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OpenAI 近期宣布了ChatGPT平台的家长控制功能上线,这一举措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全倡导者与部分成人用户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分歧,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平衡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成年人自由。新功能允许家长通过账户链接的方式,对青少年使用ChatGPT的时间进行管理,包括设置静音时段和强化内容过滤机制,旨在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然而,这一措施在获得部分支持的同时,也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
这场争论的导火索源于一起备受关注的诉讼案件。16岁少年亚当·雷恩的悲剧性事件,让他的父母将矛头指向OpenAI,指控其产品与AI的长期对话间接导致了儿子的自杀。面对这一严峻挑战,OpenAI迅速响应,对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当检测到敏感查询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更高级的模型进行处理,以确保输出内容的健康性,同时建立了实时危机预警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并干预存在心理危机的用户。尽管如此,来自自杀预防领域的专家们依然表示担忧,他们认为OpenAI现有的保护措施仍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默认保护机制,这种依赖家长主动选择的模式,可能无法覆盖到那些缺乏有效监护的青少年群体。
这一争议实际上折射出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一个核心矛盾:如何在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同时,避免对成年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限制。社交媒体平台上,许多成年用户纷纷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们呼吁OpenAI推出专门的”成人模式”,让成年人能够获得与青少年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这些声音背后,是人们对过度审查的普遍反感,许多明明无害的查询内容也遭到了无理阻拦,这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对分级系统的迫切需求。
行业内的资深观察人士指出,OpenAI的家长控制功能虽然体现了技术创新,但也揭示了所有社交媒体巨头共同面临的困境。科技企业应当主动承担起年龄验证的责任,而不是将这一难题完全推给家长。此外,OpenAI设计的账户链接机制虽然考虑了隐私保护,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隐患——青少年完全可以选择不与家长账户进行关联,这样一来,保护措施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家长们集体发声,对OpenAI及其竞争对手Character.AI的保护措施提出了严厉批评。有证词直指某些AI产品存在”诱导”脆弱用户的行为,这进一步点燃了公众对加强AI监管的呼声。尽管OpenAI已经采取了措施,禁用了链接账户的记忆功能和图像生成能力,但专家们警告称,青少年仍然可以通过创建不链接的独立账户来规避监管,这一漏洞亟待解决。
🛡️ OpenAI 推出家长控制功能,旨在保护青少年用户,措施包括账户链接和内容过滤。
💬 社交媒体用户对过度审查表示不满,呼吁推出 “成人模式”。
⚖️ AI 治理面临如何平衡未成年人保护与成年人自由的挑战。