续航也会大大增加。新能源汽车也会感谢常温超导材料的出现,因为用超导材料制造的电机动力将极为澎湃,本身电车功率就比油车大,用了超导材料后怕是功率可以和卡车相比。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6

最头疼的电池问题也会得到史诗级解决——超导电池充电时间可能是毫秒级,如果技术成熟,把能量密度做起来,只要你把“插进去再拔出来”这个动作做完,电也就充满了。更何况超导电池还不存在充放电减寿命的问题,更不会像锂电池那样有受到撞击后燃烧爆炸的风险。

既然新能源汽车会史诗级强化,那么同样是用电驱动的高铁呢?其实这都属于保守了,常温超导都出来了,大规模上磁悬浮列车也就不是什么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7

图 (a)HL-LHC高亮度升级中各个国家所承担超导磁体任务分布,(b)中国团队为HL-LHC研制的新型CCT超导磁体全尺寸样机

再一个就是“超导发电”,用超导材料制造的发电机的发电能力会大幅增强,但体积却可以做得更小。而且由于没了电阻,所以一些不太起眼的能量也可以被积累、利用起来了。今天最新消息是“我国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越了煤电”——如果常温超导材料崛起,再搭配上先进的储能系统,我们的能源问题可能会被彻底解决。

甚至,我们心心念念、永远“还有50年”的可控核聚变,也将变成“还有20年”。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8

图(a)中国科学家提议建设的CEPC-SPPC,(b)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提议建设的FCC,均基于高场超导磁体技术,以达到100 TeV以上的对撞能量

02 LK-99,真的值得狂欢吗?

好话说完了,该说点不好听的了。

现在为了常温超导的实现而激动,确实还有点早。常温超导提供的美丽前途的确诱人,但不代表我们现在就已经站在新工业革命门口。

别说人家门口了——咱们可能刚刚才穿好了鞋,连自家单元门还没出呢。

新闻再多、资本市场再怎么热闹,我们都不能忘掉一个事实:LK-99的电阻测试至今还没通过。而且不利消息是:北航和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的报告都说没有观察到LK-99的磁悬浮和零电阻。

而且真正的超导体的磁悬浮可不仅仅是悬浮在磁体上方,你把它放在磁体下面,它依旧可以违反常识一样地悬浮。

而韩国人这次做出来的东西。。。emmmmmm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9

arXiv发布论文的门槛很低,几乎每年都有团队声称发现了室温超导的材料,可至今没有一个得到严谨的实验证明。图为2016年发表在arXiv的论文

巴丁、库柏、施里弗的BCS理论还没落伍呢!——常压情况下,超导转变温度不能超过40K。虽然也发现了几种不遵守BCS理论的“高温超导体”,但目前的理论发展跟不上实验结果——简单来说就是,现实中确实是烧出了这么一个东西,但至于这东西到底是怎么烧出来的,理论上完全找不到支撑,甚至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撑。

韩国人告诉了我们怎么烧出来这种东西,但为什么这样烧就能烧出来,恐怕他们自己的解释也站不住脚——这就好像古代人虽然也知道如何烧火,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火是一种化学反应。

可问题是,现代科学是容不下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10

论文尝试从结构上解释LK-99室温超导的原理

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套能完美解释LK-99超导性来源的理论,那么我们恐怕就没有办法对LK-99实现工业级量产,前面的那些美好畅想就只能是“镜花水月”。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LK-99不能通过电阻测试,那么恐怕这次大家又是“空欢喜”一场了。

更何况,即便LK-99真的成功,建立理论、摸索出一套稳定的制备方法也需要很长时间。从试验性质的不稳定样品,到实验室里的成熟样品,再到工业化稳定量产,再到广泛普及应用。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万事万物都还是有个时间考量的——势能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半导体行业发展了几十年才从当初笨拙的样子发展成了今天3nm的制程,就算我们用现在的计算技术为超导材料产业化助力,就算LK-99是真的,我们也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才能等到价格能够商用的常温超导材料,然后花不知道多少年时间才能把现在的一切换成超导材料。

总而言之,且等着吧……

03 老奶奶,看看我们这款常温超导的保健枕头吧!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LK-99这事儿值不值得高兴?我觉得值得,因为甭管是不是真的,甭管是不是解释得通,至少这也是人类对物理学圣杯的一次伟大尝试。

无论成败,这都是壮举。

但是令我颇为感到不爽的,是整个舆论场里传来的“浮躁感”——太多次了,太熟悉了,都已经有套路了——还记得当年火爆的“元宇宙”吗?还记得年初闹闹腾腾的AI吗?

我永远记得当年扎克伯格把facebook改名Meta然后掀起“元宇宙”浪潮时候的那些事——国内一些科技大V甚至搞了一个什么“元宇宙第一家族”,吓得我赶紧看了看日历,确定一下现在是21世纪还是北魏年间。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11

LK-99失败了还好说,LK-99如果成功了,谁知道到时候又会有什么样的乐子?

这些年下来,骗老头老太太的“高科技”从磁场到红外线再到纳米材料再到区块链,以后怕不是又要用“常温超导+鸡蛋”的套路去忽悠老太太们买保健品了。

这一轮“超导狂潮”下来,自媒体赢得了流量,B站的各路up主上了热门涨了粉,资本圈炒到了新概念。

当然,最离谱的还得看我们的网文界,写手们从不让我失望,现在连“常温超导”的重生文都已经安排上了。

常温超导这个“流量密码”,一群人赢麻了插图12

话说回来……

哪一次不是热热闹闹说要改变世界?

哪一次不是信誓旦旦投资几百亿说要颠覆行业?

哪一次不是一大堆从《山海经》或者什么古书里抠出来的生僻名字?

家人们谁懂啊,真的累了。

想来想去,LK-99这事儿我觉得现在甚至可能还处在一个“八字没一撇”的状态。至少截止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为止,全球各大科研机构都还没有观测到它的超导性,只有对它抗磁性和悬浮的记录,没有对它的“零电阻”记录。

虽然它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尝试,但是因此沸腾确实有些大可不必了。

“常温超导”确实是科研攻关,但很遗憾,在我国目前的自媒体舆论场里,“常温超导”属于流量密码。

最后引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袁岚峰老师的对此事情的一个经典比喻,来定性这个事情,——韩国这篇理论文章的结果即使是正确的,意义也很有限。它离解释室温常压超导的距离,就好比从预测某位孕妇可能要生了,到预测这位小朋友将来能得诺贝尔奖,那么大。

好了 ,吃瓜结束,散会。

星海情报局-精选代表作

《十四亿中国人,拒绝“卡脖子”》

《淄博烧烤的“千层套路”:论中国地方政府有多会玩?》

《卷也没用的618:消费主义的泡沫破裂得挺安详》

《中国燃气轮机有“心脏病”问题吗?》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6日

09:49
2025年10月26日,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数据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整体进度已超过八成。此次收获范围广泛,覆盖了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包括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关键区域。从具体作物来看,中稻收获进度已突破八成大关,玉米收获接近九成,大豆收获更是超过九成,而双季晚稻的收获工作则完成了总量的两成半。在区域分布...
09:49
协创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2日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标志着这家在数据存储与AIoT智能硬件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科技公司曾于2020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挂牌,目前其总市值已突破540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投资价值。 招股书详细披露了协创数据的核心业务布局:公司专注于数据存...
09:48
UploadVR最新消息透露,三星Galaxy XR头显在应用安装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首次支持用户直接安装APK文件。这一创新功能彻底摆脱了传统安装流程的束缚,用户无需再依赖电脑或开启繁琐的开发者模式。只需通过设备内置浏览器轻松下载APK应用文件,然后在安全设置中给予相应授权,即可完成安装,操作过程简单便捷,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门槛。 与苹果visionOS严...
09:48
日本新型H3火箭7号机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上午9时许,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点火升空,开启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太空补给任务。经过约16分钟的精准飞行,火箭成功将无人货运飞船HTV-X1送入预定近地轨道,标志着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值得注意的是,该任务此前曾因天气原因自21日推迟,此次顺利发射也备受外界关注。 此次发射的HTV-X1货运飞船承载着多项重要物资,...
09:12
10月25日晚间,埃及开罗至苏伊士公路发生一起严重的多车相撞事故,事故现场涉及多辆私家车与一辆重型拖车剧烈碰撞。据官方通报,此次事故已造成2名人员不幸遇难,另有42人受伤,伤者情况各异,部分伤势较重。事故发生后,当地紧急救援部门迅速响应,调集四辆救护车赶赴现场,伤者被分批送往附近医院接受紧急救治和进一步观察。目前,医疗团队正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同时事故原因调查...
09:12
2025年10月26日,随着寒潮席卷全国多个地区,取暖与保暖类商品迎来了销售高峰。这一季节性消费热潮不仅体现在线下实体店的热闹景象中,更在线上电商平台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取暖产品的需求激增,其中台式即热饮水机与暖被机销量同比飙升超过200%,成为冬季消费市场的明星产品。与此同时,烘干机与水暖毯的销量也实现了超过100%的显著增...
09:12
2025年10月25日,备受关注的热带风暴“梅丽莎”在加勒比海区域迎来惊人转变,成功增强为一级飓风。根据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报告,该飓风目前正位于海地太子港西南方向约380公里的海域,其最大持续风速已攀升至每小时120公里,展现出强大的破坏潜力。受此风暴系统的影响,伊斯帕尼奥拉岛和牙买加地区将面临严峻的强降雨挑战,并伴有严重洪灾的巨大风险,当地民众...
09:12
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3日正式官宣第二十期上市辅导进展报告,标志着该公司正式启动进军科创板上市的征程,其辅导机构由中金公司独家负责。这家备受瞩目的企业自2021年便启动了IPO辅导备案程序,本期辅导期预计将于2025年7月至9月圆满结束。 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控股子公司,中国同辐自1983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核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该公...
09:12
2025年10月26日上午9时左右,日本新一代运载火箭H3的第七号火箭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引发全球航天界的广泛关注。此次发射任务搭载的HTV-X1无人货运飞船,肩负着验证火箭性能与开展空间运输技术试验的双重使命。值得注意的是,原定于10月21日的发射计划因突发天气原因被迫推迟,经过周密的调整与准备,本次发射最终按期顺利进行。 此次H3火箭的...
09:12
虚拟现实社交平台《VRChat》现已正式登陆iOS及安卓移动平台,为用户带来全新的线上社交体验。这一重大更新允许用户无需配备VR设备,即可在2D平面模式下参与社区互动,极大地拓宽了平台的可及性。 尽管跨平台功能已成功实现,当前移动版本仍面临一些限制。由于地图与角色建模资源的限制,用户目前只能访问少量官方跨平台地图,并且只能使用低多边形模型进行互动。这意味着大...
09:12
2025年10月26日,北方地区迎来新一波冷空气的侵袭。华北、东北及黄淮等核心区域遭遇大风降温的双重考验,内蒙古东南部更是出现5~6级的猛烈阵风,天气骤变。受此影响,当日华北与东北地区的气温降幅高达4℃~10℃,气温曲线显著下滑,最高气温10℃线南压至华北北部,部分地区最低温持续徘徊在0℃以下,寒意逼人。27日,这股冷空气将东移南下,东北东部地区预计将再次遭...
08:39
国际科研团队在距离地球约190光年的双星系统TOI-2267中,成功发现了三颗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这一重大发现已正式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该双星系统由两颗紧密环绕的恒星组成,过去一直被认为处于动态不稳定环境,难以形成稳定的行星系统。此次研究首次观测到两颗恒星各自拥有凌星行星,这一突破性成果彻底颠覆了"动态不稳定环境无法孕育行星"的传统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