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作者:响马,编辑:葛伟炜,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2022年初,作为新茶饮领域的头部品牌,喜茶、奈雪的茶先后降价,15~25元成为主流价格带,有的引流产品甚至直接将价格拉低至10元以下。喜茶、奈雪的茶降价,被网友戏称为“低下了高贵的头”,可是头低下了,却没有捡到更多的“金币”。据媒体估算,2022年,喜茶全年销售额为47亿元,远远低于2021年53.52亿元的营收。奈雪的茶日子更不好过,数据显示,去年,其营收42.92亿元,同比下降0.1%,经调整净亏损4.61亿元,同比扩大217.48%。降价带不来更多营收,但喜茶和奈雪的茶均提前加码了另一条“战线”,即通过智能设备降本增效。据“明亮公司”报道,从2021年起,喜茶和奈雪的茶成立了专业团队,招募机械、电气相关的工程师,针对功能规划、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等多方面,设计和研发智能设备。2022年,第一批智能设备开始在喜茶和奈雪的茶门店内投入使用。智能设备的加持,降低了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出品效率,更重要的是,智能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标准化等优势可以赋能加盟商。正因如此,不只是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益禾堂等新茶饮品牌都已经自研或者引入第三方研发的智能设备。问题在于,智能设备能成为新茶饮品牌的搞钱利器吗?

智能设备降本增效 新茶饮品牌加速扩张插图

01 “大而全”和“小而精”新茶饮品牌聚焦智能设备,首先是出于降本增效的需求。据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此前介绍,新式茶饮制作工艺“很复杂”,且基本上都依靠人工,一家门店需要配备十几个到几十个员工。人工成本因此居高不下,奈雪的茶2021年初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其人工成本从3.4亿元飙升至9.2亿元,“总收益占比均在30%的水平”。如何降低成本?用设备代替部分人工,是行业的通用策略之一。沙利文2022年发布的《中国新茶饮供应链白皮书》显示,新茶饮门店运营涉及的设备繁多,必要设备有制冰机、冷藏冰箱、工作台、蒸汽开水机、封口机、果糖定量机、打冰机等,其中制冰机与冷藏冰箱是新茶饮门店设备的主要支出。在上述白皮书看来,新茶饮门店设备种类需求多,但进口设备大多不是为新茶饮专门定制,存在功能单一、人工操作要求高等弊端,还需要与具体的门店运营适配。2019年,喜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他们订购过一批制茶设备,测试时是可行的,但实际投入门店使用后发现还是存在问题。没办法,喜茶将整批机器“都下架了”,“损失了不少钱”。奈雪的茶也有类似经历。为了解放人力,奈雪的茶曾尝试启用自动化设备,但当时团队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适合自己要求的机器,只能选择自己“上手”。进口设备满足不了需求,倒逼喜茶、奈雪的茶自研智能设备。据“明亮公司”分析,二者的研发路径明显不同,喜茶走向“大而全”,把茶饮制作步骤细化,每一步都希望有对应的智能设备;奈雪的茶强调“小而精”,专注自动奶茶机,并和自动排班系统结合使用。现实亦是如此,近日,喜茶官宣了自研的全套“茶饮高科技”,包括智能秤、智能出茶机、自动去皮机、自动去核机、自动锤柠檬机、自动切丁机、智能蒸煮机等7款设备,覆盖门店原料制备、原料管理、调饮制茶等多个环节。效率随之跃升,以自动去皮机为例,以往人工为一筐葡萄去皮,需要约15分钟,如今机器去皮仅需1分钟,果肉保留也更完整,而智能出茶机,最快4秒即能完成一杯饮品的原料添加。喜茶自动去皮机,图源喜茶相比之下,奈雪的茶“锁定”自动奶茶机,经过IT团队近半年的研发,在机械结构设计、PCB电路板设计、软件功能设计等方面申请近30项专利,最终于去年9月投入所有门店使用,号称“最快10秒完成一杯茶饮,产能提升40%”。前段时间,自媒体“快消”从奈雪处了解到,随着设备的升级迭代,自动奶茶机已经可以实现“最快6秒完成一杯,产能提升约50%”。奈雪自动奶茶机,图源奈雪的茶对于喜茶和奈雪的茶在智能设备上的进击,媒体认为这是“门店的设备革命”“新茶饮行业逐步迈入智能化时代”。事实上,比起“设备革命”“智能化时代”等大词,新茶饮品牌更在意的仍然是降本增效,只因这能助力它们活得更久,走得更远。

智能设备降本增效 新茶饮品牌加速扩张插图1

02 紧跟“雪王”的盈利策略新茶饮品牌一边发力智能设备,另一边放开加盟,加速规模化扩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喜茶强调:“我们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不料,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越发困难,在新形势下,喜茶去年年底开通加盟渠道,“打响了高端新茶饮下沉第一枪”。今年7月,奈雪的茶正式推出“合伙人计划”,也开放加盟。饶有意味的是,开放加盟的消息推动奈雪股价大涨10%,说明资本市场对这一举措的看好。资本市场之所以看好,是因为头部品牌的开放加盟和规模化扩张已经被“雪王”蜜雪冰城证实是一种盈利策略。数据显示,“雪王”三年净赚约30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超过30%,而如此能打的盈利能力,主要依靠加盟商。换句话说,通过开放加盟,“雪王”拥有了超2万家门店,其在前端收取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等项目费用,在后端收取加盟费、管理费、培训费等,从而成为整个新茶饮领域“最靓的仔”。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加盟门店多了,就能赚到钱,“雪王”盈利能力强,成本是它的核心优势之一。据媒体报道,蜜雪冰城从2012年就开始自建工厂,加工原材料,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其已经建立252亩智能制造产业园,13万平方米全自动化生产车间。新零售商业评论摄回到其他新茶饮品牌,智能设备的运用,首先有助于降低人工成本。以奈雪的茶为例,“明亮公司”认为,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奶茶门店只需要3名员工,1人负责出杯贴标并操作自动奶茶机制茶,1人处理备料,1人封杯出品、打包外卖以及与顾客沟通。事实上,这并非“最极端的情况”,“中国饮品快报”探访武汉地区的奈雪门店发现,这些门店全部使用自动奶茶机,门店员工数量平均在3名左右。其次,有助于降低培训成本。这也不难理解,用智能设备取代人工加料,不用记配方,可以大幅降低对培训的依赖。比如,要掌握一套完整的调茶流程,喜茶一名初级调茶师至少需要1个月,高级调茶师最快也需要3个月。有了智能设备加持,相应流程会加快,成本也会减少。霸王茶姬和第三方联合研发出全智能茶饮机,据称该设备能完成大部分操作,员工只需要进行加冰、封装等收尾工序,可以说最大限度降低了培训成本。第三,有助于加强品控,正如山住茶创始人崔彪所言,智能设备的引入,一个明显优势是产品出品更加标准化,“尤其是产品稳定性和效期管理方面”。喜茶某加盟商也对自媒体“豹变”表示,加盟门店出品是由总部提供的全自动出茶机完成,顾客点单完成后,员工会将订单的饮品二维码贴在杯身,经过机器扫描后,相应比例的果浆、糖浆、茶底会自动定量出杯,大部分饮品都能通过这样的全自动操作来完成。智能设备上述优势,对加盟商的吸引力可想而知,从这个角度看,喜茶和奈雪的茶发力智能设备、开放加盟,意在形成联动,相辅相成。

智能设备降本增效 新茶饮品牌加速扩张插图2

03 搞钱利器?得打好持久战新茶饮品牌推动智能设备、开放加盟彼此联动,但实战的效果,目前仍然难以评估。从智能设备的角度看,其降低多项成本、加强品控的效果,确实能实现,但降本增效的周期有多长还未可知。这方面,“快消”曾就每家门店在智能设备上的投入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周期等问题咨询喜茶,但对方不愿就此做过多交流。而奈雪的茶已经使用自动奶茶机一年多,财报数据却显示,公司亏损仍然在快速扩大,也就是说,智能设备及相关系统的成效“还未显现”。从开放加盟的角度看,智能设备能为加盟商运营门店“加分”,但加盟商要加入某个品牌,智能设备并非重点考虑的问题。拥有22年餐饮连锁经验的餐饮加盟顾问王冬明曾对媒体直言:“据我所知,加盟商更关注投资额低、盈利强的品牌的加盟。”目前,喜茶主推50平米以内大小、加盟费在50万元以内的店型,奈雪的茶则要求加盟门店的面积为90~170平米,单店投资金额约100万元,还需提供150万元及以上流动资金的验资证明或其他资产证明。不管是喜茶,还是奈雪的茶,投资额都不低,至于盈利能力,本文开篇提到,二者降价也带不来更多营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智能设备与开放加盟的联动“虚有其表”,而是需要将这两方面纳入整个品牌运营体系之中,从整体运营中提高效率,增加营收,谋求利润。其实,这也是行业的某种共识。7月26日,在深圳举行的茶饮行业“2023研发者大会”上,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等一百多家品牌到场。对于未来发展,多位创始人认为,行业已进入充分竞争时代,产品不再是一个秘密,管理几千上万家门店,不再是仅仅基于技术,而是基于管理,基于品牌建设,基于企业洞察和食品工程研发的能力,包括供应链的管理能力,产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管控能力等。顺着这个思路看,智能设备是不是搞钱利器,目前还不明确,需要在整体运营中来衡量,而后者,乃是一场“搏风打浪”的持久战——加速内卷,直到“上岸”或出局的那一天。参考资料:1.《新茶饮品牌的硬件升级:喜茶、奈雪自研智能设备提升出杯效率》,明亮公司2.《剥葡萄效率提升10多倍!喜茶推出7款自研“茶饮高科技”设备》,咖门3.《喜茶、奈雪争相“搞发明”,市场把新茶饮逼成啥样了?》,快消4.《“复制”蜜雪冰城,奈雪开价100万》,豹变5.《新茶饮活成了蜜雪冰城的样子》,惊蛰研究所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8日

22:18
2025年10月28日,金石资源在官方互动平台上发布重要信息,详细阐述了其下属企业江山新材料公司近期产能调整的背景与原因。据公司公告,由于前期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市场整体需求疲软,江山新材料公司为应对这一不利局面,主动对部分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升级。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导致公司锂电材料产量有所下降,但长远来看,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成本控制体系...
22:18
2025年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医药行业消息传来,金城医药正式公告其子公司金城泰尔的瑞巴派特片以及金城金素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成功进入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候选名单。此次采购活动由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牵头组织,覆盖全国多个省份的药品采购需求,标志着金城医药在医药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金城医药此次中选不仅彰显了其...
22:18
2025年10月28日,申菱环境通过官方互动平台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环境调控设备已成功应用于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该项目作为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旨在通过模拟真实聚变环境,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申菱环境此次提供的设备,在极端温度、高辐射等严苛工况下仍能稳定运行,为实验装置的精准调控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次合作不仅彰显...
22:18
2025年10月28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新东方教育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金融与教育两大领域强强联合的新篇章。此次合作将立足亚洲市场,重点面向计划送子女赴海外留学,尤其是香港高校深造的家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规划与留学咨询综合服务。 此次合作由汇丰中国携手新东方前途出国及新东方前途教育咨询共同推进,通过深度融合...
22:17
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机构OpenAI近日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资本重组,宣布将原有的非营利实体正式更名为OpenAI基金会。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明确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更为关键的是确立了该基金会对于旗下营利实体的绝对控股权。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OpenAI基金会目前持有估值高达1300亿美元的营利实体股份,这一庞大的资产规模使其一跃成为全球资源最为雄厚的慈善机...
22:17
最新消息显示,谷歌即将发布的Pixel 10a手机渲染图已意外曝光,其外观设计延续了前代Pixel 9a的经典风格。从泄露的CAD渲染图中可以看出,这款新机采用了塑料材质的后盖,这种选择不仅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还能提升机身的耐用性。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后置摄像头模组,实现了与机身齐平的纯平设计,彻底告别了以往凸起的“跷跷板”造型,让手机在放置时更加稳定美观。 ...
22:17
2025年10月28日,赛诺医疗发布重要公告,其子公司COMETIU研发的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注册申请未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该医疗器械产品主要针对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旨在通过药物涂层技术改善血流灌注,降低卒中风险。然而,由于临床数据或技术资料未能完全符合审评机构的要求,导致此次审批未能通过。 赛诺医疗在公告中强调,将认真分析国家药监局提出的...
22:17
2025年第三季度,蓝思科技交出亮眼业绩单,净利润高达17亿元,同比增长12.6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智能终端市场需求的显著回暖以及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核心供应商,蓝思科技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业务板块,为其业绩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季度财报数据充分印证了...
22:17
2025年10月28日,全球知名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正式宣布,将私募股权巨头博裕资本确立为其中国业务控股权争夺战中的领先竞标者。据悉,此次交易涉及对星巴克中国业务的估值超过4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超市场预期。相较于凯雷、高瓴资本等其他主要竞争者,博裕资本凭借其极具竞争力的出价策略,成功脱颖而出,成为此次收购争夺的领跑者。 此次控股权的潜在转让,标志着星巴克加速推...
22:17
2025年10月28日,汽车行业迎来重磅消息。广汽埃安携手京东与宁德时代,震撼发布埃安UT super,这款10万元级小型车首次将换电技术应用于该级别车型,为电动车补能方式带来革命性突破。此举旨在大幅降低电动车用户的补能门槛,显著提升用车便利性,让绿色出行触手可及。 此次埃安UT super的推出,不仅彰显了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更标志着换电模式向更广...
22:17
2025年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第三届香港具身智能医疗科技论坛在香港隆重举行。在此次盛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CAIR)与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宣布推出新一代医疗AI大模型——CARES 3.0。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CARES 3.0医...
21:45
2025年10月28日,云南省清洁能源发展迎来新里程碑。云南能源投资集团旗下三家公司同步启动风电项目建设,展现了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其中,华坪云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斥资7.8亿元,规划建设150MW华坪西风电场,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为电网输送清洁电力。红河云能投新能源公司则投资4.53亿元,启动87.1MW永宁风电场(四期)建设,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