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领域再传突破性进展——科学家们成功让机器拥有了“味觉”!近日,意大利科研团队研发出名为GO-ISMD的人工味觉系统,这一创新技术不仅能精准识别酸、甜、苦、咸等基本味道,准确率高达90%,更能在单次尝味中区分可乐与咖啡的差异。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迅速引发全球关注。
科研人员通过采用氧化石墨烯这一特殊材料,构建出能够模拟人类味觉反应的高效传感器。作为卓越的化学传感器材料,石墨烯凭借其超强的电导性和对多种分子的高度敏感性,成为开发“电子舌头”的理想选择。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具体而言,这种新型味觉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在于氧化石墨烯的独特特性。当传感器接触不同化学物质时,其电导率会发生显著变化。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这些变化进行深度解析,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各类味道,并形成独特的味觉“记忆”。这一过程巧妙地模拟了人类味觉感受器将化学物质转化为神经信号,再由大脑进行综合处理的生理机制。
为验证系统的实际效能,研究团队选取了四种典型化学物质作为测试样本:代表酸味的醋酸、苦味的硫酸镁、咸味的氯化钠以及甜味的醋酸铅。通过将分类问题进行科学分解,该系统成功实现了样本的精准分类。在识别此前未接触过的化学物质时,其准确率最高可达90%。更令人惊喜的是,该系统在复杂饮品如咖啡和可乐的区分测试中表现卓越,准确率达到了92.3%。
这项研究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重大突破,更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有望为因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味觉丧失的人群带来福音,帮助恢复这一重要感知能力。正如项目负责人Andrea Lavazza博士所言,这一发现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期待人工味觉系统在未来能够应用于更多领域,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