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ID:baijingapp),作者赵思尧,编辑殷观晓,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2022年末,OpenAI推出ChatGPT,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的认知革命,大量资源与资本随之涌入这一领域。回想起两个月前与一位AI识别创业者的对话,他感慨道:”AIGC这波浪潮不仅催生了新一轮创业热潮,更激发了甲方决策者的热情,似乎不拥抱AIGC就意味着被淘汰。”一个典型案例是,前段时间某国际知名化妆品集团四处寻找一家规模不大的服务商,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我们,而经过打听发现,这家服务商忙得几乎无暇回复消息。被追捧的主角是zmo.ai,成立于2020年,虽成立时间不长,却已获得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CrunchBase数据显示,zmo.ai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22年5月,高瓴创投领投,纪源资本和金沙江创投跟投。zmo.ai最受关注的服务是利用AI为时尚品牌生成高质量产品图片。众多品牌积极尝试AI成图,主要源于传统商拍成本高昂且流程繁琐。一个品牌若要制作出效果出色且包含模特的产品图,需提前招募挑选模特、预约拍摄场地与设备,拍摄后还要进行后期处理、筛选和审核,整个流程耗时数天至数周不等,一年中可能需要多次拍摄。根据品牌对成片的要求,费用波动较大。提供AI商拍工具的企业weshop.ai业务负责人吴海波透露,行业内普遍认为,品牌在素材准备上的花费约占年GMV的2%-5%。以年GMV200万美元的电商卖家为例,每年在素材上的投入约为4-10万美元(30-70万人民币),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理论上,若AI生图服务能替代传统素材且订阅费用低于拍摄成本,便可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但现实如何?zmo.ai备受追捧是偶然还是必然?我们决定从AI商拍产品切入,一探究竟。

AI商拍神器火爆背后:品牌告别高成本拍摄插图

静态产品图生成功能已趋于成熟
笔者测试了6款提供AI商拍工具的产品,其中2款效果欠佳,不予赘述。多数产品提供三类功能:静态产品图生成、真人模特换脸、基于产品/假模生成模特图。静态产品图生成功能门槛最低,各产品在细分功能上已相当成熟。假模生成模特图功能部分产品暂未开放,部分需联系销售或加入候补名单。静态产品图生成的基本使用流程为:”上传图片——抠产品——选择背景模板生成新背景/输入prompt生成新背景”。笔者在4款产品中上传了相同的”手托酒瓶”图片。

AI商拍神器火爆背后:品牌告别高成本拍摄插图1

zmo.ai:自动抠图保留手部,但参考图变形功能实用
zmo.ai仅支持自动抠图(自动识别产品边框后抠图),因此笔者不得不保留手部,这对电商卖家来说是个明显缺陷。在生成新背景环节,zmo.ai提供三个功能:选择背景模板、输入prompt生成背景、上传参考背景图后根据参考图生成类似背景。对比来看,zmo.ai的模板数量不算多,但参考图变形功能十分便捷。生成图片后,zmo.ai允许用户调节参数,使成图更自然有质感。

AI商拍神器火爆背后:品牌告别高成本拍摄插图2

WeShop:色块分割精细但保留原图手部,高级自定义功能实用
WeShop会将原图分割为多个色块,用户可勾选保留区域或上传蒙版图。虽然色块分割精细,但笔者仅勾选酒瓶后,生成图片中仍残留原图手部影子。经了解,WeShop为使商品与背景融合更好,AI生成时会以原背景为基础,在测试WeShop真人图和人台图时也发现相同情况,建议其上线抠图后清除背景功能,更方便使用。生成新背景步骤提供三个功能:背景模板、输入prompt生成背景、高级自定义。前两个功能与zmo.ai类似,高级自定义允许用户输入正反向咒语(希望出现和不希望出现的元素),帮助WeShop更快生成符合预期的图片。

AI商拍神器火爆背后:品牌告别高成本拍摄插图3

xiangji.ai:智能抠图精准,支持线稿元素控制背景
笔者认为xiangji.ai的抠图功能做得最好,除智能抠图外还支持精细抠图(通过描点选定保留或去除部分),在4款工具中唯一生成图片完全不含原图手部影子。两点值得关注:首先,电商拍摄产品图时通常避免”手”等干扰元素,因此手动抠图是否必要值得商榷;其次,许多修图App的抠图功能已达到甚至超越xiangji.ai的水平。背景生成环节,用户可通过选择模板并添加线稿图(希望出现的元素)来控制背景,也可调节参数优化成图效果。强行修改prompt后生成的图片未出现”爆米花”等无关元素,说明xiangji.ai的场景融绘框仅展示用户选择内容,不支持输入prompt生成背景。

AI商拍神器火爆背后:品牌告别高成本拍摄插图4

nolibox.com:融合多款产品功能,细节需求待洞察
nolibox.com的静态产品图生成功能整合了上述产品的特点,支持选择背景模板、输入prompt生成背景,可像zmo.ai一样进行参考图变形、调整参数,也可像xiangji.ai一样添加线稿元素。不难看出,在静态产品图生成功能上,各服务商已开始在细节上竞争,关键在于谁能更精准把握电商从业者的需求。技术门槛方面,生成静态产品图并不复杂。

AI商拍神器火爆背后:品牌告别高成本拍摄插图5

从idea到产品落地仅需1个月
为了解AI To电商的应用现状,笔者联系了WeShop负责人吴海波。吴海波表示:”搭建底层模型需要大量人力资金,所以OpenAI、Midjourney等头部企业主导。多数厂商无力自建模型,包括我们。WeShop团队不到20人,因此采用拥抱开源策略。”WeShop采用开源的Stable Diffusion(SD)作为底层模型。从底层模型到WeShop 1.0版本只需两步:

AI商拍神器火爆背后:品牌告别高成本拍摄插图6

吴海波介绍:”2022年10月SD 1.5推出后,GitHub社区基于此优化出大量场景模型。SD 1.5生态极为丰富,几乎能满足所有特定功能需求,如优化人像、提升动漫效果等。WeShop明确目标后,在社区中找到最优模型(check point)并测试调参,实现快速’缝合’。这是第一步,耗时极短。”

AI商拍神器火爆背后:品牌告别高成本拍摄插图7

第二阶段对模型进行微调。吴海波解释:”SD 1.5基于20亿张图片训练,我们用其部分数据量级进行微调。数据投喂越多越好,但挑选、打标、审核耗时且需保证质量。WeShop使用蘑菇街积累的电商图片数据,包括运营社区卖家图片、签约KOL图片、国内外全品类产品图等。这些准备使WeShop落地时间控制在1个多月,比从0到1的厂商更快。”

AI商拍神器火爆背后:品牌告别高成本拍摄插图8

技术壁垒并不高,但早期布局和持续迭代是关键。吴海波从产品角度强调:”AIGC应用创业中,技术并非核心,关键是对产业需求的深刻理解。互联网行业不乏例子,如字节跳动将算法推荐与内容产业完美结合。WeShop作为商拍场景工具,源于蘑菇街12年电商积累,我们不仅了解商家需要什么商拍图,还能指导中小商家如何使用WeShop提升图片质量。这种产业理解倒推我们在细节上满足客户需求。AI创业真正的壁垒在于发现并满足用户潜在需求,将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AI商拍神器火爆背后:品牌告别高成本拍摄插图9

初步测试和研发周期显示,各厂商确实在加速布局,平台功能尚待完善。模特换脸和假模生图功能尤其不成熟。

模特图生成功能:缺乏绝对强者
仅测试了zmo.ai和WeShop的模特换脸功能。上传冷脸女孩展示黑色T恤图片后,zmo.ai允许用户通过prompt自由发挥,出图效果良好。WeShop则提供人种和场景模板选择,更易上手。WeShop新推出的”复刻任务”功能允许将已完成任务用于新任务,方便制作同模特不同姿势的组图。吴海波解释:”人脸固定存在隐私和版权风险,我们近期通过技术方案解决,即仅限使用WeShop生成的人脸固定模特,无法使用外部肖像。”静态产品图到模特换脸再到基于产品生成模特图,难度逐层递增。zmo.ai和nolibox.com的AI时尚模特功能暂未体验,仅测试了WeShop。用户需上传产品人台图(真人比例假人模特穿上产品的图片),生成效果不稳定,有时服装与产品不符或AI模特身体部位不真实,需多次尝试。

AI商拍图工具涌现,首先受益中小出海卖家
市场利好的一面是,各方对AI热情高涨,乐于尝试,包括大型国内外品牌。吴海波透露:”一些企业缺乏既懂业务又了解AI的高管,导致虽想结合AI却不知如何下手,因此会先了解市面上的产品获得思路。”大企业真正融合AI产品并非易事,目前主要用户反而是中小卖家和国内经销链路起点的档口卖家。吴海波解释:”小卖家机动性强,SKU不多,基础套餐(每月298元)足够,成本可控。国内电商链路成熟,相关服务成本更低,卖家更看重生图效果而非价格。我们常一天迭代多个版本以满足需求。”

各产品会员价格(从上至下:zmo.ai、weshop.ai海外、weshop.com国内、xiangji.ai)

大量同类产品竞争下,厂商仍需持续探索。从产品定位看:zmo.ai希望改变内容创作方式,未来可能不局限于电商;xiangji.ai已有象寄翻译、AI文案等矩阵产品,计划为电商提供更多工具;nolibox.com推出AI绘画、AI商品图及智能设计产品,目标用户与zmo.ai重合度较高;WeShop则着眼于探索AI与人类员工的新型工作流协同模式。

目前这一细分领域尚未出现寡头,更优底层模型、产品功能定价优化及企业战略调整都可能改变竞争格局。入局者仍大有可为。欢迎读者推荐其他AI商拍图产品或细分领域应用案例,我们将一一测试。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6日

09:49
2025年10月26日,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数据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整体进度已超过八成。此次收获范围广泛,覆盖了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包括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关键区域。从具体作物来看,中稻收获进度已突破八成大关,玉米收获接近九成,大豆收获更是超过九成,而双季晚稻的收获工作则完成了总量的两成半。在区域分布...
09:49
协创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2日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标志着这家在数据存储与AIoT智能硬件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科技公司曾于2020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挂牌,目前其总市值已突破540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投资价值。 招股书详细披露了协创数据的核心业务布局:公司专注于数据存...
09:48
UploadVR最新消息透露,三星Galaxy XR头显在应用安装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首次支持用户直接安装APK文件。这一创新功能彻底摆脱了传统安装流程的束缚,用户无需再依赖电脑或开启繁琐的开发者模式。只需通过设备内置浏览器轻松下载APK应用文件,然后在安全设置中给予相应授权,即可完成安装,操作过程简单便捷,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门槛。 与苹果visionOS严...
09:48
日本新型H3火箭7号机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上午9时许,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点火升空,开启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太空补给任务。经过约16分钟的精准飞行,火箭成功将无人货运飞船HTV-X1送入预定近地轨道,标志着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值得注意的是,该任务此前曾因天气原因自21日推迟,此次顺利发射也备受外界关注。 此次发射的HTV-X1货运飞船承载着多项重要物资,...
09:12
10月25日晚间,埃及开罗至苏伊士公路发生一起严重的多车相撞事故,事故现场涉及多辆私家车与一辆重型拖车剧烈碰撞。据官方通报,此次事故已造成2名人员不幸遇难,另有42人受伤,伤者情况各异,部分伤势较重。事故发生后,当地紧急救援部门迅速响应,调集四辆救护车赶赴现场,伤者被分批送往附近医院接受紧急救治和进一步观察。目前,医疗团队正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同时事故原因调查...
09:12
2025年10月26日,随着寒潮席卷全国多个地区,取暖与保暖类商品迎来了销售高峰。这一季节性消费热潮不仅体现在线下实体店的热闹景象中,更在线上电商平台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消费者对取暖产品的需求激增,其中台式即热饮水机与暖被机销量同比飙升超过200%,成为冬季消费市场的明星产品。与此同时,烘干机与水暖毯的销量也实现了超过100%的显著增...
09:12
2025年10月25日,备受关注的热带风暴“梅丽莎”在加勒比海区域迎来惊人转变,成功增强为一级飓风。根据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报告,该飓风目前正位于海地太子港西南方向约380公里的海域,其最大持续风速已攀升至每小时120公里,展现出强大的破坏潜力。受此风暴系统的影响,伊斯帕尼奥拉岛和牙买加地区将面临严峻的强降雨挑战,并伴有严重洪灾的巨大风险,当地民众...
09:12
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3日正式官宣第二十期上市辅导进展报告,标志着该公司正式启动进军科创板上市的征程,其辅导机构由中金公司独家负责。这家备受瞩目的企业自2021年便启动了IPO辅导备案程序,本期辅导期预计将于2025年7月至9月圆满结束。 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控股子公司,中国同辐自1983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核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该公...
09:12
2025年10月26日上午9时左右,日本新一代运载火箭H3的第七号火箭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引发全球航天界的广泛关注。此次发射任务搭载的HTV-X1无人货运飞船,肩负着验证火箭性能与开展空间运输技术试验的双重使命。值得注意的是,原定于10月21日的发射计划因突发天气原因被迫推迟,经过周密的调整与准备,本次发射最终按期顺利进行。 此次H3火箭的...
09:12
虚拟现实社交平台《VRChat》现已正式登陆iOS及安卓移动平台,为用户带来全新的线上社交体验。这一重大更新允许用户无需配备VR设备,即可在2D平面模式下参与社区互动,极大地拓宽了平台的可及性。 尽管跨平台功能已成功实现,当前移动版本仍面临一些限制。由于地图与角色建模资源的限制,用户目前只能访问少量官方跨平台地图,并且只能使用低多边形模型进行互动。这意味着大...
09:12
2025年10月26日,北方地区迎来新一波冷空气的侵袭。华北、东北及黄淮等核心区域遭遇大风降温的双重考验,内蒙古东南部更是出现5~6级的猛烈阵风,天气骤变。受此影响,当日华北与东北地区的气温降幅高达4℃~10℃,气温曲线显著下滑,最高气温10℃线南压至华北北部,部分地区最低温持续徘徊在0℃以下,寒意逼人。27日,这股冷空气将东移南下,东北东部地区预计将再次遭...
08:39
国际科研团队在距离地球约190光年的双星系统TOI-2267中,成功发现了三颗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这一重大发现已正式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该双星系统由两颗紧密环绕的恒星组成,过去一直被认为处于动态不稳定环境,难以形成稳定的行星系统。此次研究首次观测到两颗恒星各自拥有凌星行星,这一突破性成果彻底颠覆了"动态不稳定环境无法孕育行星"的传统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