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马欢,编辑:梁励,微新创想经授权发布。随着全球旅游业的逐步复苏,中国公民出境游迎来新机遇。8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宣布即日起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第三批国家和地区的出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在备受关注的亚洲国家名单中,缅甸赫然在列。这一消息无疑为缅甸旅游业注入强心剂,但回顾过去一年多的历程,该国旅游业的复苏之路却充满挑战。
此前,缅甸虽已对外国游客放宽多项限制,包括推出一系列旅游扶持政策、推行线上签证申请等,但与周边国家相比,2023年缅甸旅游业的恢复进程显得尤为缓慢。据缅甸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该国仅接待超过45万名的国外游客,其中中国和泰国游客数量居前。这一数字虽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与周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以缅甸邻国老挝为例,中老铁路开通后,该国上半年接待了160多万名国外游客,是缅甸的3倍多。此外,缅北地区持续升级的电信诈骗和“嘎腰子”事件,更让许多外国游客对缅甸望而却步。
01 旅游业艰难复苏
缅甸蒲甘,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是全球最热门的热气球旅游目的地之一。清晨时分,游客乘坐热气球升空,在空中欣赏日出,俯瞰2000多座寺庙和佛塔,宛如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在缅甸旅游业鼎盛时期,蒲甘热气球之旅几乎天天爆满,游客需提前数周预订才能有机会体验。然而如今,这里外国游客寥寥无几,曾经排起长队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
蒲甘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缅甸的漆器之乡。当地遍布手工漆器作坊,但如今这些作坊大多门可罗雀。一位手工艺人无奈表示:“过去生意最好的时候,作坊有69人工作,每天上百辆汽车停在我家店门口。现在每天只有3-4辆车,作坊也只剩下25个人了。”
旅游业萧条不仅影响游客体验,也改变了当地人的生计。另一家手工品店店主透露:“今年至今外国游客几乎为零,我们只能靠给本地人涂指甲、纹身勉强糊口。”一名当地旅游业人士坦言,自己已从主要服务外国游客转向缅甸国内市场,甚至推出大幅折扣吸引本地游客。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蒲甘某知名度假酒店为本地游客提供的房间价格已降至10万缅元(约合人民币344元)一晚,较过去给外国游客的130美元(约合人民币940元)价格暴跌六成。
然而,仅靠国内游客难以支撑酒店业。今年6月,缅甸酒店业协会表示,由于出境游尚未完全恢复,许多酒店面临生存困境。协会副主席吴登温指出:“目前国内游客数量远超国外游客,大部分酒店仅靠接待本地游客维持运营。部分地区因治安问题无法营业,加上频繁停电需购买燃油发电,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一些酒店业主甚至考虑出售或出租。”
仰光著名酒店Sedona Hotel已被转售给新加坡企业,而耗资1.3亿美元的仰光半岛酒店项目因政局不稳等因素被迫暂停。这些案例反映出缅甸酒店业面临的严峻现实。
02 期待中国游客重返
受新冠疫情和政局影响,缅甸直到2022年4月才重新向外国游客开放边境,允许申请入境签证。但一年多过去,旅游业复苏效果不彰。缅甸旅游部数据显示,2022-23财年(去年4月至今年3月),该国仅接待36.7万国际游客,其中中国游客48342人,占比13.15%。这一数字远低于2019年峰值时的438万人次,当年旅游收入达24274亿缅元(约83.45亿元人民币),占GDP约4.6%。
今年上半年,缅甸虽吸引约45万外国游客,仍远不及泰国、老挝等周边国家。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缅甸已允许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众使用电子签证e-Visa入境,并在首都内比都开设基础汉语课程,以迎接中国游客。今年7月,缅甸与吉林省签署建立“互为旅游目的地”合作备忘录,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多便利。
缅甸酒店和旅游部部长表示,中国是缅甸旅游业最可靠的市场,期待中国游客重返。但政局不稳和诈骗事件等安全因素始终困扰着外国游客。据新华社报道,缅甸国防和安全委员会决定延长全国紧急状态6个月。英国外交部警告公民避免前往缅甸冲突地区,美国国务院也发布最高级别旅游警告。此外,缅北等边境地区的电信诈骗活动依然猖獗。
7月25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会见缅甸外长丹穗,双方就打击电诈网赌等犯罪活动达成共识,将联合开展打击行动,解救被困人员,维护中缅友好合作大局。
一位当地导游坦言:“若当地局势不稳,本国人都不会出门旅游,更不用说外国人了。”尽管缅甸推出多项措施吸引游客,但安全问题是悬在旅游业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未来能否吸引更多中国游客,仍取决于当地局势的稳定程度。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